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浮生行吟:不逾“矩”

作者:方静
有分寸感的人,懂得自我克制;有界限感的人,懂得适可而止。(作者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67
【字号】    
   标签: tags: , ,

日常看到的“白水木”大多种在盆栽里,无论是民宅或商店,都以树雕的样子呈现。各家大展身手,造型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个个异彩纷呈、别具风情。

首次遇见自由生长的“白水木”是在夏日的海边。阳光下,它们枝叶繁茂缓缓的随风摇曳,绿荫如盖、郁郁葱葱,且风姿绰约、独具韵味。于是,我也在庭院一隅种了一株,打算任其无拘无束、洒脱自在的发展。谁知,一阵子过后,即察觉事态不妙——“白水木”肆无忌惮的逾“矩”了,严重威胁到了“左邻右舍”的生存空间。

它的枝枒强势入侵了“宜梧”的地盘,有两枝树干越界占据了“垂茉莉”的领空,毗邻的“变叶木”也遭受滋扰,最委屈的是低矮的“金桔”,有如被压制的小可怜,无力反抗又动弹不得。原来,为居家的“白水木”塑型是必要的,它得有一个“矩”,藉以更好的约束、管控,否则,容易失之于任性、妄为而造成他人的困扰!

“白水木”如此,人岂不相似?不逾“矩”,“矩”者,正方之器,法则也。这是在提醒我们:与人相处,无论亲疏、尊卑,都应该不逾“矩”。这个“矩”,主要是指分寸感、界限感。有分寸感的人,懂得自我克制;有界限感的人,懂得适可而止。缺乏分寸感、界限感,很可能会自伤伤人。

不逾“矩”,对自己来说,这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修养。以“矩”来自持、自律,规范本身的言谈举止,谨守人际往来中基本的礼仪。不逾“矩”,于他人而言,这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尊重。它蕴含友善与包容,让人与人之间平和的交流、互动,这也是建立良好社交关系不可或缺的品格。

孔子自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能做到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又不超出规矩,这并非易事。这里特别要关注“欲”,无度的“欲”必然逾“矩”;反之,“矩”内的“欲”方可不逾越、不冒犯。因此,有“矩”来规范,从心所欲才不会招致祸害或灾难。

近来,院子里的“白水木”被棉绳轻轻的圈住,在自己的空间内生趣盎然、欣欣向荣。它那收敛、节制的姿态,显得更加温柔敦厚,正与伙伴们和谐的在烂漫的春光里翩翩起舞!@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现代人往往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工作,就可以有远大的前程,甚至可以改变命运,这是无神论者普遍被灌输的思想。
  • 孔子也不见外,上去就是一顿臭骂: “你从年幼的时候,就不懂得恭谦孝悌的道理,长大了之后也没有做什么值得称道的事,如今这么老了还不死,真是害人精啊。”“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因此也成为孔子的千古名句。骂了还没有结束,孔子再举起手中的拐杖,敲原壤的张牙舞爪的小腿几,完了才解气。
  • 时光匆匆,“江涵秋影雁初飞”好像只在昨天,而今却已入冬了。寒气日重,寒风愈劲,草木变衰,众花多已飘零凋残。但菊花却盛开着,许多还都花香浓郁,鲜明耀眼。如同陶渊明在《和郭主簿(其二)》诗中的赞叹,“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 徽宗宣和年间,朝政被蔡京、王黼等“六贼”把持,何栗弹劾王黼,屡屡得罪权贵,一度被罢黜,后被钦宗召回,为相辅政。图为宋徽宗赵佶《听琴图》(局部)。(公有领域)
    唐朝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冬,都城长安格外的寒冷,凝结的霜挂满了枝条。这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742年1月5日),一位名叫李宪的王爷去世,终年六十三岁。玄宗李隆基听闻噩耗后,嚎啕大哭,左右也为之动容。次日,玄宗下诏,追缅其孝悌、仁和等高尚品德,并追谥其为“让皇帝”。
  •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毋庸置疑的一代宗师,宽博、雄浑、中正,是颜真卿楷书的主要特征,宛如其人的同时也体现出中庸和不逾矩的文化内涵。 他的书法来源于信念纯正、刚正不阿、物不缠身、洞穿生死的思想境界。
  • 孔子为学日深。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至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学《易》,穷理尽性,知天命之终始。这个时期,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但齐景公不能用孔子,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鲁国。经过这些磨练,孔子对人生、时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说“四十不惑”。
  • 惩罚是羞辱,它是违背教育意义的。它建立的是成人对孩子的控制权,而不是孩子对错误的意识。一般来说,它和“错误”无关,强调的是孩子的罪恶感,而不是如何修补。
  • 一个普通女子怎样挽救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她的人生给后人什么借镜呢?
  • 有些人总是会被“自己曾经是部长”的自尊心所牵制,心态总是离不开公司。这种状态如果持续好几年,才真的是浪费人生。在变成这样之前,先逐步让自己从公司里解放出来。在公司的时候是部长的面孔,离开公司后请变回原本的自己,这种训练从五十岁就要开始。
  • 五十岁后,是可以享受绕路的时期。人生不是一条单行道,有时候也可以绕道而行。去推开那些以往不曾打开的门,看一看未知的世界,如果有趣就继续往前走,觉得无聊折返就好。请抱持“享受”的心情,绕路而行吧!五十岁后,更适合学习新事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