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人需要雙贏同胜、利益均沾
二、共識:接近真理的階梯
三、不妥協雙贏,就兩敗俱傷
四、中國与新文明理論
五、中國民運与新文明理論
六、從文化趨同看新文明理論
七、人類与環境的新文明理論
八、新文明理論讓人類遠离邪惡
地球人需要雙贏同胜、利益均沾──淺議新文明理論(8之1)
張銘山
在即將進入21世紀的今天,科技文化的發展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向來自命不凡的人類,也被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所陶醉。
但是,從現存的各种問題來看,人類面臨的危机遠未解決。
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的差异,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各國政治、文化氛圍各有差异,甚至在一些基本問題上的看法截然相反。人類應該共同恪守的、衡量是非對錯的尺度——共同認可的价值標准──,迄今尚未形成。聯合國大會在歷次重大問題上出現的分歧,專制獨裁國家的倒行逆施,以及它們在人權等問題上的顛倒黑白、強辭奪理,充分說明人類作為整体,尚未進入真正的文明發展階段。
然而,人類現今面臨的諸多迫在眉睫的問題,已經不是某個地區、國家或民族所能單獨解決處理的。
全球工業化進程的快速發展,使資源的開發更無節制,工業污染日趨嚴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自然災害日趨頻繁。
全球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得國家間經貿協作日趨緊密,互相依存。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宛如多米諾骨牌,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而缺乏監督机制的專制國家,經濟的無序運作和畸形發展,成為全球經濟運作鏈上最薄弱的一環。這些國家的經濟一旦崩潰,將給与之經貿關系密切的國家以致命的打擊,進而影響整個全球經濟。這樣,經濟全球化必然導致政治全球化。
冷戰雖然結束,但核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的元首手中的密碼箱,仍然是威脅人類生存的潘多拉魔匣,因為按扭有意和無意的按動,以及任何意外事件,都將造成人類整個的毀滅。
种种問題表明,發展到今天的人類,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体。從這個意義上看,人類應稱之為地球人。任何以民族、國家、地區為借口、一味維護所謂民族、國家、地區私利的宣傳和做法,都顯得荒唐無知。人類只有在這些問題上盡快達成妥協,形成共識,才能減少在政治、經濟運作中的內耗,達到雙贏同胜的目的,取得利益均沾的效果。
共識:接近真理的階梯──淺議新文明理論(8之2)
張銘山
隨著柏林牆的拆除,東歐劇變、蘇聯解体、華約解散,東、西方劍拔弩張的軍事對抗宣告結束。大多數核國家核裁軍、核不擴散條約的簽署,使久懸于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劍遠离。人類終于從自我毀滅的陰影里擺脫出來,看到了和平的曙光,開始呼吸到和平祥和的空气。
但是,戰爭這個人類自戕的陰霾,仍然不時地籠罩在人類的頭頂,而難以驅散。
●印度、巴基斯坦核試驗及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武裝衝突全球關注;
●朝鮮不顧國內民眾時有餓死的嚴峻經濟形勢,窮兵黷武搞飛彈演習,研制核武器,導致日、韓對朝關系進一步緊張,國際社會側目;
●伊拉克對科威特的一度侵占,及對聯合國檢查人員的不合作態度,使海灣局勢難以緩和;
●巴爾干半島的种族屠殺屢禁不止,愈演愈烈;
●伊斯蘭极端份子的恐怖活動,不時提醒人們注目他們的存在;
●以色列、巴勒斯坦和談,每次取得進展都伴隨著恐怖事件的發生;
●……
所有這些問題,又給剛剛擺脫冷戰威脅的人類,在心理上抹上了一道難以消褪的陰影。個性解放、尊重人權的思想,已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民眾所接受。世界上僅存的几個獨裁政權,迫于國內、國際壓力,也在人權等問題上表現出了与世界發展方向靠攏的趨向。這充分說明,真理性的東西不會因為膚色不同、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也不是統治者能以國情、國民素質為借口否認并拒之于國門之外就不再存在了。
