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魏武大帝曹操

【千古英雄人物】曹操(13) 魏武兵法

千古英雄人物——魏武大帝曹操。(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4880
【字号】    
   标签: tags: , , ,

第三章 曹操兵法

宇宙大穹中众多天国生命都期望能转生中土,结缘、演绎。结缘既毕,一朝众生则继续转生他邦。在人间,则谓其朝“气数已尽”,已到改朝换代之时。此时亦多有天相垂示,天灾人祸、政局腐败、以至最后大多以战争结束旧朝。一代新朝、新人又将入主神州大地。战争遂与天灾、瘟疫、疾病、生、老、病、死一样,为人类社会及文化必不可缺之重要组成部分。兵法用来运筹帷幄、指挥战争,达到神赋予人间征战之目地也必然应运而生。

上古战争,兵法因未有效承传而多已流失,至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之期,兵家作为百家之一,出现世间。战国之时,战争规模空前,诸多兵书、兵法流传,广为应用。其中,孙武、吴起、孙膑、尉缭等都有兵法,兵书流传于世,但大多在后朝辗转流失。其中孙武所传兵法经孙膑补充,多达数十万言,堪称古代兵法之佼佼者。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之韩信,“王侯将相”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评价,著有兵法三篇,亦过早流失。

曹操统军三十余年,征伐五十多战,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而因事设奇,量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余万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即《孟德新书》)从事;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曹操能“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诸葛亮)。“至于御将,自古少有。”(孙权);“曹操智计殊绝于人。”(诸葛亮)

曹操著有《孟德新书》《孙子略解》《兵书接要》《魏武帝兵法》《司马法注》《太公阴谋解》《续孙子兵法》等兵书,然仅《孙子略解》(即《孙子兵法注》)完整保存下来。唐人杜牧说:“孙武书数十万言,魏武削其繁剩,笔其精粹成此书。”曹操《孙子略解》为后世传下孙子兵法要旨和曹操兵法、谋略,为历代兵征天下、王者治国所借鉴、依从。

《孙子略解》(即《孙子注》)

操闻上古有弧矢之利,《论语》曰:“足兵”,《尚书》八政曰:“师”,《易》曰:“师贞,丈人吉”,《诗》曰:“王赫斯怒,爰征其旅”,黄帝、汤、武咸用干戚以济世也。《司马法》曰:“人故杀人,杀之可也。”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着深矣。孙子者,齐人也,名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试之妇人,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后百岁余有孙膑,是武之后也。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

曹操在此序文中特别指出:“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诗经‧周颂》:“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戢、橐都说是把兵器收藏起来,但非毁掉。战争实乃历史必然,自古圣人不仅不反对战争,而且认为应该做好战争准备,要“足兵”,备“师”,甚至主张“整旅”以讨伐不臣。曹操提出“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只靠战争而不恤民、不讲仁义是要亡国;反之,只靠讲仁义道德,而不做战争准备,亦将亡国。

曹操言明战争之必然性及其历史作用,引用《司马法》中两句话:“人故杀人,杀之可也。”即故意杀人之人,可以杀之,以顺应天义,安邦定国、解救庶民。

吴王夫差和徐偃王亡国事例说明二者必备而不恃一之道理。史载,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不知修明国是、安民治国,而是恃武北向争霸,败齐师,会诸侯,与晋争强,结果越王勾践乘虚而入,灭掉吴国,夫差自杀身死。徐偃王走另一极端,他只知修文,不谋军事。《韩非子‧五蠹》篇说,“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曹操《孙子略解》洋洋万言,因篇幅所限,无法在此重刊。其军事思想深受历代兵家称道。他强调“兵以义动”(《三国志‧武帝纪》),“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为赢得战争中主动权,他“奉天子以令诸侯”,为除暴乱维护汉室而举义兵;占领河北后免难民租赋,又发布抑豪强兼并令,以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

