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特稿】上官天乙:有感于曾慶紅、潘岳爭搶“民主” 鏡頭
(一) 民主不是“假洋鬼子”的專利
在轟轟烈烈革命潮流感召之下,貧苦農民阿Q也產生了某种莫名其妙的衝動。這時假洋鬼子卻出來潑冷水說:不准革命。在他看來,阿Q是甚么東西,完全不配參加革命隊伍,跟他并肩戰斗在一起。民主革命竟成了一种特權。
魯迅小說里的這段描寫,一定很合毛澤東的脾胃。因為毛偉人總結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便是發動群眾不夠。像阿Q這樣的一般群眾,或者根本不知革命為何物,或者有那么一知半解甚且有那么一點點原始衝動,也根本沒人理睬他們。結果,號稱人民民主的辛亥革命,卻實際上与人民群眾几乎毫不相干,主要是一幫華僑、知識分子革命党,和一些望風而動軍閥政客的南腔北調大合唱。而軍閥政客一旦借革命之机得到割据一方的實惠,便不再捺住性子附和革命党人,革命終于流產。
不屑与阿Q之類“下流” 人物同流合污是一回事。有時,也會出現像托克維爾所擔心的那樣,多數人對少數人實行“專政” ,剝奪少數人當自己主人的權利,或者排斥少數“高貴者” 投身民主事業。這也是一种半懂不懂的假洋鬼子行為。
民主不是任何一部分人的事業,而是全民的事業;它不只是你我之類平民的事業,也是孟德斯鳩男爵、法蘭西學院托克維爾院士等“高貴者” 的事業。曾慶紅部長、潘岳副主任看來也不一定就是局外人。
(二) 不管紅民主白民主,能讓民眾做主獲益就是真民主
將近100年后的今天,民主在又成了一件時髦物什,又有一些官僚政客愛上了這件“法寶” 。
先是今年1月份,中共大內總管曾慶紅先生在一家党內刊物發表文章,宣布“干部人事制度要以擴大民主為改革方向”。 沒過1個月,又有一個叫潘岳的“太子党” 成員,向江核心隆重遞上10万言書。据他老兄的高見,革命党和執政党角色錯位是迄今為止中共執政困境的根本緣由所在。走向未來的中共應該放下革命党偉大光榮正确的崇高架子,老老實實學些執政必備的柔軟身段,向“全民党”或“社會民主党” 看齊,并且全面實行法治。知情者透露,他實際上是想把共產主義理想,民主社會主義的宗旨,新權威主義政策,和民族主義精神雜燴在一只大炒鍋里。
但是馬上有政治觀察敏銳之士對他們的思想動机表示疑問。曾慶紅在与鄧小平欽定“王儲” 胡錦濤暗中較勁的第一回合已落下風,如今祭出民主法寶,顯然有狗急跳牆撈回本錢的意思。潘岳屬于“根紅苗正”的一族,大概是少經風雨的緣故,有些神經過敏,總擔心中國會發生民主暴力革命,他老子的江山傳不到他的手上,于是提出讓“政治改革” 搶在“暴力革命”前頭,以防止“革命”的出現。明眼人一看便知,這与當年慈禧太后的改良用意相似,是當權者的自我保護措施。此外,小潘可能也有代表胡錦濤向老曾的“改革” 公開叫板的意味。
但是疑問盡管疑問,舍此而外,中國的政治進步還看不到其他的曙光,也就只好將就一下。潘岳所憂心的民主暴力革命,不要說目前還八字不見一撇,就是万事俱備了,也不見得會比一點一滴的政治改良效果更好。辛亥革命革出一大群軍閥,共產革命革出几十年鐵桶一般的專制獨裁,這些都是大家記憶猶新的事實。
當然,革命是比較更能動人更有號召力的。當年胡适先生与李大釗論戰革命与改良孰优孰劣,李的听眾好像更多。革命是一項很熱鬧很過癮又解气解恨的事業,它尤其投合年輕人和一般群眾的胃口。改良則需要耐心、理智和冷靜、分寸,簡直就是貴族和精英人物的能事。但從實際效果上看,人類歷史上的常規改良改革至少与暴力革命一樣貢獻巨大,而另一方面,它帶來的破坏和損失小得沒法比較。
2/21/200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