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優鍔宗兄(同姓高,故尊稱宗兄)「大師徒負虛名 秋雨泣對殘碑」一文,感觸甚多。
或許有人會奇怪,像這種評析作品的文章,完全針對文字,又不言情論性,有什麼好感觸的?
就文章言,余秋雨所寫的這篇碑文並不精采,之所以會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是受人所託,不得不寫,由於心中沒有感動,所以寫出來的文章沒辦法感動人,因此內容空洞,多是些文字的堆砌。
余秋雨的這種不得不寫的情境,對於常常寫作的人應該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之前,筆者就說過,作家們在截稿的期限之下,經常會「硬擠出」一篇文章來,以交差了事,這樣的文章當然不會精采。
除了硬擠的難處之外,還有,有時候會突然來了一絲感動或是靈感,就寫了下來,隨後卻又接續不上,於是成了有頭無尾,一直未能完稿的斷簡殘篇。這樣的沒有成篇的文章,大概所有的作家都有一大堆,有些人的數量甚至超過他自己已經完成的稿件。
這些未完的稿件,像是一罐一罐泡在藥水裡頭的嬰兒胎盤,擺明了是在對自己江郎才盡的一種諷刺,即使是這樣,卻仍然捨不得丟掉,電腦鍵盤上那「刪除」的按鍵就是按不下去,總覺得「或許」將來還有起死回生的一天。這也是作家們的一個通病。
此外,每個人寫文章也都有自己的特長,善於寫愛情的未必能寫好武俠,善於寫食譜的未必能寫好詩詞,所以一個作家並不是每一類型的文章都能寫得好。
就像是筆者,雖然喜歡那種「寫多樣性文章的快感」,但是,也自知在寫作的時候,經常也會「為賦新詩強說愁」,在沒有感動,甚至沒有感覺的情況之下,只是下意識的在做文字堆砌的工作。
寫作要有心思之外還要有心情,又要有靈感,也要有能夠表達出來的文字能力,所以真正的好作品,很難就這樣飛騰而來,往往是經過一段人生的歷程、一種心思的追逐、一股心靈的衝動、一場文字的征戰,磨合而來。
即使在經過反反覆覆的思考、修改才定稿的文章,經常在送出之後才又想到可以修剪增添的字句或段落。
所以筆者在報章、網路上刊出的文章和自存的底稿往往會有所不同。
寫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寫出好文章是一件更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一個作家的文章無法篇篇精采,是一個必然,也是作家們共有的慨嘆。
這是也是筆者之所以對優鍔宗兄的文章有所感觸的由來。
其實,像優鍔宗兄這種評析作品的文章,對於作者和讀者都很有助益,因為從評析中可以讓人了解到什麼是一篇好文章,什麼是一篇不好的文章,從而可以對文義、對筆法、對文字的運用,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
事實上,筆者也很喜歡拿別人的作品來評論一番,因為筆者認為藉著別人當階梯,是一個能夠讓自己的寫作能力精進的好方法,所以筆者不但修改字句,也在旁邊寫下評論,如果有人看到筆者對報上文章所下的注解、評語,也許會大吃一驚,因為不少的評註較諸優鍔宗兄更加的嚴厲與苛刻,哈,不過這是筆者的私房菜,我自己所做的功課,除了我自己之外,別人是看不到的。
也因為有了這種感悟,所以相對的別人對筆者文章所下的評論,筆者也很看得開。
因此,要是筆者的文章,被別人打上個大叉叉,連評語都懶得下,筆者也不會特別難過,因為「文章無法篇篇精采」,還是得持續的、努力的學習改進,才能讓自己繼續成長,才能讓自己越來越精采,也才能讓讀者越來越喜歡。
高達宏政論集 //www.nownews.com/project/0007/688_1.htm
高達宏詩文集 //www.dajiyuan.com/b5/nf4761.htm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