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9日電】小布殊入主白宮二周,便以雷霆万鈞之勢推行公民社會治國理念的新政,全面展開政治改革的气勢磅礡,凌風而上,乘勢而起,如「九万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充滿為追求心目中最美好高遠的境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執著精神,令人耳目一新。
据香港信報7日報道,日前,他會見全國三十五個包括天主教、基督教及回教等教會組織和世俗慈善團体的領袖宣布白宮成立一個信仰行動辦公室實現大選期間以「悲憫保守主義」向貧困及各种社會問題宣戰的承諾資助全國宗教組織、慈善机构、社區團体提供各种社會服務,改造囚犯、酗酒的人、癮君子、少年街党,以及街頭流浪漢等,使他們獲得新生,重新得到自尊与人們的尊重。前印第安納州首府市長戈德斯密士(Scott Goldsmith),由於他在任市長期間成立前門廊聯盟,聯合該市主要為黑人教會的教派,為市民解決真正的問題被委以領導重任。賓夕凡尼亞州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狄路略(John Dilulie)則因從事社會學研究.發現參加獄中<<圣經>>研究班的囚犯,出獄後重入監獄的百分率劇降三分之二、也被小布殊所重,擔任辦公室主任之一
●缺乏代表貧困者道德价值
一月三十日金融時報指出,這些目前所謂社會福利的選擇及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悲憫行動的思想,其實早於九十年代中期,已為在民主党最強烈反對聲中誕生的今屆司法部長阿什克羅夫特(John Ashcroft)付諸實踐聯邦政府全盤檢討福利制度時,他力主修改法律允許一些政府的福利計划可用納稅人的錢資助教會提供社會服務。然而,一月十五日環球郵報報道首創「悲憫保守主義」一詞的卻是德州大學新聞學系教授奧拉斯基( Marvin Olasky),他於九五年問世的<<美國同情心的悲劇>>一書首創「悲憫保守主義」的概念引起當時共和党國會党魁金里奇(Newt Gingrich)的欣賞,人手一冊地贈予每位國會議員。這本書也引起小布殊的強烈共鳴,引為同調,因此他去年出版<<富同情心保守主義>>一書時,小布殊還親自為他寫了一篇贊揚備至的序文,并在總統競選宣言承諾動員悲憫大軍,政府將借助世俗与宗教的民間組織之力,解決美國的社會問題。
奧拉斯基認為社會貧困的原因并非政府缺乏金錢,而是缺乏代表貧困者的道德价值。因此他認為社會福利僅為宗教信仰的不良代替品,治標不治本,無濟於事。奧拉斯基說「与一度長期流浪街頭或吸毒或酗酒的人交談,都發現這些人之所以能從沉淪頹廢自拔而起獲得新生,十之八九皆是宗教的感化力量所賜。」他對社會問題的代表性觀點其實与諾貝爾獎經濟學家福爾杰(Robert WIlliam Foge)指的美國第四社會覺醒運動的价值觀一脈相承。該社會運動認為,社會問題諸如吸毒成癮、未成年單親媽媽、強奸事件、暴力虐待婦孺、家庭破裂、少年暴力犯罪事件之所以層出不窮,這些道德危机造成的問題,不是通過提高人們收入的經濟手段便可解決,金錢并非万能。
●力主政教分离者群起攻之
所以不僅熱忱教會成員,甚至連許多三流教會成員也相信文化改革必須從個人入手,而非拿整個社會開刀。在人們普遍對社會改革必須大處著眼、個人著手恢复信心後,結果新民粹主義的浪潮及政府還權于民的呼聲日日益高漲。
小布殊這項政府借助民間悲憫大軍之力解決社會問題的政治改革,無非是他公民社會治國理念的一端而已。他雖然聲稱政府并非資助宗教活動而是資助教會提供人們所需的社會服務,仍不免受一些力主政教分离的人群起而攻之,其中尤以美國政教分离聯盟領袖林思(Barry Lynn)的反對聲浪最高。林思壅貝此舉將實質上無异資助宗教偏執狂并指小布殊的社會服務計划,實質上把政教合一在一個分配政府援助同時也分配宗教信仰的政府机构。至於民主党內部一派以副總統候選人辛普曼(Joe Liberrman)為首則支持小布殊此舉,他本身在去年大選也提出民主党版本的悲憫大軍計划,世俗主義派則隨聲附和林思起哄。
●宗教慈善團体未必領情
持平而論,把宗教團体排除於公民社會之外的觀點与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极端世俗主義的偏執成見完全否定宗教信仰作為一种精神感化力量及价值的客觀事實存在。一月三十一日華爾街日報社論指出大多數美國人視教會或回教堂為建立公民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石之一,并非在一個不能包容异己社會的沙漠綠洲。沒有人指望宗教團体能奇跡地解決所有社會問題,但与政府三十年來實行昂貴遜色的失敗政策相形對照下,要忽視宗教團体在這方面的成就,除非是一种特別仇視理性与經驗的僵硬的神學教條才辦得到。
然而,小布殊此舉用意雖佳,卻未必能獲得宗教團体的領情。去年九月三十日號經濟學人的美國政見大論戰特刊<<落在後頭的人們>>一文指出,宗教團体擔憂用愈來愈多的政府款項提供社會服務,將使宗教与政治過於糾纏不清,或使政治与宗教過於糾纏不清,無法維持超然獨立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志愿義工部門尤其是宗教團体可能不能或不愿扮演這樣的角色。九六年聯邦福利法令改革准許教會上中講政府資金提供社會服務以來,僅百分之三的教會提出申請,可見政府資助對教會的吸引力不如一般人想象的大。同時,從經濟學的觀點來分析,不外圖個心靈慰藉的宗教与慈善團体的利他行為即以諾貝爾獎經濟學家貝克的<<社會的交互關系>>一文的觀點來看對於這些團体的志愿義工而言「施」比「受」更重要。他們的利他或無私行為,便是以奉獻自己或自己的時間來服務他人,以這种支付成本來換取尊重。這种尊重無法由自己生產,需要別人的行動予以配合。行善者個人的問題不在於購買和利用投入品來生產尊重(如同消費財)而是在於誘使他人生產這种資產。問題的關鍵在於政府的錢用得愈多,這种資產生產得愈少,對這些宗教与慈善團体及個人成員而言,反而可能得不償失。再者限制宗教團体不能傳教,不能運用宗教的感化力量感化囚犯、酒徒、癮君子及街頭暴力少年等迷失人生方向的人們等於要他們自廢武功然後來濟世救人,成效必大打折扣。所以宗教團体對這种政府資助的反應冷淡自是必然的事,不足為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