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的一年,不論是中國社會上,還是中共党內,都對更深入地反腐敗有強烈的關注,同時也對推進政治体制改革發出強烈的呼聲。在這种社會上和中共党內的強烈的呼聲和關注下,中共領導層也認識到政改不行,腐敗難除,將有重大隱患以至生存危机,是故當局提出要「從源頭根治腐敗」。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正是根治腐敗的突破口,也是未來展開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中國的省級机构改革,除個別地方推遲外,已基本完成,日前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召開會議,部署展開市縣鄉級机构改革。無論是三年前展開的國務院机构改革、一年半前展開的省級机构,還是正要展開市鄉級机构改革,都是以精簡机构、政企分開、轉變職能、理順關系為主要目標,這些改革內容,其實也正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份,但作為政制体改革核心內容之一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雖然要求配合机构改革,但進展并不明顯。
最近中共領導層對十個省區、八個國務院部門的官員進行了局部人事調整,這一調整受到廣泛的關注,但大部份各有因由,如福建盛遼宁省和司法部都是因官員腐敗案導致人事突變,另外一些省部級官員則是因有年齡到限退休而換人。所以這一波省部級官員的調整,只部份与中共十六大的人事布局相關,与人事体制改革也無直接關連。
据悉,中共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上,今年開始准備提高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公開、競爭的程度,任用党政領導干部,要民主推荐、民意測驗;對地市級党政干部的任用,要同級中共党委全体會議無記名投票;地廳級領導干部實行任前公示、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制度。這三方面的措施,是在去年試行的基礎上,全面推開。配合中共十六大的人事准備,當局正在組織班子研擬新的方案,包括對省部級官員實行聘任制,在中共十六大的選舉上考慮實施新的連署提名方式、實施新的投票式包括擴大差額比例和層級。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是中共的老大難問題,也是中共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問題。胡耀邦和趙紫陽打算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共十三大即推行了差額選舉制等改革方案,但這种自上而下的政改,最後触礁。江澤民主政以來,政改步伐放緩,在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的情勢下,吏治腐敗加劇,黑金政治也開始出現,民眾与官府間不僅談不上親和力,更有官民對立的領導合法性危机,逼迫當局不得不再舉政改旗幟,并實行自下而上的小步推進方式。目前中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是改不改的問題,而是如何改的問題,是自下而上的漸進方式能否奏效的問題。
在腐敗滋生并已滲透到中共党和國家領導層的情況下,干部人事制度不作上下一体全面改革,顯然既不能贏取民眾支持,也不能解決源頭問題。我們認為,在中共十六大進入關鍵籌備期,在經濟發展已「倒逼」政治体制改革走出瓶頸之際,在民心仇腐思改的情勢下,全面制訂符合民主潮流、順應民心民意、体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將之作為推開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是在新世紀擺脫專制陰影和內亂噩夢的明智之舉,有迫切的現實訴求及深遠的歷史意義。
(世界日報社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