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4日訊】人民网訊, 盡管在目前的民意測驗中遠遠落后于右翼領導人沙龍,但是以色列看守內閣總理巴拉克仍決定在最后的時刻全力衝剌,以爭取那些仍游移不定的選民的支持。4日,他在媒体采訪中再一次重申,如果他得以當選,他將會解決巴勒斯坦的難民問題。
巴勒斯坦難民是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期所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包括巴拉克在內的歷屆以色列總理都拒絕承認這些漂流在外的巴勒斯坦難民回歸權問題;同時也從來就沒有任何一屆以色列政府樂意接受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人回到以色列的國土上,与其家人們團聚。在阿布扎比電視台接受采訪時,巴拉克卻一反常態。他聲稱,如果他得以當選以色列總理的話,他就會設法解決這一問題。与此同時,巴拉克還呼吁以色列的阿拉伯裔把選票投給他。他警告說,如果不投給他,而是投給了右翼領導人沙龍,那么這就將是背叛行為,是對自己的背叛。
而巴拉克的對手沙龍則一副穩操胜券的心態,仿佛在一場“龜兔賽跑”已經到達了終點的烏龜一樣。他在4日用俄語對一批選民們說,目前的以色列最需要強硬,和平也需要強硬。他還透露說,自己已經開始作下一步的打算了,比如安排內閣人選等。目前的最新民意測驗顯示,巴拉克遠遠落后于右翼利庫德集團總理候選人沙龍近20個百分點。
沙龍認為要想得到和平首先就要強硬。但是國際社會普遍對這位生性好斗、喜歡冒險的人物持不信任態度。國際社會擔心他上台會對中東的緊張局勢火上澆油,會帶來災難性后果。沙龍1928年生于巴勒斯坦,17歲開始行軍打仗,他在軍旅生涯中打起仗來從來都以死傷慘重而著稱。1982年,沙龍出任以色列國防部長時,采取災難性冒險行動,使以色列政府不得不硬著頭皮面對既成事實。1982年9月,兩個巴勒斯坦難民營發生屠殺事件,當時的國防部長沙龍被調查委員會認定對這起屠殺事件負有直接責任,沙龍因此而引咎辭職。此外,20年前沙龍在出任以色列農業部長時曾經策划過在約旦河西岸修建眾多的猶太移民村,以圖阻斷約旦河西岸和巴勒斯坦自治領土的聯系,使巴勒斯坦難以存活。但是后來到奧斯陸協議簽署后,沙龍倒也變得現實一些,他承認巴勒斯坦已經成為一個事實上的國家。但他堅決反對以色列放棄對東耶路撒冷的主權。去年9月,沙龍又前往東耶路撒冷大清真寺廣場,以示以色列對這塊土地的主權,從而引起巴勒斯坦人的又一起投石運動。這場投石運動已造成395人死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