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4日訊】 最新一期「商業周刊」報導說,拖累美國經濟走緩的企業商品庫存量過剩問題,在台灣、南韓、日本等亞洲國情況更為嚴重,未來几個月亞洲的經濟將難有起色。
分析師說,去年第三季許多亞洲制造業樂觀預估訂單可能大幅增加,沒想到還不到感恩節情勢丕變,而且程度頗為嚴重,厂商措手不及,庫存量快速增加。
据中央社報道, 根据統計,台灣晶圓片即時下單出貨量較去年下跌30%,庫存量大幅增加,工厂生產使用率由100%下跌到70%,資料科技相關收入預估到三月份將下跌25%。
南韓的情況是亞洲國家中最糟的,到去年12月電腦庫存量增加17.9%,而晶片、行動電話、照像真空管、及液晶顯示板的庫存量則較前年暴增50%,繪圖電路板元月份的銷售量較去年下半年下跌 30%,業者強烈感受到美國經濟不景气的寒意。
而亞洲最大經濟体日本的庫存量去年12月較前年增加30%,屬高階產品的行動電話快閃晶片是少數能度過這波經濟不景气的產品,但低階產品如硬碟机、記憶晶片產品則是「嚴重滯銷」。
分析師說,由于半導体產業必須提前三個月下單,對亞洲的代工公司來說十分不利,因為他們無法事前精准預估市場的需求,當美國大型企業刪減訂單時,首先受害的就是台灣、大陸的代工厂商。
由于南韓出口的30%資訊科技產品都是銷往美國,受到美國這波經濟不景气影響,預估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將只有4.5%,是去年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這波經濟不景气受影響的不單是科技產業,傳統的企業也將受到負面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