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2日電】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年頭里,肩負中國足球衝擊世界杯重大使命的國家男足,在兩個星期的時間里三戰皆北,而敗得慘烈。回首看來,國家隊無論是技術還是戰術都已經遠遠落伍了,不知“神奇”米盧面對這樣一支冥頑不化的球隊,到底又該如何改造呢?
從三場比賽看,國家隊隊員的個人技術与對手相比,已經不是略遜一籌,而是被大大地甩開了,兩者之間的差距有好几個檔次。
或許國家隊的有關人士會用主力隊員沒有全部出戰來為自己開脫,但是,對手又有哪一個是以全部主力參賽的呢?在与伊朗隊的比賽里,我們也沒有看到阿齊茲、巴蓋里、馬達維基亞熟悉的身影,可是伊朗隊的場上隊員依舊是以嫻熟的盤帶過人、准确犀利的傳球和經驗老到的卡位盯人,將中國隊隊員盡情戲弄。与這樣的對手交手,映襯出來的只是國腳們技術的粗糙,意識的低下,簡直像是一群初學足球的孩子。
盡管主教練米盧是十分重視球員個人技術的,經常為了球員的一個技術動作而花費大量時間來調教。但是,一個技術動作已經成型的球員是很難改變習慣的,沒有相當長的時間,米盧是無法提高國家隊隊員們的技術和意識的。
本來,面對沒有技術的中國國家隊,米盧還可以做的就是在整体戰術上下功夫。但從三場比賽來看,他在一系列比賽中所運用的戰術并不是十分适合中國隊目前的現狀的。
米盧慣用的陣容組合是442或352,在他的戰術思想里,中場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他在中場一般是設置兩名后腰球員作為球隊攻防轉換的樞紐,而前場的進攻主要是依靠兩個邊后衛和左右邊前衛的邊路突破后傳中,由前鋒隊員在禁區內搶點。
按照米盧的安排,后腰球員要在搶截成功后,迅速將球分到插入對手防守薄弱處的球員腳下,但是,以李鐵和祁宏組成的雙后腰在比賽里根本無法完成任務,兩人只能做破坏者而不能做及時分球的組織者,這樣中國隊的邊路突破戰術就失去了源頭。要改變現狀,就要廢除雙后腰戰術,在前鋒的身后設置一個有力的“中場陰謀家”,這個球員必須具有极佳的個人技術和場上大局觀,能夠在中路有效地為前鋒球員提供一劍封喉的傳球。而在現在的國家隊里還沒有具有這种能力的球員。
國家隊現在采用的戰術就是簡單的長傳衝吊,這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打法,后衛与前鋒直接聯系,中場只是一群只知拼搶的工兵。但是,曾經采用這個戰術的中國隊是以失敗告終的,也与米盧所崇尚的歐洲拉丁派戰術理念相矛盾。不知,現在左右為難的米盧還會有什么神奇的應對之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