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派文學”你說我說

人氣 29
標籤:

【大紀元2月20日訊】北京的文壇,是否存在一個“新京派”,一直有著爭論。國外學者研究北京一些作家,就把汪曾祺、楊絳、張中行等,列為“京派”。這概念的使用,是因為上述諸人,呈現出一种与三十年代的“京派”文人相近的一面。有人甚至把更年輕一代的作家、學者如陳平原、止庵等,也看成“京派”,原因是內中有“苦雨齋”的影子。但這些文人的寫作,畢竟与北平時期的文人寫作不同,又有新的特點,我們姑且將其視為“新京派”吧。這一流派的寫作,注重學識,歷史感強,文章有厚重的東西在。汪曾祺、楊絳、張中行、陳平原等人的作品一直暢銷,看來是“京派”文化的魅力起了作用。

文化背景

“京派”是与“海派”對立的文化形態。三十年代,曾有過“京派”、“海派”之爭,沈從文、魯迅等都寫過相應的文章。“京派文學”,在我看來是非時尚化的存在,沈從文的小說,林徽音的隨筆,朱光潛的評論文章,都染有濃厚的文化情調,沒有說教气和八股气。像錢玄同的短論、沈尹默的詩詞、知堂的小品,蘊含著歷史的深度,和新舊不同的學識。“京派文學”与“京味儿文學”不同,后者過于拘泥于地域性,前者則具有精神的開闊性和歷史的凝重性,我們看沈從文的小說,讀廢名的隨筆,就可以感到其气象的超凡。他們關注人類的命運,但往往排斥功利主義,沉浸在純粹的精神靜觀之中。其長處是遠离浮躁,有衝淡、靜穆之美;短處呢,則与底層百姓缺少親和之力,好像遠离水火,跟大眾的情感多有隔膜了。魯迅批評過“京派”的“近官”,實則看到了其中的非平民性,如今想想,不算是苛刻之談。

“新京派”的文人,繼承了前人的許多优點,像楊絳的小說,就很帶林徽音式的雅致,但又多了某些殘酷与冷峻。張中行的隨筆,既有知堂的學識、品位,但精神的深層呢,有很深的貧民意識。汪曾祺寫北京社會的小人物,毫無貴族架式,審美的情趣雖然過于高雅,但筆下人物的形態卻是鄉土中國的寫真。記得還看過王世襄的《秋虫六憶》,學識非凡,品位不俗,那种高遠的人生境界,是只有北京文化圈子才能培育出來的。印象突出的還有林斤瀾,他的作品描述北京人的生活,朴素里透出哲學,那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新京派”的文人,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又在底層社會生活過。他們以超然的目光打量人生,又用平民的情調尋找藝術之美,這些,在老北京的文人那里,不是都能看到的。

“京派”的魅力

“新京派”的作家有多少?這是不好估計的數目。除上述的作家學者外,我以為季羡林、馮亦代、舒蕪、徐城北、谷林、止庵等,均大致可算此列。他們的個性不同,審美風格亦多有別,但有一點是相近的,即遠离著流行色,關注人類永恒的价值,注重學理,追求超凡的境界。季羡林的文章老到沉穩,內中訴說著許多文化的難題。舒蕪寫現代文學的掌故,透出几許人世的滄桑。徐城北在京劇藝術中久久游蕩著,寫出諸多京派文化的小品,頗可一觀。最有趣的是年輕的作家止庵,文章談天說地,字句連著古今。忽而涉筆庄子,忽而漫談音樂,有一點情趣,一點掌故,一點哲學,和當下流行的散文,頗不一致。止庵先后著有《如面談》、《六丑筆記》等等,均很暢銷。他諳熟先秦諸子作品,對五四傳統別有興趣,文章頗有知堂、廢名余韻,讀來很是親切。馮亦代的隨筆也頗可一讀,他介紹异域文化,情感中厚,學識淵博,每篇文章,均有新的東西,沒有浮躁的影子。讀這些人的書,有時心能夠沉靜下來。离世俗遠了,与崇高的愛意近了。近年他們的作品一直較受歡迎,恐怕不是沒有道理。

廢名當年向往六朝的文章,以為气韻闊大,無后來文學的制義之气。“新京派”文人中,有許多是喜歡六朝文章的,像陳平原就寫過此類研究文字,對此別有心得。止庵的小品,多少也可看到一點影子。人們所以回到晚明小品,回到知堂散文的路徑去,大概是對裝腔作勢的文藝多有隔膜。借心靈的自省和知識的積累,尋一個“心遠地自偏”的境地。如此說來,“新京派”的寫作,不過是五四文人的一种舊夢重溫罷了。   各种看法

