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毕生治河 天下安澜二十载
俗话说,乱世治兵,盛世治水。黄河清、圣人出,黄河宁、天下平,是历代帝王治国安邦的理想。在葛尔丹之乱平息后,清王朝呈现出太平安定的局面,康熙帝也能够将治国的主要精力,重新放在治河大事上。
康熙三十八年(1689年)起,治理黄河从专才治河进入皇帝亲理河工的阶段,也有了康熙帝后四次南巡的壮举。
这时,康熙帝对治河又有了新的见解,认为治理上河最为紧要,正是“上流既理,则下流自治矣”[1]。而上河恰好是解决黄河倒灌的关键。洪泽湖水位低,淮河势弱,不能抵住黄河水势,只能和其一同注入运河,导致下河地区泛滥成灾。因此,康熙帝治理的理念是:“只有让淮水三分入运河,七分入黄河,运河河道才能安定。”[2]
亲理河工
如今关闭六处拦水坝,让洪泽湖水位升高,淮水之势与黄河相当,运河不至于有倒灌的隐患,这是河工告成的原因。——康熙帝
(出处:今将六坝堵闭,洪泽湖水高,力能敌黄,则运河不致有倒灌之患。此河工所以能告成也。——《康熙朝实录》)
三十八年,康熙帝展开第三次南巡,重点考察沿河工程,提出四项具体措施:一是挑直黄河河道,加强刷沙能力,降低水位;二是东移黄淮交会的清口,防止黄河倒灌入淮;三是拆除误建的拦黄大坝,促成急流刷沙;四是通过茫稻河、人字河引下河水入长江。
在回銮途中,康熙帝亲自登上清口附近的黄河南岸,钉下一处木桩,下旨从此往东修建排水坝,起到防倒灌的作用。这条水坝也称“御坝”。
就清口改移问题,康熙帝更是独出心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认为之前河臣制作的河图是平面的,看不出地势、水位的高下。于是他运用西方的立体几何知识,命人制作一幅立体的清口改移模型。这样,河流的走向以及水势就一目了然,有助于制定更切实际的治河方案。
由于总河于成龙病重,未能落实康熙帝定下的措施。他病故后,继任的张鹏翮成为康熙帝最得力的助手。康熙帝多次告诫张鹏翮,今日治河与古人不同,河水的情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因此一定要身体力行,详加考察,才能找出正确的治理方法。
张鹏翮其人,并不精通水利,但是他谨遵帝命,恪尽职守,按照康熙帝的指点先后拆除拦河坝,深挖入海河道。之后黄河再次发生特大洪灾,大水旬月不下。康熙帝密切关注各项工程的抗洪能力,张鹏翮也日夜守护在河堤上,巡查各处险情。
结果是令人欣慰的,几处堤坝出现较小的险情,但并未发生决口事件。经过康熙帝君臣几十年的努力,治河工程终于抵住了大洪水的考验。康熙帝的智慧加上张鹏翮的行动力,成就了历史上新的治河传奇。
四十二年(1703年)初,康熙帝又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第四次南巡,阅视即将告成的工程。结果自然是非常满意,康熙帝赐张鹏翮两篇诗文,嘉奖他的功绩。一首是《河臣箴》:
“自古水患,惟河为大。治之有方,民乃无害。禹疏而九,平成攸赖。降及汉唐,决复未艾。渐徙而南,宋元滋溢。今河昔河,议不可一。昔止河防,今兼漕法。既弭其患,复资其力。矧此一方,耕凿失职。泽国波臣,恫鳏已极。肩兹巨任,曷容怠佚。毋俾金堤溃于蚁穴,毋使田庐沦为蛟窟。毋徒糜国帑而势难终日。毋虚动畚筑而功鲜核实。务图先事尽利导策,莫悔后时饬补苴术。勿即私而背公,勿辞劳而就逸。惟洁清而自持,兼集思而广益。则患无不除,绩可光册。示我河臣,敬哉以勖。”