由于文化差异,各個民族在一些認識上總會有所差別。但人類在道德、价值觀念、人權標准這些基本价值問題上的標准,應是相同的。獨裁者和极端勢力從本集團、甚至從個人私利考慮,置民眾的福祉与世界發展的大局于不顧,頑固地阻礙世界的進步,后果只會适得其反,加速自己的滅亡。獨裁者和极端勢力若想取得人民諒解,避免被人民推翻而墮万劫不复之命運,只能采取革除自身弊病、清除唯我獨尊、魚肉人民、視人民如草芥的卑劣心態,樹立主權在民的理念,与民眾一道真心誠意地加快民主進程和政治改革,盡量減少變革過程中對民眾造成的衝擊,利用好這最后的資本,最大限度地取得民眾的諒解,除此之外別無它途。
獨裁政權實行新聞封鎖和欺騙宣傳,使廣大民眾對事實真相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清醒的認識。在此前提下,民眾應采取有步驟的緩進方式衝破言禁、党禁,培養与獨裁政權抗衡的政治力量,分化削弱獨裁政權的勢力,逐漸實現軍隊國有,使軍隊真正成為國家的軍隊而不是獨裁政權鎮壓民眾的工具。爭取利用現存机制和平演進逐漸過渡到自由、民主、法制的國家,無疑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否則,社會就會出現嚴重的動蕩,民眾將飽受動亂之苦,經濟文化將遭受极大地破坏。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獨裁政權若能洗心革面放棄暴政,与民眾在政治改革上達成共識互相妥協合作,就能實現對立雙方的雙贏和整個民族、國家、人類的利益均沾。
不妥協雙贏,就兩敗俱傷──淺議新文明理論(8之3)
張銘山
冷戰使美、蘇任何一國的核武器均能把人類毀滅若干次。如果發生世界大戰,不會再有戰胜者,因為戰爭將會導致人類整個的毀滅。原本為世界大戰做准備的軍事競賽,導致了人類思維的重大變化——從戰胜對方、消滅對方,轉變為以政治談判為主的妥協、雙贏、利益均沾。
東南亞國家發生的經濟危机,几乎波及整個非民主國家,大有席卷全球之勢。究其原因,東南亞國家的專制統治和所謂的亞洲文化,是此危机的罪魁禍首。東南亞政府為了維護其專制統治,把儒教、佛教、道教等理論中的一些觀點揉合,冠之以亞洲文化,對民眾進行奴化教育,并在此基礎上采取政治高壓、經濟寬松的畸形發展模式。這种一味強制民眾順從、宣揚功利主義、打擊政治反對派的做法,必然導致政府獨斷專行、為所欲為,民眾責任心喪失、自私自利盛行、道德水准下降、是非標准模糊甚至錯位。缺乏從民眾到制度一系列相應的制衡机制,必然導致政治腐敗、社會不公、經濟發展畸形、民怨高度積累的嚴重局面。這种靠打壓而不是靠疏導來處理社會問題的超穩定社會模式,一旦某個環節不堪重負而斷裂,就會發生連鎖反應。社會內應力將會以騷亂暴動這樣的劇烈對抗形式宣泄出來。
獨裁集權政府為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推行暴政統治,一味強調穩定,對威脅其統治的任何征兆不惜以任何手段鎮壓、防范。其實,穩定和動蕩是一种相對的狀態。它表現為兩种情況:一是表面波浪滾滾,內部卻相對平靜;一种是表面平靜如鏡,內部卻暗潮洶涌。民主社會,游行、示威時有發生,社會問題及時解決,民眾不滿情緒及時釋放,政府及時与民眾溝通協調,不使矛盾積聚。獨裁國家在政治高壓下,社會各种矛盾受到強有力的壓制,社會所呈現的是空前穩定——這种超穩定結构是暫時的、表面的,因為各种矛盾和問題在重壓下仍會不斷產生、不斷積聚,就象火山積蓄力量一樣,一旦爆發,就是對此种政体你死我活的反抗。
人類發展到今天,任何与尊重對方、協調合作相悖的做法都會禍及自身。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這類經驗教訓,應該是人類今后發展的明鑒。
中國与新文明理論──淺議新文明理論(8之4)
張銘山
中國的情況尤其使人憂慮。中國社會一直是一個因缺乏必要制衡、而導致治亂循環不已的國度。中國普遍沒有民主、人權意識,由來久矣。
中國自遠古始,推行的政策即是暴政統治。即使是傳說中的開明君王三皇五帝,也不難找出其殘暴統治的蛛絲馬跡。自夏、商、周以至于清末,每個朝代無一不是以略微寬松始,殘忍暴虐止。漢武帝為維護其統治,推崇儒學以禁錮人們思想,為其統治尋找理論根据,并采取法家的嚴刑峻法剪除异己反抗勢力。其后歷代莫不如是。
歷代君王自稱天子,君權神授。君王的職責即是代天牧民。君王對臣民有生殺予奪之權。即使有些君王深明“載舟覆舟”之理,對臣民做出一點寬松的姿態,也認為是自己對臣民的額外恩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君王眼中,“朕即國家”,疆域、臣民無非是他私人的產業;人權、民主的觀念是絲毫沒有的;有的只是殺戮、掠奪。中國民眾在這种政治高壓、輿論誘導下,奴化意識歷代積累,逆來順受,明哲保身,“當慣了奴隸”,除非由于自然災害、戰亂、統治者掠奪過甚等原因,想當奴隸當不下去時,才會起來反抗,而反抗的目的,無非希望換一個好一點的主子。
