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20年11月18日讯】现在的全球焦点无疑是美国大选了,目前这个大选因为舞弊造假,导致最终的选举结果还需要等待法律裁决,就在这个时间点,11月15日,中国、日本、韩国、纽西兰、澳洲和东盟十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有分析认为,北京可能想以这个协议为基础,筹谋推动“亚元”概念,以对抗美元。也有学者认为,这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并没有实际的经贸意义,而是中共当局想在当前的经济颓势之下,营造出繁荣的假象。
RCEP范围及生效实施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英文简称就是RCEP,签署国包括东盟十国,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汶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洲以及纽西兰。可以说,这个协定涵盖的人口之多,贸易及经济总量之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
协定中涉及的15个国家的人口,大约有36亿,占到了全世界78亿总人口的近一半,在这个协定最早谈判的时候是有印度的,但印度在一年前的时候宣度退出这个协定,不然的话,协定涉及的人口会更多。
参与协议的这15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大约有27万亿美元,占到全球GDP的大约三分之一,贸易额也大约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
这个协定,其实已策划了相当长的时间了,最早启动谈判是在2012年11月,内容包括消减关税以及贸易壁垒,还涉及到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等多个领域,但贸易界人士认为,谈判及协议并没有涵盖人权条件,这一点应该是中共高兴的。
这个协定虽然已在15日签署,但是投资界人士认为,距离协定真正的生效和实施可能还需要2年的时间。中共商务部副部长及首席谈判代表王受文说,协定生效需要15个成员中至少9个成员的批准,其中要包括至少6个东盟成员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洲和纽西兰中的至少3个国家。
中共当局隐藏其角色?
作为这15个成员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在这个协定签署时,日本共同社有一篇评论认为,由于中国不是美国曾经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一部分,所以中国在推动这个RCEP协定落实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虽然日本媒体表示,对于这个协定的签署,中国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但中国大陆媒体在近期的报导中,却一直强调这个协定是由东盟十国发起的,中国只是“应邀”参与。之前,中共商务部长助理李成钢也表示,这个协定的谈判是在东盟的主导下,各方积极推进的结果。
而在15日,出席RCEP协定各国领导人会议的李克强又再次强调,在协定谈判过程中,东盟国家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功不可没,中方将继续坚定支持东盟发挥中心作用等等。
然而去年,中共官媒还在表示,这个RCEP的谈判与中共当局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
现在,虽然中共转了口风,对自身扮演的角色进行了重新表述,但是针对中国的前后表述,外界对此却是各有分析。
《彭博》的专栏作家费克林(David Fickling)认为,由中共主导下的这份贸易协议恐怕不是“自由贸易”的结晶,更像是彰显19世纪末新帝国主义“强权即公理”的理念。
费克林还举例分析说,中国与澳洲是早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两个国家,但中共为报复澳洲对中共疫情问题的追责和在香港问题上的表态,中共暗示中国贸易商停止从澳洲进口特定商品,导致数吨澳洲龙虾搁置在上海浦东机场,任其腐烂。
费克林在撰文中表示,由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提出的RCEP,已经失去“自由贸易”的实质,成了中共实现其“中国梦”的扩张工具。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讲席教授谢田博士认为,在2012年项目开始之初,中共当局对RCEP并无兴趣,因为RCEP是一个区域性的协议,范围仅覆盖亚太各国,在商贸经济层面对中共的意义和利益都不大。当时中共的目标是希望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但TPP把中共排除了。
谢田教授分析说,经过30多轮谈判,2019年中共才决定加入RCEP,可以说中共作出了一些让步,而在中美贸易战中失去美国市场和机会之后,中共当局希望转向这些亚太国家来抗衡美国。虽然中共现在加入RCEP并希望可以主导,但是日本、澳州等国不会允许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并且目前中国也没有经济实力、以及市场吸引这些国家允许中国在多边贸易中占据主导。
他认为,日本、韩国及澳洲的加入对整个RCEP只有象征意义,而中共通过RCEP想表示还在积极活动、自身还具有国际影响力,并想以此突破美国的亚太战略包围圈,但这个影响力已在衰退之中。
澳洲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德赖斯代尔(Peter Drysdale)则认为,RCEP还是由东盟主导,中国只是应邀参与。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RCEP的重要性不在其规模大小或是从双边升级到多边贸易协定的意义。他认为,RCEP最重要的象征是这些亚太国家对多边主义的坚持。
