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3年12月20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台湾杰出女科学家奖”连续举办6届,共有18位女科学家获奖,日前在《她们,好厉害-台湾之光.18位女科学家改变世界》新书发表会上,中央研究院院士、交通大学校长吴妍华、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化学系及化学研究所特聘研究讲座教授王瑜,以及台大医学院小儿科教授、台大医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张美惠分享迈向科学之路的奋斗历程。
台湾杰出女科学家奖
拥有台湾女性诺贝尔奖美誉的“台湾杰出女科学家奖”,是国内唯一表扬女科学家的奖项,由台湾莱雅公司、吴健雄学术基金会和中华民国妇女联合会共同举办。台湾莱雅总裁陈敏慧表示,“台湾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发起目的表扬女性在科学的杰出成就,及推动更多女性参与科学研究。吴健雄学术基金会董事长刘兆汉说,希望这本新书出版促进更多女学生们进入科学工作的行列。
中央研究院院士、交通大学校长吴妍华
吴妍华毕业于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系,两年后取得台大医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同年前往美国田纳西大学生化学系继续深造,1976年获得生化博士学位。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化学和分子病毒学。30年来,在教学和研究两方面成果丰硕卓越,集学术和行政专才于一身。
吴妍华觉得她很幸运,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大,父母对她的期许特别高,父亲一直训练她的数学逻辑;之后在台大读研究所及到美国念书遇到的老师对她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人生路上一大堆贵人的帮忙,这对她做实验及处事态度都有很好的影响。
她分享,做很多事情如果有准备,事情会走的更顺利。她提到,台湾男性真的了不起,没有歧视女性,在学校更不会歧视女性。她强调,最重要是能力及做事认真的态度,因为做每件事情就是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她衷心共勉:“碰到困难不要放弃,因为人生有自己的路要走,既然已经走那么远了就完成它吧!”
台大医学院小儿科教授、台大医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张美惠
张美惠于2008年获选为世界小儿消化医学会联盟主席,2009年出任台大医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1997年她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论文,根据自1984年起台湾新生儿全面施打B肝疫苗后十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B肝疫苗预防注射有效减少儿童肝癌的发生率,使台湾成为全世界第一个以疫苗预防癌症的实例。
张美惠说,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过世,母亲养她长大非常辛苦,虽然她喜欢化学想保送台大化学系,但不忍让母亲失望,所以选择就读台大医学系,幸好医学领域有很多和化学相关,“我想告诉年轻朋友,如果有家长这样的压力,不要太灰心,其实可以两全其美,不是说不行的。”
她表示,在她的心中家庭非常重要,把家里安排好取得先生的谅解、支持,并适当安排小孩子的学习,才能专心投入工作。“我们的工作非常忙碌,要很会掌握时间,因为时间真的是分秒必争,最重要是掌握重点去处理事情。”她共勉:“认清自己的兴趣,然后勇往直前。同时,找到一个学习典范,一旦投入之后就要对自己有自信,永远觉得自己做的是有价值的事。”
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化学系及化学研究所特聘研究讲座王瑜教授
王瑜于1966年自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1973年在美国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取得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纽约州立大学(SU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做博士后研究一年。她的主要研究专长为X光结晶学,也让台湾在这方面的研究,在世界列于领先群。
王瑜说,她观察女性做研究时细心、有耐力、韧力高,遇困难时抗压性也较高,这些是女性从事理工、生命科学及各行业的优点。她收学生在意学生有热诚、有兴趣,“只要有兴趣不管是男性、女性都会坚持下去,如果因为热门而进来,但没有兴趣应该维持不久,即使是耐力很好的话。”王瑜共勉:“科学只要追根究柢,就会有新的发现与惊喜。如果你从这个逻辑看待生活的每件事,就能学习如何自己找寻解决方式,而不是让别人来告诉你答案。”
中央研究院院士、癌症研究之母─彭汪嘉康
被形容为台湾“癌症研究之母”的彭汪嘉康,曾在美国国家卫生总署服务33年,并担任所属国家肿瘤研究所细胞遗传研究室主管;她成功证实人类肿瘤细胞起因于染色体的改变,并陆续发现白血病染色体的变异在干细胞时期就已出现,甚至进一步从母亲血液中判断胎儿白血球及性别的可能性。一九七二年,她因该研究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获得Arthur Flemming Award的外籍人士。彭汪嘉康士衷心共勉 :“人生不可能所有事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反而能有更多想像空间,挫折就是给你下一步该怎么做的最好方法。”
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马国凤
马国凤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球物理学系,取得台大海洋研究所硕士学位;之后,在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一年,1988年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深造,于1993年取得博士学位,同年返国服务,任教于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担任副教授,1999年升等为教授。她是国际知名的地震学家,专门研究地震物理学,探讨地震形成、破裂、结束的过程。马国凤共勉:“活在当下,尽其在我。人生有各种不同的选项,在当下尽其在我的选择,即是最好的选择。”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钟邦柱
钟邦柱就读台湾大学化学系,1979年取得美国宾州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之后继续在普渡大学生物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1982年开始,担任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研究员,受到指导教授的影响,决定踏入类固醇荷尔蒙的研究。后来,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甫成立,她便加入工作,耕耘了将近30个年头,以类固醇荷尔蒙研究,享誉国际学术界。钟邦柱共勉 :“热爱工作,才会喜欢工作;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看到成功的结果才会开心。”
成功大学生物科学与科技学院院长罗竹芳
罗竹芳毕业于辅仁大学生物系,陆续取得台湾大学动物系硕士学位、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水产学科博士学位。一如AIDS,因1983年确认了HIV病毒,防治之路出现契机;虾白点病的研究在1994年也终于获得重大突破,致病的病原体虾白点病毒终于被纯化出来。领军的就是罗竹芳与郭光雄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团队,让全球的虾病防治终于迈出关键性的一大步。罗竹芳共勉,勇敢追求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问别人没问过的问题,保持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尝试学习不懂的东西,我的座右铭是“就做吧!”