中國知識份子一直處于一种無力的境地。中國特殊的農業經濟模式和科舉制度決定了知識份子只能在仕途上才能有所作為。而儒家學說的奴化教育,以及偶語者棄市的嚴酷現實,決定了知識份子在國家權力結构中只能處于無力無奈的境地。歷代諍臣的下場說明,專制制度不允許知識份子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知識份子要嘛隱居山林以求苟全,要嘛唯圣上旨意行事以求免遭不測。零星出現的“离經叛道”,沒有可供發展的土壤,形不成可以扭轉乾坤的政治气候。知識份子在人格上普遍奴化,缺乏應有的社會責任感,起不到引導社會進步的天職。中共建政后,采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欺騙手段,“引蛇出洞”,使一部份有獨立見解的知識份子暴露思想,然后一网打盡;又用戶籍制度、工作權利、株連九族的政治審查制度,把全体民眾捆綁在它的暴政机器的運作体系上。知識份子在反右、文化大革命等政治斗爭中,不僅身受其害,而且牽連到家屬、親朋好友。歷次劫難的摧殘迫害,使中國知識份子唯唯諾諾,噤若寒蟬。89民運前后,有些知名的知識份子,就社會某些問題聯名上書,表現出了人之為人的可貴之處;而中共“秋后算帳”時,卻又聲明自己受了欺騙。這种卑劣的雙重人格,如何能擔當起砥柱中流、喚起民眾的天職?!“6.4”如此慘烈的結局,中國知識份子竟然沉默10年,很少有人敢仗義直言,主持歷史公道。知識份子在歷代政治高壓下壓折了脊梁,成為強權的奴仆,甚至是幫凶,現今還談不上盡自己的職責,而應是先完善自己的人格,學會做人。
中共自79年以來,一直強調經濟發展而遏制政治改革,致使政治改革嚴重滯后于經濟改革。這种“一條腿走路”的不配套政策,導致經濟發展嚴重失控。結构性腐敗使中國經濟嚴重畸形,瀕臨崩潰。
●大部份企業瀕臨破產,工人大量失業;
●生態嚴重失衡,水災、旱災交替發生;
●官員蹂躪百姓、貪污受賄、吃喝嫖賭,已到了令國人切齒的地步;
●政府机构臃腫,國家財政支出困難,經濟崩潰已露端倪。
因缺乏監督制衡机制導致制度性腐敗,從而造成決策失誤、貪污受賄、社會不公等民怨沸騰之局面,使中共面臨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這些問題不是中共可以依靠自身力量完善內部机制所能解決的,而是獨裁統治的必然結果。正如江澤民智囊人士劉吉所言:“沒有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
處此危難局面,中共應對自身問題做深刻反省,采納政治反對派的合理建議,建立三權分立的政治架构,与其他政治勢力公平對話、競爭,在民眾的監督下建立從公民到權力結构一系列的監督制衡机制,和平、理性、非暴力地過渡到自由、民主、法制的國家。
中共一慣的党禁,使現在沒有哪种政治力量能對民眾產生足夠的政治影響。言禁又使民眾在思想、行為上沒有相應的价值標准作指導。一旦經濟徹底崩潰,民眾生活失去最起碼的保障,高壓下的順民就會演變成暴民。一旦出現這种情況,就不是哪种政治力量所能夠左右的了。結果將會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災難。
在今天中國政治反對派力量相對弱小的情況下,通過對現行制度有限度地不斷衝擊迫,使通過中共不斷讓步,建立合理的价值体系、完善中華民族人格、普及民主人權理念,仍然是有志于改變中國現狀者今后相當緊迫的繁重的工作。中國歷經諸多動亂磨難。多災多難的中國人再也經不起“革命”的折騰了。讓我們跟上世界發展的步伐,用理性的思維,力爭通過緩進、各方妥協達成共識的方式來解決我們的問題吧。
中國民運与新文明理論──淺議新文明理論(8之5)
張銘山
中國民運發展至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大批仁人志士在政治高壓下,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与獨裁專制政權抗爭,使中國不斷地向民主、法制、政治寬松的方向發展。今天多少寬松一點的政治氛圍來之不易,是多少民主志士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殉道精神,付出自由、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換來的。他們不愧為民族的驕傲、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脊梁。
但是,在爭取民主的運作過程中,亦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有些异議人士在專制制度的高壓下不愧是真正的勇士,表現出了人之為人的高尚人格。但在他們的靈魂深處,專制文化的論資排輩、唯我獨尊、幫派觀念的舊時代舊文化烙印時有表露。有些人甚至為了某些問題,不惜對別人進行人格上的攻擊。這种在爭取民主的運作上,用專制政權傳統做法的行為,讓人寒心。民主社會是一個在思維模式和价值觀念上全新的社會。我們必須先清除自己思想深處那种庸俗、狹隘、自私的東西,以謙和、大度、天下為公的精神,協調好內部的分歧,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使國家早日進入民主社會。
