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遠古文明之光的河姆渡文化延續了2000年左右,在距今5000年前后,突然向外遷徙了。考古學者指出,洪、澇、潮災害是7000年河姆渡文化遷徙的直接原因。
原河姆渡博物館館長邵九華通過對河姆渡地理環境分析后提出:“河姆渡文化的興衰与余姚平原水環境的變遷密切相關。”
邵九華指出,從遺址地層堆積看,河姆渡文化時期至少發生過兩次持久不息的特大洪水。第一次發生在距今6000年前后,第二次發生在距今5000年前后。第二次洪水不僅淹沒了河姆渡人的家園,而且還在遺址和南部的四明山之間衝刷出一條100余米寬的姚江,使原本北排的姚江改成東泄。姚江改道后不僅給先民上山狩獵采集設置了嚴重的自然障礙,更為嚴重的是,從此咸潮一日兩次倒灌進來,土地因此而鹽漬,使他們賴以為生的水稻從連年減產到顆粒無收,這樣不得不放棄這塊生活了近2000年之久的土地。
從文化遺跡上看,河姆渡遺址第四文化層底部2800平方米范圍內,發現密密麻麻的木樁和縱橫交錯的木构件。木构件散亂于樁木之間,其中較大的長圓木(屋梁或地梁、龍骨)較為整齊地橫臥于木樁西側地面。當時,滾滾而來的洪水輕而易舉地衝走了屋頂的茅茨和樹枝,落水的長圓木多數也漂流而去,只有少數被木樁擋住而保存下來,它們是洪水的痕跡。
從地質資料看,河姆渡遺址第三文化層和第二文化層自西向東逐漸增厚的淤泥層,這又是一次特大洪水的遺跡。(資料來源:歷史在線,略有”h改)
(轉自<<正見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