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雷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然而打雷之下带来了不少“雷移石”杰作,例如飞来石、逃石,还造出了幽邃洞穴的神秘奇观等等,甚至雷震之下显示了神异预兆。古人拾掇了这一类的奇闻不少,我们一起来看看。
明代时,在福建汀州府城内的云蹗阁西边,有一块名为“飞来石”的巨石。这块石头原本不存在,却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随着雷雨而至,让人惊奇不已,因此被称为“飞来石”。
广东韶州府境内有一块名为“逃石”的巨石,原本位于桂阳汝成县,某个夜晚因迅雷而被移到现址。当地人因其神奇现象,给它取名为“逃石”。
在福州府边江县西北,有一块名为“雷移石”的巨石。唐宣宗时期,一位名叫诠的僧人见到绝峰上的巨石,想把它移到自己的禅室但未能成功。于是,他向神佛祈祷。倏忽,风雨雷电齐至,石头被移到山下了,僧诠便在此坐禅四十年。
在福州府福清县的石竺山,有一块名为“天宝石”的巨石。宋孝宗乾道三年的某日夜里,居民听到山上有如雷鸣般的声音,次日发现山顶出现了一块方圆九丈的巨石。县中士人李槐曾说:“山下原有碑文记载:‘天宝石移状元来期’。”果然在那一年,永福乡人萧国梁成为状元;又过了三年,兴化人郑桥也状元及第,皆被认为是“天宝石”的应验。这些故事都记载在《一统志》一书中。
雷霆开启神秘洞穴
在平乐府富川县北一百八十里的泰山(此非鲁地泰山),高达二千余丈,与北边的道州相连。据《荆州记》记载,三国东吴孙权时期,有一夜雷雨猛烈,雷霆震开了六个洞穴。
还有,义兴东溪之东有一个名闻遐迩的“张公洞”,洞口朝向西北,周围五里长。洞口有大石相互抵触,形成约一丈高的屏障,洞口上方有一块大石横亘,形成自然天成的门阙。沿着石阶向南下行数十步,只见上方尽是飞岩峭壁,下嵌成深邃洞穴,令人心惊胆颤,不敢久视。再盘旋下行数百步,洞穴越发开阔,三面石壁围拱宛如堂宇。洞中有一处光线通透的地方,约四丈见方,被称为天窗。
洞内杂树遮蔽暗影幢幢,天光有如光幕,从上方垂透而下。石壁上挂满了千千万万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奇形异状,难以描绘。根据都玄敬《游名山记》记载,相传张道陵曾在这里修仙,那时只有山后的小洞,而山顶的大洞——即人称的天窗,是在东吴孙权赤乌年中雷霆开辟而成的。
另外,在汀州府城东南的拜相山上,有一个名为“霹雳岩”的洞穴。据《一统志》记载,宋元祐年间,一声霹雳在白昼响起,震开了岩石孔隙,露出了内部的炼丹用的炉灶。后来,人们在岩间建造了祐圣道院。
鄞县雷震的神异预兆
明朝天顺五年五月的月圆夜,鄞县人朱绂听到一声猛烈的霹雳。次日清晨,他打开家中大堂发现堂内满是灰尘,就询问家中寄宿客人是怎么回事。客人说:“雷震时,有硫磺气扑鼻,火焰在堂内四处奔走,像拳头大小。因害怕,我蒙头躺下,其它的状况都不知情。”
朱绂检查了房内几处,发现房屋的栋柱被劈开一片,立在檐口处用来晾衣的竹竿各裂为四,而缚绳依然完好。旁边房舍的一株枯枫斜倚,内部都空了,如筒状之形。西邻的一棵大楮树也被雷电劈裂,树干分开了。巷口邻居家的栋柱也被雷击中,一劈粉末碎落一地。宗族祠堂的墙壁虽然没有移动分毫,但檐口却被击碎成丝状。一次雷震霹雳击中了三家的大栋柱,这种神妙现象,真是难以测度呀,到底是什么预兆呢?
真相在第二年明现,朱绂因犯法而被判刑,徙至海宁,最终病死。(出《宁波志》)
——资料来源:明代《古今奇闻类纪》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