另一首是《览淮黄成》一诗:
“殷曲久矣理淮黄,几度风尘授治方。
九曲素称天下险,四来实为兆民伤。
使清引浊须勤慎,分势开流在不荒。
虽奏安澜宽旰食,诫前善后奠金汤。”
康熙帝还御书“澹泊宁静”匾额,特赐张鹏翮。第四次南巡恰逢康熙帝五十大寿,此时四海奠安,民生富庶,加上河工告成的大喜事,康熙帝的心情非常愉悦畅快,于是他昭告并施恩天下,让普天臣民共同庆贺盛世的繁华与美好。
晚年治河
皇上顾念百姓遭受水患,多次亲临河边,指示修治黄淮的方略。因此这些治水的工程才能大功告成,再没泛滥决口的担忧。——江南百姓
(出处:江南绅衿军民,夹道跪迎。奏称:“皇上轸念万民罹于水患、屡临河上指示修筑淮黄方略。故能丕告成功、永无冲决之虞。”——《康熙朝实录》)
两年之后,治河工程进入尾声,五十多岁的康熙帝进行了第五次南巡,亲阅中河南口的改建以及整个工程的善后工作。途中,博学的康熙帝又作《春日田间》、《南巡词》、《皇船记》等诗文。这一路走来,百姓无论老少夹道跪迎,欢呼雷动,每日感恩叩谢者络绎不绝,场面非常壮观。
到了江南境内,乡绅军民恭迎圣驾,奏称康熙帝挂念百姓饱受水患,不辞多次巡视地方,研究治理方案,这种为百姓操劳的精神真是“亘古未有”。康熙帝欣慰之余,还想到此时正值春季农忙时节,未免耽误农事,吩咐地方官免去百姓叩谢之事。
康熙帝看到高家堰的石堤尚未完工,立刻召张鹏翮询问。张鹏翮对现有的“草坝”很有信心,对石堤工程不甚上心。康熙帝却说,因为两三年来草叶腐朽,难敌洪水,必须“日夜谨慎守护”。康熙帝继续苦心告诫他:“你们只看到清口的水流出了,就以为大功告成,不思考防御的事。如果高家堰的河水泛滥,黄河一定会再次倒灌。所以高家堰是要紧之处,一定要谨慎防护,不要疏忽大意。”[3]
之后康熙帝来到惠济祠附近,亲阅周围河堤。这里在五六年前,还是一片汹涌的黄河水,几乎与岸持平;如今经过修治,清水畅流,抵住黄河水势,黄河仅在自己的一线河道中滚滚流淌,河岸高过水位一丈有余。康熙帝君臣数十年治水,此刻已经卓有成效。
于是,康熙帝就在堤坝上席地而坐,和众河臣回顾治水经历,踌躇滿志地说道:“观此形势,朕之河工大成矣。朕心甚为快然!”[4]他还赋诗《杨家庄新开中河得顺风观民居漫咏二首》,其中第二首写道:
“春雨初开弄柳丝,渔舟唱晚寸阴移。庙堂时注淮黄事,今日安澜天下知。”
这首诗表达了康熙帝畅快的心情。
时隔两年,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河臣就是否在洪泽湖附近另开河道,以保护高家堰而争论不休,奏请康熙帝亲临考察。那时候康熙帝年过半百,本不愿再劳师动众,但是治河工程都仰赖康熙帝的决策,加上大臣们一再请求,康熙帝决定进行第六次南巡。
在清口,康熙帝来到准备开河道的溜淮套工地,举目四望,发现这里地势甚高,即使开通河流,河水也不能流到清口。况且新河道流经坟塚,对百姓的生活也是一种侵扰。康熙帝立刻降旨停工,“此河断不可开”,并严厉斥责张鹏翮与一众河臣。
同时,康熙帝也提出了修治之法:“不如疏浚洪泽湖的出水口,令其拓宽加深,这样清水就能顺利流淌。”[5]他还对其它工程提出具体建议,这才返回京城。此后十多年,黄、淮、运河按照自己的河道,安然流淌,即使遇到洪水爆发,在河臣的小心防护下,各处堤坝也经受住大水的考验,保障了国家基业。