一些被喻為“新京派”的作家、學者,并不承認存在一個“新京派”,認為那是一個虛幻的概念。這原因是,一個流派的存在,應有一個集團,几种雜志,和一种理論觀念。但同意這种說法的人則覺得,看一個流派,主要是把握它能否体現一种文化气象。例如,陳建功、趙大年、鄧友梅應是“京味儿”作家,說他們是“京派”就有些不妥。說王世襄、啟功、朱家屬于“京派”,大致可以成立,但就沒有人會把王蒙、畢淑敏看成“京派”作家。什么原因呢?“京派”不是簡單的地域性文學,也非流行的文學。它更多地体現的是一种文化情調,一种從歷史与現實中升騰出的超功利的精神凝視。徐城北、靳飛等人認為重提“京派”是重要的,應提倡“京派”。張建術認為北京現在已成了國際性的大都市,自然有它的文化風范,但要介定什么是“新京派”,要下一番功夫才行,用三十年代的標准看問題,大概會不得要領。陸昕先生則覺得,在當代文化中,是存在著一种“京派”傳統的。“京派”主要呈現的是士大夫的情調,強調道德文章的重要性。它不同于“京味儿”,“京味儿”更多表現的是平民性和世俗特征。俞平伯、知堂的寫作有士大夫气,故為之“京派”,老舍、鄧友梅的小說有胡同風情、百姓苦樂,故稱其為“京味儿”。當代文人,有追隨知堂、俞平伯的,有和老舍先生為伍的。他們追求不同,各領風騷,形成了北京作家群的不同特點,如果仔細研究,是有趣味儿的。

流派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存在,但一旦囿于單一的理念,便會存在問題。我覺得作家不必去看重自己屬于哪一流派,過于強調“新京派”大概會自我封閉,与鮮活的人生漸遠了。“新京派”存在与否,是一個理論表述的問題,不是一种創作實際問題。其實,啟功、王世襄的詩文寫作,追求的是一种精神自娛,并未有新舊“京派”的概念。止庵寫散文,亦未自封為誰的弟子,不過洒脫為文而已。北京的文化,丰富而奇特,文人多,創作丰盛,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要整齊歸一,其實是很難的。


    相關文章
    

  • 高行健電視答龍應台 (2/17/2001)    
  • 【紀元專欄】 張偉國:抵制不公正的星火布滿中國 (2/17/2001)    
  • 注定要失敗的官司–天文學家聯名討還“黑暗天空” (2/15/2001)    
  • 高行健离台前植樹 落地生根常回來 (2/14/2001)    
  • 南极不是生命禁區 學者歸來談感受 (2/14/2001)    
  • 「好像自己是台灣人」高行健离台前如是說 (2/14/2001)    
  • 高行健今結束台灣訪問 九月回台安排《八月雪》 (2/14/2001)    
  • 太陽系不斷發現有新的小行星出現 (2/13/2001)    
  • 楊芳芳:高行健背后沉默的女人 (2/12/2001)    
  • 大陸官方批高行健作品「靈山」可怕 (2/12/2001)    
  • 三毛身后是非知多少 (2/12/2001)    
  • 日本漫畫台灣論 在日也起論戰 (2/11/2001)    
  • 高行健: 自承是「中國流亡文學」 著作定稿皆用「繁体字」 (2/10/2001)    
  • 高行健成大演講 (2/10/2001)    
  • 《自然》科學雜志:宇宙年齡有新說–125億歲 (2/8/2001)    
  • 亞洲周刊專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 (2/7/2001)    
  • 陳水扁欣賞高行健堅持理念勇往直前 (2/6/2001)    
  • 特寫:電影版“輕舞飛揚”——馬千珊 (2/5/2001)    
  • 細數射雕英雄榜 且看今日誰舉彎弓“射大雕” (2/5/2001)    
  • 高行健喜四大古典小說 (2/5/2001)
  • 相關新聞
    高行健喜四大古典小說
    細數射雕英雄榜 且看今日誰舉彎弓“射大雕”
    特寫:電影版“輕舞飛揚”——馬千珊
    陳水扁欣賞高行健堅持理念勇往直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