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乐坛最后一位浪漫派大师,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交响乐》的首演劣评如潮,令他倍受打击,得了抑郁症。《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他战胜抑郁症之后对生命的讴歌。这首作品被誉世界乐坛最重要的钢琴协奏曲之一。
我所欣赏的是李赫特钢琴独奏,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协奏的版本。这可能是音乐史上最好的拉氏《第二钢琴协奏曲》版本。
听李赫特演奏拉赫玛尼诺夫对我是一种极端体验,从头到尾都像被放在钢炉里炽烧,人处于一种情感沸腾的状态。李赫特精妙细密的控制和演绎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他的音乐思想精微严密,音乐既布局宏伟又层次细腻。每一个音符都有丰富的内涵、音乐粒子细微,能量强大、令人敬畏。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板,c小调。开头,是八小节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钢琴和弦。之后,是管弦乐充满力量而富有张力的c小调第一主题。悠长深情的第一主题弥漫着浓郁、明朗的俄罗斯风格。在中提琴的引导之下,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降E大调第二主题,这一主题甜美而伤感,气息宽广,热情丰沛,被认为是“最有俄罗斯特色”的旋律之一。
音乐雄浑,壮丽,阴郁,赋予浓郁的幻想气质。钢琴家落指千钧——冰河解冻,春潮奔涌,泥土的芬芳,水汽的弥漫,音乐风格朴素,犷野,光影明暗,刚柔相济……
第二乐章,是持续的慢板,肃穆而舒缓的三部曲式。带有沉思的乐念,富有幻想、蕴含希望和快乐,充满内在激情,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温馨,甜美,清新,又满怀期盼,仰望春日和煦的朝阳,遗世独立,却不孤单,人与自然和宇宙相伴、并融为一体。诗意盎然,春花遍野,阳光炫目,鸽子迎风远扬,流云急驰。
音乐充满沉思默想的气质,作曲家那时刚从忧郁症中解脱出来,一个从恶梦中醒来的人,享受着和平,安宁和恬淡的喜悦。
拉氏的音乐和李赫特的演奏音乐色彩鲜明,让人想起俄罗斯诗人迈科夫的诗:
新的一天,用自己的镰刀
割下了金黄色珍珠般的颗粒,
脱落在蓝色的谷地上
和森林里……
第三乐章,C大调,2/2拍子,回旋曲。钢琴雄赳赳地奏出第一主题。双簧管和中提琴绵绵地唱出第二个主题(片段4),宽广如歌、琴音流淌。两端主题音乐此起彼伏,最后汇成一首激情澎湃的宏伟赞歌。最后在钢琴与全乐队合奏的强奏中结束全曲。
这段音乐是舞曲风格,大开大阖,有着哥萨克的豪爽。那是俄罗斯黑色的土地,顿河钢铁般庄严、沈毅的流水,秀美的白桦林,音乐真挚,强悍。但始终带着俄罗斯的民族性,阴郁,感伤,你总能感受到灰暗的影子,内心的叹息。哪怕他在笑着,你也能感受到那淡淡的忧伤。浩荡的春风,万木复苏,黄花绿叶,风中舞动。春天与冬日的斗争,光明与阴暗的矛盾,作品主题多样,动机繁复,隐喻密布,朴素、真诚、美丽的俄罗斯土地为我们坦呈怀抱。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里从来听不到现成的民歌,那些素材任由他化为心声吐露出来,就像蚕吃了桑叶吐丝一般。自出机杼,浑然天成;虽然精致高雅,但并不沙龙化、贵族化,而是带着自然之美。这种普世的感伤,让所有受伤的心灵都能得到慰藉。音乐真诚、毫不造作,与人们有一种天然的亲近。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动乱岁月里,俄罗斯最重要的音乐家几乎全部流亡国外。 1917年,拉赫曼尼诺夫获邀到瑞典演出,他乘机举家离开俄国,最终于1918年移居美国。
1931年,斯大林对苏联文艺界展开残酷的迫害、屠杀。同年、拉赫玛尼诺夫和一群激愤的俄罗斯流亡人士在《纽约时报》刊登声明,严正谴责斯大林暴政。苏联媒体立刻对他口诛笔伐,宣布他为“人民的敌人”,同时他的作品在苏联被禁演。
此后,直到死,拉氏不能再回到他热爱的祖国,但他绝不向苏共妥协。乐如其人,他作品中那雄毅、刚健的风骨正来自于他诚勇正直的人格!而那温柔忧伤的悲悯亦出自他的善良宽仁的品德。
责任编辑:马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