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銀釭詩約:落第生之歌

文/紫真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科舉時代,放榜之後,可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落榜者的悔恨、悲痛、空虛、失望,交織成一片茫然。

最早的一首描寫落第生心情的詩,要算是盛唐詩人常建(708?→765?)所作的「落第長安」

常建是開元十五年(727)的進士,算起來,他當時應該是二十歲。顯然的,他在進士及第之前,曾經有過名落孫山的紀錄。

家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
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

【故鄉別來無恙,而我卻依然寄身長安。(「秦」是長安的別名。)在太平盛世,無法踏入仕途,我感到羞恥。(「明時」是指太平盛世。)如今落榜,想回去故里,又怕被黃鶯與花兒嘲笑。且讓我在長安,再停留一個春天吧!】

唐代中期的詩人李廓,也寫了一首「落第」。李廓是元和十三年(818)的進士。這首詩是未中進士前所作的。

榜前潛制淚,眾裡自嫌身。氣味如中酒,情懷似別人。
煖風張樂席,晴日看花塵。盡是添愁處,深居乞過春。

【(榜就是發表錄取名單的揭示板。)在榜前,偷偷的抑制著眼淚;在人群中,自己嫌惡自己不如人。那種感受就像喝醉了酒一般,恍恍惚惚;心懷渺茫虛空,好似已非己身所有。及第者,在溫暖的和風中,大張筵席盡情歡樂;在晴天裡,欣賞著無邊的花海。不論走到哪裡,都會加添我的愁緒,我只好關上門,深居簡出,期求春天趕快過去。】

中唐詩人孟郊(751→814),在貞元十二年(796),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他有無數次落榜的經驗。在第二次落榜時,他寫了一首〈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夢短不到家。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
【一個晚上,驚起了九次;午夜夢回,百感交集,哪能不令人噓唏長嘆?我本來寄望能在夢中回到故鄉,可惜夢都太短,還未到家,已然驚醒。我已經兩次漫步在長安的大街上,而如今依然也只能夠以淚眼,無奈的面對繁花。】

到了四十六歲,孟郊終於金榜題名,他高興極了,寫了一首〈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以往未曾及第時,日子過得窩窩囊囊的,哪有什麼足以自誇的事?而今朝金榜題名,不盡的意氣風發,思潮無際。在春風裡,得意的加快了馬兒奔馳的速度,一日之間,我看盡了長安各處的繁花美景。】

這首詩也因為給後人留下了「春風得意」與「走馬看花」的兩個成語而更為人們熟知。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一年春天。這時候的長安,正春風輕拂,春花盛開。城東南的曲江、杏園一帶春意更濃,新進士在這裡宴集同年。可知所寫春風駘蕩、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唐朝懷才不遇的詩人高適,在760年代,某年的人日,於落魄的旅次,寫了一首七言古詩給杜甫,詩題是「人日寄杜二拾遺」,其中有兩句,非常著名: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 上元又叫元宵。這一天處處張燈結彩,詩人則在晚上作詩歌詠。蘇軾也曾在元宵夜寫了一首七言絕句...

  •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 溪水清漣樹老蒼,行穿溪樹踏春陽。
    溪深樹密無人處,惟有幽花渡水香。
  • 唐詩有許多出色的思鄉之作。悠悠鄉思,常因特定的情景所觸發;又往往進一步發展成為悠悠歸夢。武元衡這首「春興」,就是春景、鄉思、歸夢三位一體的佳作。「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這是兩個出語平易自然,而想像卻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詩句。
  • 以前的朝廷小官,待遇微薄,宋詩常將箇中苦況表露出來。例如:陸游「假中,閉戶終日,偶得絕句」中「官身常欠讀書債,祿米不供沽酒資。」經常欠書店的債,又沒有酒錢。這即使是詩的誇張,想必與實情也相去不遠。
  • 中國的古典詩,喜歡論述自然與人生,而拿自然的永恆,與人生的有限,來相互對比。在自然的嬗遞中,人的生命,也不斷的推移。詩人喜歡用自然的美,與自然的變,作為人生的比喻和象徵——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 繖幄垂垂馬踏沙,水長山遠路多花。
    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譁。
  • 雙鳧,借指地方官員或將要去地方任職的官員。典故出自《後漢書‧方術列傳上‧王喬傳》,王喬,東漢明帝時期河東郡人,曾任河南葉縣的縣令。他修出了功能,可以將赤舄(官員上朝穿的鞋子)變化成雙鳧,並在朔望日乘坐雙鳧去洛陽上朝,後來此事被皇帝及朝廷的官員發現了。或許是人世間不允許隨便在常人面前顯示仙術吧,王喬被天庭召回。
  • 「臘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除日》一詩描寫了唐朝時期,中國南方的過年景象,也讓我們了解了古代的過年習俗。過年送給親朋好友兩條魚,寓意「年年有餘」、「好事成雙」;「言是上冰魚」,用的是王祥「臥冰求鯉」的典故,言外之意,這是送給作者孝敬父母用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