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清漣樹老蒼,行穿溪樹踏春陽。
溪深樹密無人處,惟有幽花渡水香。
【溪水非常清澈,一陣微風吹起漣漪,樹木雖老,卻依然蒼翠。踏著春天的陽光,穿過溪水與老樹之間。在溪水深邃、樹蔭濃密,沒有人跡之處,只有飄浮在水面的落花,傳來陣陣的幽香。】
王安石這首詩,前三句都分別使用了「溪」、「樹」二字,但是嵌得極其精巧,令人讚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北宋慶曆二年進士。他非常推崇唐代詩人杜甫、韓愈,曾拜於歐陽脩門下。早年詩歌作品,並不特別突出,到了晚年,所做的詩詞,意境都很高遠。<--ads-->
熙寧三年(1070),王安石五十歲,任宰相,直至熙寧九年(1076)。掌政期間,改革法制,是為「熙寧變法」。神宗駕崩,哲宗繼位,由英宗的皇后高氏攝政。舊法的集團重新掌權,任司馬光為宰相。自此,新法逐漸廢止。
王安石集政治、文章、詩、哲學於一身,雖然變法沒有成功,也稱得上是少見的才子。晚年隱居在江寧的鍾山。
宋代是茶道鼎盛時期,當時的文人士大夫大多是品茗行家。宋神宗年代,王安石任宰相,蘇東坡被貶官去黃州。據傳王安石患有痰火之症。雖然服藥,難以除根。必得陽羨茶,方可治,但須用瞿塘中峽水。所以拜託蘇東坡路過瞿塘時,替他取一甕瞿塘峽水。
一年之後,蘇東坡送夫人回鄉後,從夔州出發經黃州,準備回京,途經瞿塘三峽。當時的瞿塘三峽是指西陵峽,巫峽和歸峽。西陵峽為上峽,巫峽為中峽,歸峽為下峽。蘇東坡坐船順流而下,可謂一瀉千里,兩岸風光秀麗,蘇東坡文興大起,欲作一篇《三峽賦》,在冥思苦想之際,不覺睡去,及至醒來時,船已過中峽到下峽了,東坡急忙吩咐水手撥轉船頭,想要回去取中峽之水。水手稟道:「三峽相連,水如瀑布,船如箭發。若回船便是逆水,日行數里,用力甚難。」東坡無奈,只好取下峽之水滿滿的汲了一甕,預備帶給王安石。
到得京城,拜見王宰相,呈上三峽之水。王安石立即命小童煮水烹茶,當火候已到,立刻將陽羨茶放入茶碗中泡開,過了好一會兒,碗中方顯茶色。王安石便問蘇東坡:「這水是從哪裏取的。」蘇東坡答道:「從巫峽。」王安石說:「那麼是中峽的水了。」東坡道:「正是。」王安石笑著說:「你又在欺瞞老夫了,此乃下峽之水。」 東坡大驚道:「當地人說『三峽相連,一般樣水。』這確實是下峽之水,不知您何以知曉?」
王安石回答道:「讀書人不可輕舉妄動,須是細心察理。這瞿塘水性,出於《水經補注》。上峽水性太急,下峽太緩。惟中峽緩急相半。太醫院的明醫,知道我得的是中脘變症,故用中峽水引經。此水烹陽羨茶,上峽味濃,下峽味淡,中峽濃淡之間。今見茶色半晌方見,故知是下峽。」東坡聽罷,心悅誠服,急忙離席謝罪。
以上分享的「王安石驗三峽水」是出自明朝小說《警世通言》的一小段故事。@*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