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5月1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江禹婵台北报导)研究五十年小提琴制造技术,通晓手工制琴奥秘的亚洲制琴大师苏丁选,记者造访他时,他正在打造一生中最后一把手工琴。虽然即将退休,但他许下心愿,每年致赠新唐人电视台主办的全世界华人小提琴大赛一把提琴,为弘扬正统文化艺术努力。
造访苏丁选手工制琴的工作室,首先看到是一整墙面的小提琴,每把都整齐的排列在架上,其中有几只就悬挂在墙,桌上还摆着一两把未完成的小提琴,工作室弥漫着一股简单独特的艺术气息。
苏丁选历经五十多年的研究,终于探究了制作一把好琴的秘方,他说:“他会选择制琴这门艺术,除了兴趣,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提琴的一种求知欲,为什么这把琴会这么好,音色如此优美,道理在哪里,我想要研究出来。”
个性豪爽的他,觉得小提琴迷人的地方在于其音色的表现力,可以和演奏者做最直接的接触,透过人的意志及思想表达,丰富的情感可以触动到心灵深处。
一把好提琴所需要的条件
制作一把好的小提琴,除了木材的选择、琴胴厚薄、配材的调整外,真正影响小提琴音色的条件就是“漆”,上漆这个步骤是最难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判断一把小提琴好坏就要看他上的漆,苏丁选表示,他所使用的是天然漆,也是最接近古代所制造的“古漆”,是由漆树的树脂并加上他独特的配方使用,他自豪地说:“上了漆后,保证这把小提琴可以使用500年,大提琴可以到1000年。”
为了研究“古漆”的秘密,他花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段期间他不断尝试各种方法,上漆失败时,颜色会变黑,温度、湿度不对漆不易干,这些细微掌握都是工夫,自从产业革命后,发明了快速省时的人造漆,这种天然漆少又不易制造,当时为了便利,自然而然就渐渐失传没落了,现今很多名琴都是十八世纪制作出来的,为何到现在古琴的音色会这么绝美动人,是因为这种古漆是要经过八十年以上的岁月,才能显现出它最美的音色,达到极颠峰的状态,好的琴是要经过岁月的洗练方能显现出其光芒,他笑说:“制琴本来就是上一代的心血,下一代来享用的。”
对制琴研究的坚持与内涵
苏丁选表示,制琴研究的过程是漫长且寂寞的,是一点一滴经验的累积,可能早上研究成功,晚上又失败,这样的过程一直不断重复,他逗趣的说:“或许这就是有趣的地方吧!”在制作琴的过程中,是一直不断被感动着,随着每一步骤的完成,心里深处所潜藏的那股悸动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他自豪地说:“在做的同时就很清楚知道,这把琴完成后一定是光芒四射。”
制琴是一门艺术,需要人文素养来衬托其内涵,必须靠人的感觉才能做出一把好琴。好琴是活的,也有个性,能跟人对话,可以和人互动。他所做的好琴,最少的是5年,最长的有18年,所投注的心力是相当大的。如今能成功掌握制造好琴的技术,是他最大的快乐。
长荣乐团大提琴首席孙小媚博士说:“苏老师的琴每一把都很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让演奏者充分发挥想表达的音乐,不会受到限制,他对琴的敏感度及音色的要求,是无庸置疑的,在演奏厅演奏也很具穿透力。”
除了国内名家使用苏丁选的琴外,包括德国的小提琴名师柯尼希教授欣喜的说:“自从我学生用了苏老师的琴之后,进步神速,音色和表现力大大提升”
好琴赞助世界华人大赛
他相当认同新唐人电视台推动九大赛事,为文化承传的理念,维持提琴文化。他感动道,新唐人是非营利组织,完全是在付出,就如同他付出心力和岁月为制好琴,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只为年轻后辈能有好琴来展现琴艺。
他知道年轻学子没有经济能力,当初他即是为得一把好琴却无法负担名琴的昂贵费用而投入制琴的。由小提琴大师雪莉‧克鲁斯用苏大师制的琴,在现场弹奏出的音色证明了,这把作为新唐人第二届全世界华人小提琴大赛得主赠品的琴,绝对足以和国外动辄千万的名琴媲美。
就如同了解自己的子女一样,苏丁选提到,此把琴的特色在于能完全的配合演奏者想表现的音色,对演奏者来说,再高的技巧若无好琴来展现也是徒然。他期待此琴能与未来小提琴大赛得主相得益彰。
赞赏新唐人办此活动对于提琴文化的传承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像他制琴一样是为了艺术传承,不为名利,他表示这点和新唐人的理念互相契合,只要是在他有生之年,为了艺术,他都会一直支持新唐人,一同为保存文化艺术而付出。
琴‧制琴师‧小提琴家
今年打算退休的苏丁选,将成立一家提琴博物馆,大、中、小提琴将近一百多把,就是为了不让提琴文化产生断层,贡献一些心力。望着最后一把未完成的小提琴他谈到,“这一把琴是我晚年最后的作品,为此我做了一首诗”。
“松枫残片凑成琴,喜出望外得妙品,若问如果是何因,五十载在但为凭”。道出他这一生做琴的心情写照,他还特地制作了一组提琴四重奏,加上这最后一把小提琴,名为“夕阳四重奏”,他称这将是他最具代表的作品。
“夕照南雁等霞飞,阳山沪水舟迟归,四洲沉华灯初上,奏出乐章晚风吹”,苏丁选在念这首“夕阳四奏”时眼神露出一抹有别以往的神采,他说:“艺术家的思想离不开对美的感觉,艺术的稳重是要看全面性的,对事物感受能力要强。”这首诗是他对提琴艺术所付出的心力,心所向往的境界,所下的最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