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韵:回归与空灵之美—盛唐山水诗赏析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7年05月22日讯】唐诗的花瓣,从远方飘落,缤纷馨香。澄明、空寂、悠远。对自然的崇拜和对故乡的眷恋,是盛唐士人共有的情怀。深情感悟,凝结成意象的海洋,送来清新的风。
美在回归
在唐代,大批文人离开故乡,走进喧闹的城市,渴求仕途发达,一飞冲天。当都市的发展带来精神的贫困和寂寥,当身陷红尘、远离乡亲、面对挫折或目睹悲剧时,诗人不禁生发出一种回归之意。这种意识经常体现为归乡的渴望,又更多地表现为对自然召唤的热烈感应。
当他们欲归不得时,对于山水的向往便愈发强烈。倾听风儿拂动松林,凝望夜空皎洁月光。与大自然的亲近互动令诗人得以在精神上解脱和超越。他们笔下的山水诗,往往蕴含着个人悟“道”、求“真”的体察和思考。
李白的山水诗显出独特的洒脱和高远。《独坐敬亭山》写:“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仙独坐于敬亭山,悠然自得之际,却难掩怀才不遇的孤寂。大自然的怀抱是疲惫心灵的驿站,是安慰的源泉。返璞归真的思想,隐现诗中。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田园言怀》先写历史上才子贾谊和班超的遭遇,再跳到眼前简单的农家生活,籍此透出对官场的厌倦之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再看《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大自然的清凉荡涤着心中的俗虑,纵情山水,方能体会“别有天地”的震撼。
王维也在许多诗作中表现了“回归”的主题,并且多用“归”和“还”。例如:“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田家》),“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悠然南山暮,独向白云归”(《归辋川作》)。“归向白云”即“归于自然”。“天人合一”方能悟“道”,从而体会生命的本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这一句经典,动静结合,向高远处延伸,引人浮想联翩。水穷至何处?云起在何时?心灵的安宁,大概便是归途的起点。
美在空灵
崇尚空灵是中国传统审美观的重要特点。道家以“虚无”为本的宇宙观是此观点形成的依托。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老子将“道”的本质看作“无”。“无”不是静态的存在,它运动不息,生出了天地万物。“无”是无极、无限、无边无际。
盛唐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文人普遍崇佛。在佛家看来,万物皆“空”,“空”是世界的本相。“空”即是空中见有,少中见多,小中见大,虚中见实。而“灵”则为意味深远、变化万千。因此,“空灵”与中国美学讲究的“含蓄”是贴近契合的。
王维崇信佛教,所着诗文多富禅意。诗中的山水意象,随心而动,于飘忽不定间耐人回味,诗句多显空寂玄幽。
著名的《辛夷坞》写:“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深山里,漳涧水边,万籁无声,只有鲜艳的辛夷花自开自落。花朵不断的绽放,不断的凋落,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往复。在此,可见佛理对诗人艺术构思的影响。
《鸟鸣涧》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一句摄取了空寂美好的原始状态。“闲”、“静”二字的静态对应着“落”、“空”营造的动感,奏出舒缓恬淡之音。
在吟咏山水田园的旖旎风光之外,许多诗人步入深山古寺,去体悟宁静,领略虚空。常建的名篇《题破山寺后禅院》赞美了幽静的禅院,反映出诗人忘却尘世俗念的感受。后两联禅意颇深,犹为后人激赏——“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一千多年前的山水诗篇,描摹了丰富、优美的原始物象,也同时记载了天理的脉动。物我交融,闲适无争,文人才子们尽情的溶入空灵、沉醉于自然,去体悟苍穹的浩渺、造化之神秀以及生命的真谛。#
责任编辑: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