同性戀人群——艾滋病肆虐的角落

鄭靈巧

人氣 4
標籤:

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性健康中心張北川醫生,不久前收到了一位同性戀者從北京寄來的信。來信敘述了一些公園、洗浴城、歌舞廳內發生的男性間的危險行為,而且特別說明,在京城內有一些以向同性戀賣淫為業的外來妹和打工仔,其中有的已經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卻全然不知道艾滋病為何物。這些信息令這位專家備感焦急。

兩年前回國應聘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研究員的美籍艾滋病專家曹?貞教授,在北京地壇醫院開設了艾滋病門診。据她統計,在首組接受她治療的24名患者中,因同性性接触而受感染者所占比例高達1/3。

男性接触者在全球艾滋病蔓延中一直是一個易感人群。從人体組織构成特點看,男性間的性接触較异性間性接触更易導致艾滋病病毒的蔓延。在接受記者的采訪中,曹教授和張北川醫生都對同性戀人群預防艾滋病問題表示擔憂。

据張北川醫生解釋,男性接触者的概念包括4個人群:男同性戀者、男雙性戀者、男變性欲者和与男性有性接触的部分男异性戀者。社會學調查顯示,我國男同性戀者約占男性成人人口的3%-4%,估計有1800万-2400万人,其他人數字不詳。張北川醫生沉重的說,當前我國男性接触者中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速度,已高出90年代初、中期西方國家該人群的傳播速度。1998年和1999年,張北川醫生兩次在同性戀人群中展開專項調查,地域覆蓋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國31個省份。首次調查486人,其中40人檢測過”艾滋”,結果為陽性者為1人;次年調茬44人,七种2人檢測過”艾滋”陽性者11人。1999年調查時還發現,被調查的男同性戀者中有13.3%的人知道自己所在地區有男性同性戀者患有艾滋病或染上艾滋病病毒。

曹教授指出,從疾病防治角度出發,尤其需要對同性戀人群給予特別的關注。因為長久以來,由于公眾對同性間的性行為多持排斥的態度,我國同性戀人群一直處于隱蔽中,其中很多人不了解艾滋病預防知識,有的染上了艾滋病病毒,甚至已經發病,都不知道就醫,以致造成自身病情的迅速發展和艾滋病病毒的進一步傳播。 在曹教授接診的艾滋病病人中,有位同性戀患者經曹教授說服,領著自己的同性戀伴侶一同來就醫,令曹教授吃惊的是,那位身材高大、相貌頗佳的小伙子已是艾滋病晚期病人,卻竟然對自己的病情一無所知,也從未想到過看醫生。

對同性戀現象研究多年的張北川醫生認為,我國男性接触者艾滋病防治問題絕不是僅僅涉及自身,還會涉及婦女人群。張北川醫生近年所做的專題調查証實,,在就手調查的男同性戀者中約1/3已婚,近半數者与女性有過性接触,而且平均每位被調查的男同性戀者与5.3位异性戀男性有過性關系。

艾滋病傳入我國已經有十几年,目前報告發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仍以靜脈吸毒者的比重最大,然而,國內外專家一致的觀點是,性傳播已經成為我國艾滋病疫情蔓延的最重要渠道,基于對同性戀問題的大量研究,張北川醫生進一步提出,抑制艾滋病在我國經性途徑擴散,不僅要重視异性間性傳播,也要重視同性間性傳播,忽視男性接触者的艾滋病防治,我國的艾滋病控制就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据悉,在福特基金會等項目支持下,張北川醫生近年來組織開展了對同性戀人群的健康宣教和行為干預。干預一年后的情況調查表明,通過閱讀干預資料,有24.6%的男性接触者減少了同性性伴侶;在陌生男性有性行為者中,有67.9%的人減少了這种行為;安全套使用率也大為增加。

原載《健康報》2000年8月28日


    相關文章
    

  • 箱案 「虐犬」被依過失致死起訴 (3/16/2001)    
  • 上海、香港、台北的女性在家庭觀念上的差別 (3/6/2001)    
  • 中國家庭興起三戀三潮現象 (3/5/2001)    
  • 索馬里兩女同性戀者被判處死刑 (2/21/2001)    
  • 王力宏:我不是同性戀 (2/18/2001)    
  • 大陸作家稱溥儀是同性戀 (2/16/2001)    
  • 荷蘭約安王子:我不是同性戀 (2/16/2001)    
  • 中國《新聞周刊》披露黑勢力滲透娛樂圈(上) (2/8/2001)    
  • 非裔年輕同性戀者 30%感染愛滋病毒 (2/6/2001)    
  • 偷運北姑四人幫判監 (1/24/2001)    
  • 同性戀出命案 少女被砍11刀 (1/18/2001)    
  • 中國婚姻家庭觀念日具淡薄 興起三戀三潮 (1/9/2001)    
  • 全美200項公投案議決 選民意志得到充分体現 (11/8/2000)    
  • 瑞典出新藥:同性戀有藥可救 (10/3/2000)
  • 相關新聞
    中國婚姻家庭觀念日具淡薄 興起三戀三潮
    同性戀出命案 少女被砍11刀
    偷運北姑四人幫判監
    非裔年輕同性戀者 30%感染愛滋病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