康熙六十年(1721年),年事已高的康熙帝仍然关心治河大事,告诉臣下:“黄河关系最大,元明时期经常决口,没有像今天这样安澜二十多年。虽然河工告成,但是‘图治于已治,保安于已安’。你们要继续加强巡视,不可疏忽大意。”[6]
浑河永定
官员不清廉就是祸害百姓,河水不清澈,也对百姓无利,天底下混浊之物都是这般。——康熙帝
(出处:官不清则为民害,水不清亦无利于民。天下之浊者皆如此也。——《圣祖仁皇帝圣训》)
除了治理黄淮及运河,康熙帝也十分重视其它河流的治理。其中对永定河的治理,堪称康熙帝治水生涯中的又一杰作。
永定河旧名“无定河”,发源于太行山,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等地,明代起称“浑河”。它的上游是桑干河,流经北京又叫卢沟河,河流湍急并携带大量泥沙,河床淤积严重,导致下游经常改道。因此这条河又有“无定河”“小黄河”之称。
这条河与保定府南的河水,汇流一处,经常暴涨,泛滥成灾,不仅严重影响了京城的漕运,也给沿河州县带来灾难。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帝下旨,着官员赴实地勘查,制定修治措施,开启对浑河的治理。
就在当年,于成龙奉命修筑长达一百八十里的河堤,疏浚一百四十五里的河道,完成了导浑入海的工事。康熙帝亲自赐浑河为“永定河”,并建庙立碑以供奉。永定二字,彰显出康熙帝治水的宏图壮志。
三十八年,康熙帝亲自巡视永定河堤,一直到卢沟桥以南。他指点总河王新命:“这条河无定性,河流急、易淤沙,那么水位变高后,堤坝就相对变浅了,河流就容易决口。”同时指出方略:加深并收束河道,加强奔流冲沙之势,这样河水顺道安流,无泛滥之虞。康熙帝又谆谆告诫他,两岸河防一定要认真修筑,逐一审核。[7]
紧接着,康熙帝又阅视其它几处工事,在郭家务村的堤坝上,他更亲自用仪器测验,分析修治计划的可行性。康熙帝以务实的精神,几乎走遍永定河的每一处堤坝,针对实际情况作出具体的指导和规划。
之后,康熙帝继续跟进永定河工程的进度,多次到现场阅视。到了三十九年,大部分修筑工事完结。两年后(1702年),康熙帝见治理永定河的方法很成功,准备依照此法治理黄河。直到五十五年(1716年),永定河仍然堤岸牢固,河流平稳,昔日沿河的泥村水乡,变成高楼新宇和遍地稻粱,百姓安居乐业,这片地区真正实现了的永久安定。
康熙帝一生心系河务,把治水视为和军事同等重要的治国大事。他既是一代明君,也是水利专家:治河官员,由他选拔专才,唯才是用;勘查验收,由他六下江南,细查周访;修筑方略,由他亲自指授,严谨周详。特别是他南巡过程中,亲登堤岸、徒步远涉,一心为民不辞劳苦。
勤政爱民的康熙帝,四十多年来他夙兴夜寐,不忘初衷,为治水付出无数心血,终于开创了河清海晏的盛世景象。康熙帝,也成为大禹之后又一位以治水功绩名垂青史的君王。
点阅【圣祖仁皇——康熙大帝传记】连载文章。
注释:
[1][2]《康熙朝实录》卷190: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辛丑条。
[3][4]《康熙朝实录》卷219:康熙四十四年闰四月癸卯条。
[5]《康熙朝实录》卷227:康熙四十六年二月癸卯条。
[6]《康熙朝实录》卷291:康熙六十年四月庚子条。
[7]《康熙朝实录》卷194:康熙三十八年十月甲戌条。@*#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