也有分析认为,中共是玩弄规则的高手,虽然加入了很多协定但通常都不会守规则。加入WTO后处处钻规则的漏洞,好处占尽,各种承诺如同一纸空文。中共2016年签署的巴黎气候协定,很显然,也没人认为中共真会遵守;而中共搞的“一带一路”,很多沿线国家希望中共带去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基础设施,但最终发现是债务陷阱,大呼上当。中共现在签署RCEP,最主要的可能还是要给国内打鸡血,另一方面想借此抗衡美国,其它国家不要对中共兑现所有承诺抱太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印度退出谈判 台湾高关税产业或受冲击
我们可以看到,协议中的15个成员国,有两个重要地区不在其中。一个是印度,另一个是台湾。刚才我们谈到了,在RCEP谈判启动之初,印度原本也是谈判方之一,但是印度在2019年宣度退出了。
关于印度退出的原因,中国大陆媒体报导说,是因为担忧在RCEP框架下,将被要求逐步削减对其它成员国的关税,这将会使中国低价的商品,澳洲和纽西兰的农产品等,大量涌入印度,进而损害到印度企业的利益。另外,也有分析认为,不仅有可能损害到印度的企业利益,对印度的劳动力市场也会造成冲击。
据说,协定国虽然有意在短期内不接纳新的成员国,但将为印度的随时加入敞开大门。而一旦印度加入,将使这一庞大经济圈的人口总数和所占世界GDP的份额都将大幅增加。
印度的这种担忧,应该不是个案。谢田教授认为,事实上东盟十国和中国在经济上互补的关系都很弱,而更多是直接竞争的关系。他举例说,东盟中的越南和泰国,尤其越南,和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都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在中国经济衰退之际,国际供应链企业及中国厂家都迁往了越南,所以这是一个直接的竞争关系。
同时,东盟的这些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有足够的市场,能让中国可以通过出口累积足够的贸易顺差,赚取大量外汇。所以这些国家,并不会给中共当局带来特别的收益或科技技术。
我们再来看台湾,目前有分析认为,如果这个RCEP生效,对台湾的高关税产业,包括机械、石化、农产等,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台湾东盟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表示,RCEP中大部分成员国已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除了中国和日本、日本和韩国。而RCEP最重大的意义在于,生效后,三方将首次互降关税,东北亚与东南亚经济将面临整合。例如,台湾和日本的产品进入韩国,而日韩互降关税,这将让维持原关税的台湾产品失去竞争力,因此这部分会对台湾影响较大。
徐遵慈还分析,台湾的出口有五到七成属于半导体、电脑、电子电机零组件或高科技产品,原本就享有世界贸易组织(WTO)规范下的零关税待遇,因此,不会受到RCEP的冲击,至于其他三成的产业厂商,则可以透过直接到东南亚国家设厂或度局,来规避掉这层关税。
另外,我们再来说两句澳洲。谢田教授认为,这个协议对中国与澳洲的贸易也难以起到作用,中共当局一旦发现澳洲和美国在情报、军事等领域合作,并联合对抗中共当局的时候,从国际政治角度看,中共会防范和报复。所以即使签署了RCEP,两国之间也不会有强大和牢固的顶层关系。
关于这一点,从近期曝出的消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共当局已经限制对澳洲多种产品的进口,在中国经济衰退之际,铁矿及其他原材料的需求都在降低,中国、澳洲的贸易额正在降低。
RCEP促中日韩三边谈判 日韩贸易战解决平台改变
再来看这个RCEP对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影响。
早前,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亚太研究科教授浦田秀次郎在接受中国大陆财经媒体专访时表示,如果RCEP成功签署,中、日、韩三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FTA)的障碍会小很多,因此在RCEP框架下,中日韩三边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是可行的。中日韩三国中,中韩已达成协议,所以只需要中韩两国分别再和日本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就可以完成三边自由贸易协定。
财商天下的中国金融专家麦先生表示,在这些签约的国家中,日本可能是觉得最为遗憾的国家,为什么?因为日本一直希望美国可以重回“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但从美国的反应看,并不看重这个协议。此外,RCEP签署之后,日本和韩国之间的贸易战解决平台也将发生改变。
对于中日韩的三边贸易,谢田教授认为,中共现在无法从美国得到技术,从欧洲可以获得的技术也有限,所以会寄望日本和韩国,希望成为它的技术进口来源地。
但是日本和韩国并不愚蠢,不会轻易让中共得逞。尤其美国已经向他们提供了中共当局不法行为的证据,两国应该会有所提防。并且,日韩都是美国重要的军事和经贸伙伴,他们知道美国对中共的立场,所以一定会对中共有所戒备。事实上,日本和韩国都没有足够的市场供中国出口,如果中共赚不到钱,相应的也就没有钱购买技术,中共想从日本和韩国实际技术进口的想法也将会落空。
中共或筹谋“亚元”概念 美国不会坐视不管
综合以上内容的分析后,我们再来看中共是否有藉这个RCEP想推出“亚元”概念。
《财商天下》的金融专家麦先生认为,北京当局应该对亚洲的共同货币(亚元)有一定的筹划,虽然这个概念最早由日本提出,日本希望通过亚元来整合东亚经济,成为实现亚洲共同货币的第一步。
并且,自从2001年开始,中、日、韩三国与东盟10国之间已签署了16份双边货币互换协定。
2008年10月中旬,中、日、韩三国财政官员赴华盛顿出席会议,并协商设立800亿美元的“亚洲共同基金”。通过建立东亚货币基金,进而建立类似欧元的“亚元”,希望以此来制衡美元、欧元,平衡全球经济格局。
麦先生表示,中、日、韩三国的GDP已超过欧盟,可以复制欧盟的做法,但目前欧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仍存在很大问题。他还分析,北京对“亚元”可能会有一定的筹划,但未来是否成功的确存在很大变数,相信美国不会坐视不管。
策划:许巧茹、宇文铭
主播:尉然
撰文:李晓彤、财商经济研究所
财商天下: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