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書摘:死亡恐懼不是替身

文╱歐文‧亞隆
【字號】    
   標籤: tags:

心理治療師常誤以為,赤裸裸的死亡焦慮不是針對死亡而來,而是掩蓋其他問題的幌子。珍妮佛的情況就是一例。

五歲發生死亡恐慌

這位29歲的房地產經理人,從小到大常常在夜裡遭受到死亡恐慌的襲擊,但是先前的治療師們卻不認為她的問題就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樣。珍妮佛常在半夜驚醒,怕自己就要消亡而嚇得冒冷汗、睜大眼、渾身發抖。她想像自己消失了,墜入永恆的黑暗裡,被世人所遺忘。她告訴自己,倘若世事終將毀滅殆盡,那麼一切都無關緊要了。

這些想法從小折磨著她。她清楚記得5歲時頭一次發生這種恐慌的情形。她衝進爸媽的臥房,很怕自己就快死掉而全身顫抖,媽媽不斷安慰她,有兩段話她始終不曾忘記:「妳眼前還有很長的人生要走,沒道理這麼小就煩惱這件事。」「當妳老到快死的時候,妳要不然是覺得死亡沒什麼,要不然就是有病在身,妳會想快快解脫。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那時候妳都不會討厭死亡。」

珍妮佛倚靠母親這番安慰的話長大,自己也另外想出一些對策來緩和這恐慌。她提醒自己,自己可以選擇要不要想到死亡這回事,或試著去回想記憶中一些美好的事:和童年好友開懷大笑、和先生爬洛磯山脈時看到片片白雲投映在鏡子般的湖面上、親吻孩子們陽光般燦爛的臉龐時的欣喜。

探究可能遭父親性侵

然而,對死亡的憂慮持續折磨著她,奪走她生活中的諸多快樂。她與幾位治療師晤談過,都沒什麼幫助。種種藥物雖然降低了恐慌的強度,但發作的次數卻未曾稍減。她的治療師從未針對死亡恐懼進行治療,因為他們認定死亡焦慮是另一種焦慮的替身。我決意不重蹈前幾任治療師的覆轍。我相信他們是被珍妮佛5歲起便反覆出現的夢耍得團團轉:

我們全家都在廚房。餐桌上有個裝滿蚯蚓的碗,爸爸逼我從中抓一把,用手擠捏,然後把從蚯蚓身上擠出的奶汁喝掉。

在和她會談的每個治療師眼裡,從蚯蚓擠出奶汁的意象,可以被理解為陰莖和精液的象徵,於是治療師個個探究起她遭受父親性侵的可能性。我起初也這麼認為,不過當我聽到珍妮佛說,往這方向探究不免讓治療走入歧途時,便馬上摒棄了這個想法。雖然她父親性子凶暴,會對孩子破口大罵,但她和兄姐們都想不起有遭受性侵的任何情事。

精神分析避開死亡議題

先前的治療師沒有一個探究過,她那無所不在的死亡焦慮的嚴重程度和含意。這個尋常的錯誤有個可敬的傳統,其根源可溯自心理治療的頭一本出版品:佛洛伊德和布魯爾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細讀那本書可發現,佛洛伊德的那些病患,生活中無不瀰漫著死亡恐懼。若不是他後來發表了許多著作,闡述精神官能症的源頭,是潛意識裡各種原始本能驅力之間相互衝突這假設,否則他沒去探究死亡恐懼將令人費解。

死亡在精神官能症的起因中毫無立足之地,佛洛伊德寫道,因為潛意識裡沒有它的表徵。他給出兩個理由:一是,人沒有關乎死亡的個人經驗;其二是,想像一種不存在的狀態對人來說並非不可能。

儘管佛洛伊德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餘波盪漾期間,寫下的〈對戰時及死亡的思考:人面對死亡的態度〉短文集中,尖酸而睿智地論及死亡,但是他把死亡排除在正統的精神分析理論之外的「去死亡化」取向,如里夫頓(Robert Jay Lifton)所形容的,深深影響了數代以降的治療師,使得他們將目光從死亡上移開,轉至其所認為的死亡於潛意識裡的表徵,特別是遺棄和閹割。

的確,有人會反駁說,精神分析著眼於過去事件的影響,不僅難以放眼未來,更是避開了死亡議題。

摘自《凝視太陽》心靈工坊 提供◇(//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畫中的美女,個個表情肅穆,眉頭深鎖,牟益捨棄鮮豔色彩,選用白描水墨增添惆悵氣氛,你感受到了嗎?
  • 在生命的終站,也是作者回顧人生的起點,這是本書原文書名《沒有終點的人生》之由來。藉由父子的深入對談,我看到生生不息的輪替與綿延不斷的傳承。這股生命力,不會因時間流逝與形體消失而削減。「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盡」這句話,也巧合地在此相互印證。
  • 今天風和日麗,我們坐在槭樹下的沙發上,周遭有兩隻鴨子呱呱叫。牠們是院子裡的新客,正小心翼翼地在庭院裡偵察地形。這段日子以來,小貓成長茁壯,而為了證明自己的強壯,牠滿場追著小鴨跑。但我們在庭院聊天的聲音給牠們一種安全感,所以鴨子還是往我們身邊靠。
  • 觸電般頭髮、睿智的目光和E=mc2方程式,是他的註冊商標,科學奇葩20世紀的物理大師——愛因斯坦,由於私人珍貴檔案文獻解密公開,以及多位學者參與評閱修正,得以一窺最趨近真實生活面的偉人傳記。一般偉人傳記大都述說其豐功偉業和光鮮亮麗的生活情景,這本書雖為傳記,實為近代物理史。
  • 愛因斯坦的思考實驗像拋進量子力學大殿堂的手榴彈,沒能對宏偉建築產生太大損害。事實上,這些思考實驗幫忙試煉量子力學,讓人更瞭解它的意義。
  • 生命閃耀令人讚歎的光彩時,總是發生在智慧解開困惑的當下。智慧是超越成見、包容異類和洞察妙理的能力,而困惑是心靈陷入昏昧漩渦時的感受,論其原因,有時候是事物的道理十分曲折幽微,有時候卻是自己內心設下莫名的偏差認定,以致於面對真相依舊大惑不解,甚至刻意抹煞它的存在。
  • 我要告訴你,自認不適合為人父的我,何以開始質疑自己對養兒育女所抱持的根深柢固的想法。如果我說我是在加勒比海開始重新思考這件事,想必你也不會感到意外,因為那是我轉入新生物學的啟蒙地。事實上,我的省思還是一次不幸的摩托車意外事件引發的。
  • 《不登校:無校可歸的孩子》作者是兩位成長時期拒絕上學(本書稱為「不登校」)的日本人,他們在成人後寫出孩童時代拒學的心情、在家的過程及對學校教育的看法,其生命的歷程與誠實的反思值得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參考。
  • 但是,「選擇」理論還有一個重要的優點,那就是容易讓去上學及曾經去上學的人們來接受不登校一事。靠著使用「選擇」這個名詞變成擁有不否定學校,但是可以有不登校的權利。能夠認同「學校錯了」這樣過於激烈想法的人很少,但是若是說「因為我和學校不合,所以請讓我選擇另外一條道路」的話,大家就容易以「也可以啦!」的做認同。
  • 第一眼看到這本書及書中的七章目錄標題,就不想閱讀。不只是我,恐怕大部分從事安寧療護,實際在第一線照顧臨終病人,且受過較完整訓練的醫療專業人員,也都不想讀此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