民運內部,應以一切為了促進中國民主進程發展為相互認可的標准。尊重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方式方法,本身就是民主的內容之一。民運人士應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道德水准,尤其應強化自己的平民意識,砍除等級觀念,淡化名利意識,把自己的個人利益放到民運發展的大局之后,這樣才能協調好彼此的關系。前段時間,國內、國外民運內部內訌紛起,互相指責,對民運事業影響极坏。究其原因不難看出,私心不除,紛爭不止。我們爭取民主,應以億万民眾的福祉為目的。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不可推卸的義務和職責。如以“打江山”之類的陳腐觀念為目的,即使將來真由這些人在中國執政,也只能是“赶下一只虎,上來一只狼”。因為,一旦個人私利与國家利益相衝突時,他們照樣會置國家利益于不顧。我們反對的應是專制獨裁制度、暴政統治,為之奮斗的目的,是建立自由、民主制度,而不是封建社會的改朝換代。前期海外民運山頭林立,互相攻擊,中共領導人喬石認為海外民運不足為慮。這應是民運人士的長鳴警鐘。
中國長期閉關鎖國,經濟貧窮,造成了整体上的國民素質偏低。三千年專制統治(無論是過去的家天下、還是現在的党天下),對知識份子的高壓、利誘政策,使中國的知識份子在人格上普遍异化。本應是中華民族脊梁的知識份子,大多把知識作為改變個人生存狀況的敲門磚,成為缺乏獨立思想、獨立人格,只有“知”沒有“識”的“知事份子”,或成為權力的奴仆,或成為逆來順受的順民。很少一部份志于改變中國現狀的“智識份子”,也因習慣思維和本身缺點而內耗過大,難以發揮作用。積弱的中華民族首要的任務,是要找到适應新時代的价值觀,完善進入文明社會所應有的人格。而這一點對民運人士尤為重要。
從文化趨同看新文明理論──淺議新文明理論(8之6)
張銘山
由于世界各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生產生活方式不同,文化文明的發展也必定有所差异。但人類關于人的价值等最基本問題的理解上卻大同小异。翻開人類先哲的浩瀚著述,我們會惊异地發現這种相似之處。東、西方文化,從孔子到亞里士多德,從釋迦牟尼到穆罕默德,從老子到耶穌,從非洲的土著部落、歐洲的工業國家到北美的印第安人族群,他們的基本思想异曲同工。“條條大路通羅馬”,每种文化都閃爍著人類价值的光輝。
各民族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各种思想、各种流派紛呈。它們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對人的价值的理解。統治者為了維護其統治,擇其有利者而發展之,導致了今天文化差异的擴大。中國集權者推崇儒學,罷黜百家,刪除儒學中民主、人權思想,強化國民的等級觀念、忠君思想和順從意識。歐洲君王用天主教思想為其統治涂上神權色彩,號召人們順從上帝旨意,又從國家安全角度宣揚騎士精神。其它國家無一不是從有利于維護其統治,對文化采取“拿來主義”的態度,緊錮人們思想,以利于自己統治的長治久安。
隨著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解除思想的禁錮,越來越成為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歐洲文藝复興運動,重新提出了尊重個人价值的社會要求。文化開始擺脫統治者的意志,向其本位回歸發展。中國在近代飽受外來衝擊,在“德先生”“賽先生”的感召下,對傳統文化進行了較為深刻的反思。民主、人權思想開始萌動。隨著東歐劇變,專制虛假文化失去了得以生存的土壤。整個世界在价值觀上向著趨同的方向發展。中國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但也成了中國人沉重的思想包袱。我們應當繼承其合理部份,引進外族文化的合法成分,建立新的文化价值体系。
任何文化的發展与進步,都是不同文化、不同流派碰撞融合的結果。現代交通、通信工具日新月异的發展,必將對文化价值觀的融合趨同起到積极的推進作用。
人類与環境的新文明理論──淺議新文明理論(8之7)
張銘山
人類從動物的古猿,轉變為万物之靈長的人,完成了一個巨大的飛躍。人類在与環境的不斷抗爭中,駕御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新的技術以加速度的方式向前發展。越來越多的地球資源被人類利用。人類對地球的影響程度日益明顯。