中央研究院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周美吟
198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而后陆续于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物理系取得硕士与博士学位的周美吟,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总统年轻学者奖”,曾在2008年担任美国物理学会计算物理分部主席。对于周美吟,中央研究院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魏金明笑称,请到仍在“上坡期”的周美吟来当所长,原分所“赚到了”。周美吟共勉:“量才适性,终身不忧,取璞守直,终身不悔。”
清华大学特聘讲座与化学系教授王素兰
王素兰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化学系,而后取得台湾大学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她的专长是在结晶学与固态无机结构化学,在清华大学服务的26年期间,建立了一流的晶形奈米孔洞材料合成实验室,迄今已发表超过270余篇SCI论文。近年来在奈米孔洞材料的研究上屡有创新突破。王素兰共勉:“‘不要空想出人头地,那万丈高楼由平地造起;不要梦想登峰造极,大海洋源流于小水滴。’小时深受这一首轻快歌词的鼓舞,使我产生高度自觉、 脚踏实地、不怕失败、一直保持乐观、努力的心态。”
成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朱淑君
朱淑君主要研究领域为光学理论和应用,着重于次波长尺度变化的回溯方式、照明光学元件的设计、雷射动力学和特殊雷射光束的产生。仅仅29岁,便有多篇论文发表于重要的国际科学期刊,如:《Optics Letters》、《Physical Review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然而,更特别的是,她大学念的不是“台成清交”任何一所名校,而且她也不曾出国留学。朱淑君共勉:“别怕做错选择,尝试以后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兴趣,才能走正确的路。路不会白走,尝试过才有经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国家卫生研究院生技与药物研究所专任研究员伍素莹
伍素莹的主要研究重点为研发抗糖尿病的药物,利用分子结构模拟技术,寻找PPARγ活化剂用以治疗第二型糖尿病。而她所建立的分子结构模拟设计平台技术,以电脑辅助药物设计和X光蛋白质晶体绕射分析,配合药物化学合成团队,缩短药物探索与化合物最佳修饰的时程,已成功找到数个抗糖尿病的候选药物。伍素莹共勉 :“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勇敢投入有趣好玩的事物,把喜欢的东西做到最好!”
阳明大学药理学研究所副教授洪舜郁
洪舜郁毕业于中山医学大学医学检验暨生物技术学系,在阳明大学微生物暨免疫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阳明大学药理学研究所。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探讨基因多型性变化与疾病之关联。在研究路上,洪舜郁和先生钟文宏可谓“天作之合”,科学家加上医生,把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做最巧妙的结合,研究成果也受肯定。洪舜郁共勉 :“不要轻易放弃梦想,多一些坚持,最后一定可达到目标。”
交通大学光电系副教授余沛慈
曾经为了能够全力冲剌,不惜撕下已结痂的伤疤。或许就是因为这种戮力以赴的个性,余沛慈于1999年前往美国密西根大学深造,2004年取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专研光子晶体微腔型光源的物理机制和单晶片光子晶体积体电路。如今,她更以在专业领域屡屡获得国际认可的突破,证明当年不惜为追求创新而舍弃高薪,是值得的。余沛慈共勉:“如果你真的对一件事情有热情,那么就尽情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让自己开心最重要!”
交通大学光电系教授冉晓雯
冉晓雯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又先后在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研究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她的研究课题,主要包含机电晶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电晶体以及结合有机和无机元件的复合感测器(包含光感测和生化感测)。她的期待是,如同当年麻省理工学院多媒体实验室发起的“百元电脑”计划,让科技造福弱势。冉晓雯共勉:“利用高中阶段多方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找到感兴趣的事物勇往直前,就能建立未来的能量。”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昭雯
王昭雯的实验室成立5年,现有5位成员,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她是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UCD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细胞学及发育生物学博士,2011年,她破解了植物病毒里的移动蛋白如何在植物里跑来跑去,发现相关参与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细胞生物学》(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期刊,也为《自然微生物学评论》(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引用。王昭雯共勉:“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多方尝试新事物后再检视自己感兴趣的是哪些,这样不用学习别人,人生也能过得很有意义。”
国家卫生研究院细胞及系统医学研究所助研究员纪雅惠
纪雅惠在国家卫生研究院细胞及系统医学研究所,从事癌症与早衰症机制之研究,其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Cell)、《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等国际期刊,其研究成果有助于发展抗癌以及减缓老化之药物。纪雅惠共勉:“选你所爱,爱你所选。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可以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创造自己人生的价值。”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林耿慧
林耿慧1995年自台湾大学物理系毕业,2002年于美国宾州大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随即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而她,利用一根极细、几十微米的微流体管,吹出一连串大小均匀适中的泡泡,就这样神奇地创造三维均一孔洞的多孔材料,可以用来培养细胞,快速又便宜。这个创意无限的研究成果,让她成为台湾生物物理学界受瞩目的新星。林耿慧共勉:“诚实是伴随努力工作才能挣来的。——理查.费曼”
中央大学大气科学系副教授杨舒芝
1997年杨舒芝毕业于中央大学大气科学系;1999年于中央大气物理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2005年取得美国马里兰大学大气暨海洋系博士学位。她即使论文被退件,要求重做数据,也认为审查者的意见宝贵,依此改进。“就像打电动,关卡突破时,功力又往上提升一级。”这是杨舒芝面对研究的态度,也是如此,她才能创造出各种“幸运”的果实。杨舒芝共勉 :“了解自己,做自己。”
(责任编辑:苏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