曹操一贯采取精兵、简政,关心将士,体恤士卒。在《鼓吹令》中他说:“孤所以能常以少兵胜敌者,常念增战士,忽余事,是以往者有鼓吹而使步行,为战士爱马也;不乐多署吏,为战士爱粮也。”每地战事结束,曹操要求将士肃清边境,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总得称咏。

曹操对于“将”之要求:“将宜五德(智、信、仁、勇、严)备也;为将要知天时、地利。”

曹操选将用人,主张破格求实;认为“将贤则国安”,“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因此,主张“举贤勿拘德行”,“举士勿废偏短”(《三国志‧武帝纪》),唯才是举。当需决定大计方略时,曹操与众将士商讨,择其善者从之,曹操甚至还要求属下找不足、多谏言。建安十一年,操下令曰:“夫治世御众,建立辅弼,诫在面从,诗称‘听用我谋,庶无大悔’,斯实君臣恳恳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惧失中,频年已来,不闻嘉谋,岂吾开延不勤之咎邪?自今以后,诸掾属治中、别驾,常以月旦各言其失。”

曹操认为“礼不可治兵”,强调“吾在军中持法是也”,注重以法治军。他针对汉末政失于宽之状况,“纠之以猛”,以使“上下知制”,制定军法,如《军令》《步战令》《船战令》《论吏士行能令》《败军抵罪令》等,以维护军队统一指挥。

《魏武军令》

后汉魏武军令:吾将士无张弓弩于军中。其随大军行,其欲试调弓弩者得张之,不得着箭。犯者鞭二百,没入吏。不得于营中屠杀卖之,犯令没所卖皮。都督不纠白,杖五十。始出营,竖矛戟,舒幡旗,鸣鼓;行三里,辟矛戟,结幡旗,止鼓;将至营,舒幡旗,鸣鼓;至营讫,复结幡旗,止鼓。违令者,髡翦以徇。军行,不得斫伐田中五果、桑、柘、棘、枣。

《步战令》

严鼓一通,步骑士悉装;再通,骑上马,步结屯;三通,以次出之,随幡所指。住者结屯幡后,闻急鼓音整陈,斥候者视地形广狭,从四角而立表,制战陈之宜。诸部曲者,各自安部陈兵疏数,兵曹举白。不如令者斩。兵若欲作陈对敌营,先白表,乃引兵就表而陈。临陈皆无欢哗,明听鼓音,旗旛麾前则前,麾后则后,麾左则左,麾右则右。麾不闻令,而擅前后左右者斩。伍中有不进者,伍长杀之;伍长有不进者,甚长杀之;甚长有不进者,都伯杀之。督战部曲将,拔刃在后,察违令不进者斩之。一部受敌,余部不进救者斩。临战兵弩不可离陈。离陈,伍长甚长不举发,与同罪。无将军令,妄行陈间者斩。临战,陈骑皆当在军两头;前陷,陈骑次之,游骑在后。违命髡鞭二百。兵进,退入陈问者斩。若步骑与贼对陈,临时见地势,便欲使骑独进讨贼者,闻三鼓音,骑特从两头进战,视麾所指,闻三金音还。此但谓独进战时也。其步骑大战,进退自如法。吏士向陈骑驰马者斩。吏士有妄呼大声者斩。追贼不得独在前在后,犯令者罚金四两。士将战,皆不得取牛马衣物,犯令者斩。进战,士各随其号。不随号者,虽有功不赏。进战,后兵出前,前兵在后,虽有功不赏。临陈,牙门将骑督明受都令,诸部曲都督将吏士,各战时校督部曲,督住陈后,察凡违令畏懦者。口有急,闻雷鼓音绝后,六音严毕,白辨便出。卒逃归,斩之。一日家人弗捕执,及不言于吏,尽与同罪。(《通典》卷一百四十九)

