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5日訊】在國家“863”計划的專家委員會中,45歲以下的專家已經超過30%。越來越多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正在走上“863”計划的關鍵崗位發揮重要作用。
据北京青年報報道有關人士說,隨著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上“863”崗位是必然的。這位人士說,“863”計划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為我國科研体制改革和科研組織管理開辟出一條新路。這些措施中的重要一條就是:依靠和發揮中青年專家的作用。
“863”計划特別重視年輕一代科技人員的培養,注意發現和啟用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才。
据了解,“863”計划實行了經費隨任務下達、專款專用和采用專家參与決策的管理体制和運行机制。這种我國科技管理方面的大膽嘗試极大地調動了中青年科技人員的積极性。在新事物面前,年輕人顯得更勇于接受挑戰。
有關人士說,科研領域最需要創新,而年輕人在創新力方面也更有优勢。事實上,直到今天,我國科研人員的平均年齡仍然要比國外發達國家高。有關科技發展史的研究表明,當一個國家科研人員的平均年齡在35歲時,這個國家科技發展的速度會達到最快。
正是基于這一點,科研單位在招聘項目負責人的時候,特意對年齡作了限制,例如中國科學院的
“百人計划”規定,招聘的項目負責人不能超過45歲。
年輕的“863”人為中國躋身世界高技術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15年來僅在民用的6個領域產生的國內外專利2000多項,發表論文47000多篇,供累計創造新增產值560多億元,產生間接經濟效益達2000多億元。
什么是國家“863”計划?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等4位科學家給中共中央寫信,提出發展我國高技術的建議。這封信得到了鄧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視。經過嚴格的科學和技術論証后,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了《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划(“863”計划)綱要》。由于科學家的建議和小平同志的批复都是在1986年3月做出的,因此這項計划命名為“863”計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