几千年來,人類在与環境的抗爭中,充分利用自然界的一切資源,為自己需求的滿足用盡其极。地球仿佛是專為人類准備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人類對作為其載体的地球,以及同是地球衍生物的其它生物,也越來越刻薄,越來越跋扈。人類這個從動物王國中脫穎而出的精靈,越來越對自己的能力和力量自負,藐視自己原來的同類和賴以產生与生存的世界。地球生態平衡是一個動態的平衡。一個變量發生變化,必然導致其它變量的相應變化。人類人口急劇增加,地球植被毀坏日益嚴重,工業污染日趨嚴峻,土地沙漠化加快,水土流失加劇,地球溫度升高,導致溫室效應,气候异常,各种自然災害頻繁——地球向人類頻頻發出警告:它已不堪人類重負。
地球是人類与其它生物唯一的家。人類与賴以生存的環境是自然界的一部份。人類的活動包含在生態系統的循環之中。我們決不能破坏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這种穩定性一旦打破,地球環境必然改變。人類這根“脆弱的葦草”,就有滅絕的危險。人類的發展不應成為人類滅絕的肇因,而應以不破坏地球的生態平衡為度,在這個限度內与環境達成最大限度的妥協,才能取得共生、共存的雙贏。
新文明理論讓人類遠离邪惡──淺議新文明理論(8之8)
張銘山
人類的歷史,并非都是理性發展的過程,因為人性中包含著惡的一面。人是一個善、惡傾向兼具的實体,其具体行為向哪個方向發展,要看人的理智能否駕御欲望這匹野馬。
作為一個政党、民族、國家亦是如此。几千年來,人類不斷相互殺伐。尤其是本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了深重的災難。近几年,歐洲的新納粹主義、日本的极右勢力沉渣泛起,許多國家的民族主義勢力抬頭。這些專制政權和勢力,無一不是打著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幌子,企圖欺騙那些短視的民眾,并將之納入他們的權力運作体系。人類相互慘殺的慘痛歷史,應是健忘的人類的沉痛教訓。我們對此類的宣傳,應有高度的警覺。“不能汲取三千年歷史經驗的人,沒有未來可言。”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是個人主義的國家化、民族化,給予過分的強調、渲染,必然導致整個人類的內部對立。任何戰爭都可能以此為据而引發。
人類對歷史健忘的特性,使部份短視和輕信的人,往往在某些問題上缺乏理性的思考,而盲從于虛假的宣傳。人類的對立和戰爭,后果只能是毀滅或兩敗俱傷。兩次世界大戰對戰胜國和戰敗國都是一場災難,即是很好的明証。作為人,無論智力高低,地位差异,都是歷史發展的主体,因為歷史發展是所有人合力的結果。雖然真正起導向作用的只是一部份人,并且是很少的一部份人,但這個結果的好坏,卻必須由所有人來承擔。
人類的基本認識應該放在個人身上。只有個人的權力和自由有了保障,整個社會才會進入文明、民主的階段。人道主義、民主精神、博愛思想,應是人類首先肯定和尊從的价值基礎。任何宣揚愛國主義、民族主義、与人對立的宣傳和行為,都應為現代人所不齒。而宣揚這些理論的,往往是那些极端專制、視國人如草芥的獨裁政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不愛人,而奢談民族主義、愛國主義來轉移國內矛盾焦點,其用心之險惡不是很明顯嗎?有些人甚至恬不知地宣稱,愛党就是愛國,維護党的領導就是維護人權。這些本末倒置的宣傳為其丑惡的心態做了最好的注解。
我們人類應當弱化國家、民族的概念,拋棄冠之以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實則法西斯主義、大國沙文主義的欺騙宣傳和思維模式,本著人本主義的思想,來處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人群的分歧与矛盾,以所有人福祉兼顧的方式,為處理問題的出發點与著眼點。
§§新文明适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的全球化必然導致軍事、政治全球一体化。在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的今天,文化差异越來越小;民族、國家概念越來越模糊。舊的价值体系思維方式,已不再适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新文明思想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体系和方法論。它的出現必將對我們今后人類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1998.10)
〔轉載自《民主論壇》;//asiademo.org/gb〕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