《船战令》

雷鼓一通,吏士皆严;再通,甚伍皆就船。整持橹棹,战士各持兵器就船,各当其所。幢幡旗鼓,各随将所载船。鼓三通鸣,大小战船以次发,左不得至有,右不得至左,前后不得易。违令者斩。(《通典》卷一百四十九)

为贯彻以法治军思想,曹操特别注意军中司法官吏选拔,认为“夫刑,百姓之命也。而军中典狱者或非其人,而任以三军死生之事,吾甚惧之。其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三国志‧武帝纪》)。

《败军令》

令曰:《司马法》,“将军死绥”,故赵括之母,乞不坐括。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魏志‧武帝纪》)

曹操用兵,极擅赏罚。曹操说:“言明赏罚,虽用众,若使一人也。”“赏善不逾日也。”“恩信已洽,若无刑罚,则骄惰难用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赏罚分明。

曹操深知经济之好坏,关系战争成败。军队无辎重、粮食、委积,“亡之道也”,因而吸取“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之经验,大兴屯田,达到足食强兵之目地。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点阅【千古英雄人物之曹操】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人生百年,相比人类长河之历史,微不足道!即使较之这人类最后五千年文明史,亦不过白驹过隙。然欲造就人类辨真伪、识善恶及应对各种世事之思想、能力、行为,则是漫长、巨大之灵魂加工工程,非一朝一夕所成,非一生一世可就。创世主通过漫长岁月对具有神佛体形却无神佛思想及能力之人类一点一点注入思想内涵,培养诸方面能力及行为,包括让人类所称之“自然现象”——风、雨、雷、电等成熟亦需要时间过程。很多人类应有之思想情操、文化底蕴、修养内涵,皆通过几代人或一整个朝代,多少众生参与所完成。
  • 大汉天朝,经三百余年,奠定该朝留予千秋万代之“内道外儒”、“天人合一”汉文化本质,并传播大中华文化于域外。盛极而衰,帝纲不振,宦官为患,权臣作乱,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大汉天朝气数已尽。天意当此,遂有一代英雄转生世间,成就后续大业。曹操为政于乱世则独担大任,不屈权势,为政清正,正邪分明,匡正世风。
  •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崩,十四岁皇子刘辩登基,即是汉少帝。尊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以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何进与袁绍密谋尽诛宦官,太后不听。绍等又为划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何进采纳之。曹操闻而笑之,不以为然。
  • 曹操尽收豫州之地,奉天子以令诸侯,关中诸将望风服从。
  • 曹操征张绣,讨袁术,伐吕布,此后,长江以北扬、徐、兖、豫四州均归曹操所有。
  •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兼并公孙瓒,据黄河以北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封号乌桓,北无后顾之忧。袁绍以其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自拥精兵十万、骑万匹欲南向以争天下。时曹操主豫、兖二州,兵不足两万,北有袁绍大兵压境,南有张绣、刘表不肯降服,东有刘备联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西有关右诸将观望。
  • 袁绍有三子,谭、熙、尚。绍后妻刘氏爱尚,数称于绍,绍欲以为后,出长子谭为青州,沮授谏绍,绍不听,曰:“吾欲令诸子各据一州,以视其能。”于是以中子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秋,九月,曹操渡河攻谭。谭告急于尚,尚留审配守邺,自将助谭,与操相拒。连战,谭、尚数败,退而固守。
  • 赤壁之战,曹操军中疾疫大兴,致战力大损,凯风突自南来,助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曹操曾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虽天公不作美,拒让曹操跨越江南一步,但大英雄笑谈雄兵百万,叱诧风云之霸气,不得不让后人钦佩。
  • 赤壁新败,鼎足之势初成,朝野诽议四起。曹操借退还汉献帝加封三县之机讲清“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己败则国家倾危”之真相;表明“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江湖未静不可让位”之立场。曹操定中原,清腐儒,扶正道,济苍生,匡正汉室,汉祚因曹操而又得以延续几十年。此令足以让后人明了真历史中之曹操。
  • 古潼关居十大名关第二位。曹操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险,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之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