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7日訊】中國愈來愈多國寶文物成為經濟發展的犧牲品。最近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保存最為完整的西海郡故城遺址,也因國道改建而難逃厄運。縣政府為了當地人飯碗問題,讓公路橫穿這座近二千年歷史的漢代古城。
据悉,西海郡故城坐落在青海湖東北面的金銀灘上,南北山巒環抱,東西為遼闊的大平原。由于從遠處眺望,該城恰似一個三角形,故被稱為「三角城」,現時還可依稀分辨城內三個方形或長方形小區。
据香港東方日報報導,西海郡故城遺址屬國家級保護文物,長六百四十五米,寬六百一十米,是漢代王莽稱帝時所建造。在故城出土的漢代石虎是青海發現最早的銘文石刻之一。
青海湖周圍原是漢代羌人活動的中心地區。漢平帝元始四年(公元四年),安漢公王莽派人攜帶大量財物,到西海地區誘騙羌人獻地稱臣。羌人西走后,王莽便在此筑城設置西海郡,并在青海湖附近廣設驛站和烽火台。羌人一度重占西海郡,但最終仍被王莽反攻所控制。新莽地皇四年(公元廿三年),王莽被農民義軍殺死,西海郡也隨之廢棄。
青海去年決定擴建西宁至喀什的三一五國道,海晏縣政府認定是天賜良机,遂向省交通廳提出為了城鎮規划及經濟發展,這條路必須從海晏縣縣城內走。
青海省文化廳文物處處長馬蘭表示,原來文物部門的意見是三一五國道一定要繞過三角城,但后來海晏縣府說路已修到故城前,如繞道損失很大。文物部門遂要求,道路不能加寬、建高,要盡量保持故城面貌。
可是,海晏縣政府沒依文物部門要求。在未被破坏前,西海郡故城北城牆上有個寬八米的門洞便道,現在這個便道已被拓寬一倍,而故城內西北、東南兩處城牆,也被挖開數米寬的缺口,縣電力局還在城內挖了十個約三米深的大坑,這座兩千年古城已變得面目全非。
海晏副縣長熊万森表示,海晏縣這几年財政非常困難,企業不景气,國道改建可解決部分下崗職工的就業問題,還可為該縣帶來發展旅游、飲食等第三產業的机會。不過,文物被毀便無法复原,青海省文物部門日前已將西海郡故城被破坏事件,上報北京國家文物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