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从古典美学发展而来,对于目前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汉宝德提醒,产业化、通俗化的结果,高雅文化也转变成庸俗的装饰文化了。
资深建筑师汉宝德对于美感有独到的见解。40年前,他刚从德国学习建筑返国,习惯了欧洲建筑的美感,一回到国内,感觉到台湾美感和先进国家有极大落差,“怎么会有这么丑陋的,很难忍受!”他开始利用各种场合,发表国民美感攸关国家竞争力的看法。
著书谈美感、担任博物馆馆长、出任台南艺术大学校长,几年下来,汉宝德被喻为是哲学家朱光潜之后,谈美感第二人。近日并受邀出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40年过去了,台湾的美感素养提升了吗?对文创产业又有什么影响呢?“台湾经济富裕,出国旅行机会多,国外的标准开始感染到我们,有进步,但是速度还不够,跟经济发展的程度仍存在着落差。”汉宝德跟我们分享他的观察。
汉宝德强调,美感跟工业品质是息息相关的,工业水准越高的国家,都是国民美感越高的国家,例如:德国、北欧、瑞士。“缺少美感素养的时候,你光要生产一个产品,都不可能达到那个标准。”汉宝德说,他自己在建筑界,很多人都感觉到台湾的房子普遍会漏水,施工品质其实跟美感标准有关。
相较于欧美从19世纪推行美感教育,从小学、中学教育中加入铅笔素描,练习观察细节,学习木工、工艺细致的手作,从中培养美感的标准,无形中,带动了细致的做工和美感的标准。
汉宝德说,在前工业社会,我们的民族有一定的美感水准,制作的陶瓷器的美感绝对是国际级水准。可惜的是,高雅精致的文化到后期慢慢消失,贵族文化转变成一种庸俗的装饰文化。到故宫去看,清朝以后的瓷器,跟宋朝的汝窑就是两回事了。
针对目前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汉宝德提醒,产业化就是追求大量化,追求大众喜欢的品质和品味,过分追求大众化,其实也就是通俗化了。这也是文创产业一般受文化界批评的地方。
汉宝德强调,美感是从古典美学发展下来的。看了美的事物,会令人感到愉快,这是一种天性,每个人都有天生的美感判断能力。早在“文创”这个辞汇和概念出现前,只要和生活有关的工业产品,如建筑、服饰、家具等,“美的东西就会贵一点”,美感本身就是一种附加价值。
汉宝德提醒,文化和文化产业是两回事,美感和美学品味的提升,也不必然为文创而存在,但有了美感素养,自然会垫高产业的价值。需留意的是,产业化、急功近利的结果,未必对美感素养的提升带来正面的影响。
--转载自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特刊《创意东方:古文化‧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