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引起當局關注。根据城鎮居民做的一個抽樣調查資料推算,不足百分之五的富人占有全國居民儲蓄存款總額(超過六万億元)的將近一半。
中新社29日報導,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國民收入也水漲船高,進入小康和富裕狀態的人越來越多,貧窮戶越來減少。然而,近年又出現新的現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据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總隊最近對全國四万戶城鎮居民家庭收入情況調查顯示,一九九九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為五千八百五十四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七點九,扣除价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百分之九點三,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但在城鎮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的同時,收入的差距不斷拉大,貧富反差日顯突出。在這項對十二億五千万人做的調查中,占總調查量百分之二十的高收入者擁有著相當于百分之四十二點四的財富。
事實上,早在十年前,貧富差距的現像就開始表現出來。當時的粗略估計是,百分之十的人擁有百分之四十的銀行存款。到九十年代中期,百分之二十的人擁有百分之八十銀行存款。
報導引述中國學者指出,在社會財富的分配上,中國自古以來有“不患貧,而患不均”的說法。用今天的眼光看這句話,當然不一定准确。但若將其理解為不贊成貧富差距越拉越大,應加以控制、調節,保持社會安定,則是民心趨向。
報導說,中國居民收入存在差距,有多方面的原因。一种是地域因素形成的,比如,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中國東部地區人們的收入向來高于西部、中部地區;城鎮居民的收入歷來高于農村居民。其次是行業和体制的原因,壟斷行業的收入就遠遠高于非壟斷行業,新興行業收入高于傳統行業。一九九五年,金融保險行業的一個高中文化程度職工,平均年收入八千零五十九元,而同時期工業企業中的大學本科學歷職工,平均年收入僅七千三百二十九元。而近年在新經濟大背景下,產業之間的收入距离越來越明顯。据調查,一九九九年与一九九零年相比,房地產和金融保險業職工的收入增幅最高,達到百分之四百八十六和百分之四百三十五。一九九九年收入最高的三行業職工已變為科技、房地產、金融保險。第三是有關政策造成或擴大了收入的差距。例如國家對東部沿海地區的特殊政策,造成沿海經濟發展快、職工工資增長快,便是這方面突出的例子。此外,某些人通過走私漏稅等不合法的收入發財致富,等等。
中新社說,對于上述拉大收入差距的原因,政府予以高度重視,正從各個方面采取對應的政策。例如正在展開的西部大開發,便是著眼于從地域上縮小差距的最大舉措。今年,西部地區就有“十大工程”啟動,這些工程的投資少則几十億元,多的一、二百億元,對當地的生產、就業、職工收入等,都會起到立竿見影促進作用。
除此之外,与縮小收入差距關系密切的扶貧工作,政府都一直不遺餘力地進行。据統計,到一九九五年,中央政府累計安排的扶貧資金共一千三百七十八億元。僅一九九九年的扶貧資金就達到二百四十八億元,比八十年代增長了三十倍。失業、下崗、早年退休、無人贍養者是城鎮貧困人口的主流,政府對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十分關注。去年全國共有二百八十一万城市居民領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累計金額十九億六千九百万元,涉及全國六百六十七個城市和一千六百三十八個縣。
中新社說,中國政府正在憑借政策縮小收入差距,例如通過稅收調節進行再分配。据悉,有關部門正在考慮對高中低層采取不同的稅收政策。具体的設想是:對高收入階層實行增稅政策,對低收入階層增加收入補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消費。現行的個人稅种包括所得稅、利息稅、遺產稅、贈予稅等也在醞成之中,這些稅收可支持落后地區建設,可以扶助貧窮戶。國家徵收到的個人所得稅金額逐年上升,一九九八年達三百億元左右。据專家估計,漏收稅更高達六百億元。可見有待完善稅收的空間還相當大。
專家認為,中國過去實行的平均主義分配政策是不對的,近年出現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的現像,也不是好事。作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應該在保持适當差距的基礎上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