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失落的道卡斯文化 苗县牵田祭重现风华

人气: 15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月3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淑芬苗栗县31日电)苗栗县后龙沿海的“石沪”是道卡斯族早年的捕鱼遗迹。道卡斯族后因汉化,语言文化逐渐消失,族人近年来追根溯源,才重现失传50多年的“牵田祭”祭典。

平埔原住民道卡斯族每年举行“牵田祭”,台湾光复后停办,族人努力下于2002年起再现。县长刘政鸿连年穿着道卡斯传统服饰,热情地带着族人牵田、祭祖,跳传统舞蹈。刘政鸿说,连年支持举办“牵田祭”以保存文化,否则以后可能失传。

刘政鸿引入国际性大型艺文活动后,打响苗栗县知名度,并以观光旅游改造农业县,被称为“五星级县长”。但很多人不知道,刘政鸿就是平埔族后龙新港地区道卡斯族的后代。


道卡斯族因汉化使文化逐渐流失,传统牵田祭典被遗忘50多年,近年才恢复举办,苗栗县长刘政鸿(前左)穿平埔族服饰,带着族人再跳起老祖宗的舞蹈。中央社记者陈淑芬摄

台湾平埔原住民道卡斯族分布于新竹、苗栗及台中一带约有15个聚落,其中,新港社等9个聚落分布于现今苗栗县地区。

苗栗县后龙重要观光景点“石沪”,是清朝平埔原住民道卡斯族人利用潮汐变化捕鱼的智慧遗迹,全盛时期曾多达28座,经转卖让渡给汉人经营;道卡斯族留下的智慧足迹依然清晰,但语言、文化却因汉化,仅存凤毛麟角。

今年40岁的新民社区发展协会总干事刘俊男说,道卡斯族人早期因怕被取笑,不愿透露原住民身份,“小时候,我常笑原住民是‘番仔’,直到近几年,有学者到村落做研究,我才知道,原来自己才是‘番仔’”。

“老人逐渐凋零后,新一代的年轻人对道卡斯文化已渐脱节”刘俊男说,他因参与举办“牵田祭”活动,才了解族人祭典文化,对于失传的语言文化,他感慨地表示,“是件令人遗憾的事”。

年轻一代想追根溯源,然而社区里老人却逐渐凋零。74岁的族人马金祥接受采访时笑着说,“很久没说道卡斯语,已经不太会说,只会简单几句话”道卡斯语“‘酒’是‘ㄍㄚ ㄍㄠˇ’、‘饭’是‘ㄎㄚ ㄨㄢˋ’”,但他的闽南语却讲得十分流利;近年在祭典中跳牵田祭舞蹈、68岁的阿嬷也说,她只会讲简单的道卡斯生活用语。

新新人类对于道卡斯血统有着全新的诠释,23岁的刘婉玲及22岁担任护士的妹妹刘雨虹,都觉得具有道卡斯族的血统“很酷”。

刘婉玲说,“爸爸担任祭典旗手,妈妈苦练牵田祭舞蹈,姐妹担任小公主”全家人努力参与即将失传的道卡斯族文化,让她们与有荣焉。

研究道卡斯族文化长达20年的前台湾平埔族协会理事刘增荣表示,道卡斯血统族人散居各聚落,因受汉化影响文化逐渐流失,目前人口约3万多人,苗栗后龙镇的新港社是大型聚落,因早期沿袭不对外通婚的族规,族人口较为集中,约有2000多人。

新港社的道卡斯族以传统狩猎、渔牧及耕种为生,每年农历7月15日及8月15日举行传统丰年祭典“牵田祭”及祭祖,分别称为做“旗头”与做“旗尾”,关闭聚落城门,不准外人进入,家家户户早晚祭天、祭祖,族人牵手跳舞饮酒作乐,有时从“旗头”祭拜到“旗尾”,长达1个月。

刘增荣表示,道卡斯族“牵田祭”习俗每年举行,但台湾光复后,因经济不佳及地方领袖不热衷而停办,直到近来族人溯源,睽违50多年的“牵田祭”、“达麻赛跑”及“扮番”等传统文化,经过耆老汇整与地方人士积极探访,2002年重现后再度唤起族人回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