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向馬英九問及首長民望的問題:怎樣才可以提高民眾滿意度,如馬英九的七成高?
從這一詢問,可見去年路祥安在港大聆訊時所說,「董先生一向不計較民調對他的個人評分」,純屬謊言。而董伯關心民調,讓路祥安見港大、中大校長,「關切」民調結果,以及當面向鄭耀宗問及港大民調的情況,也是不爭的事實。
馬英九對董伯的問題沒有回應,但台北市議員鍾小平卻笑語:「多打籃球,多跑步!」
鍾小平之言,雖屬笑話,但也不是毫無道理。
馬英九在香港几天,都有出外跑步。按說行程安排如此緊密,所住酒店又肯定有健身房,要跑步,大可節省時間,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跑即可。但馬英九非要到戶外跑。他擺出來的姿態,就是要与一般民眾沒有分別,而且讓電視鏡頭拍到他的沒有架子,并非高高在上。他知道畫面會在台灣的電視台播出,他要爭取台北民眾的支持。
我們不可能想像,一個由民眾一人一票選出來的首長,會像董伯那樣,公開在立法會教訓市民,說他們「不應盲目自大,更不應過分悲觀」。當然更不可能想像,一個民選的首長,像江主席那樣,強調自己以「長輩」的身分來教訓香港的記者。
在絕對權力的体制下產生的首長,難免會陷入柏楊所說的「三作牌」。「三作牌」就是「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總是要做高高在上的「皇上」,做人民的長輩,做「人之患」,即「好為人師」。然而,在自由、開放的社會,老百姓既有自由做甚么事都自己作主,也就最受不了這种「三作牌」的嘴臉。一天到晚倚老賣老,做「人之患」,民望焉能不低?馬英九為甚么滿意度高踞七成?按說台北的公務員水准應不及香港,市民的滿意度不可能超過香港。主要原因就是,他知道自己是市民的公仆,他
是市民選出來的,必須做到像是市民的朋友,而非君、親、師。
如果董伯是由香港市民一人一票選出來,他就不會莫名其妙地向馬英九表示,希望他為國家統一而努力,因為香港市民极少人關心國家統一。正因為馬英九是台北市民選出來的,他知道在台灣只有百分之五的人民對「一國兩制」有興趣,他才特別表示,盡管「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比我們預期的好」,但「和台灣無關」。(苹果日報)
相關文章
(2/15/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