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李白詩歌賞析:〈哭晁卿衡〉

與遣唐使的異國友誼
文/楊紀代
font print 人氣: 353
【字號】    
   標籤: tags: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呂。唐開元五年(西元717),隨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團來中國求學。學成後留在唐朝廷內作官,歷任左補闕、左散騎常侍、鎮南都護等職。與當時著名詩人李白、王維、儲光羲、劉長卿、包佶、趙驊等友誼深厚,曾有詩篇唱和。

天寶十二載,晁衡五十六歲,以唐朝使者身分,隨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團乘船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風,不幸溺斃。李白知道了死訊之後,非常悲痛,寫下這首〈哭晁卿衡〉。很顯然的,阿倍仲麻呂在唐朝與日本的學術交流上,是一個重要人物。又有傳言,此次海上遇難,晁衡未被溺死,他隨風飄至海南,輾轉回到長安,繼續仕唐,於大歷五年卒於長安。說法莫衷一是,他的生死倒成了個傳奇。「卿」是衛尉寺卿,唐時官名。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想起我的日本摯友晁衡,與我們作別之後,就離開了長安,乘著船,如一片樹葉兒般的飄泊遠航。(帝都,即唐京都長安。蓬壺,即傳說中的蓬萊仙島,此處泛指海外三神山。)】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他高尚的品德如同皓潔的明月,就這樣沉淪於大海之中,層層的白色愁雲,籠罩著海上的蒼梧山,沉痛的哀悼他的仙去。(蒼梧,指郁洲山。據《一統志》,郁洲山在淮安府海州朐山東北海中。)】

詩忌淺而顯。李白在這首詩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極度悲痛的感情,用優美的比喻和深邃的聯想,表達得含蓄、豐富而又不落俗套,體現了非凡的藝術才華。李白的詩歌素有清新自然、浪漫飄逸的特色,在這首短詩中,我們也能品味到他所特有的風格。雖是悼詩,卻是寄哀情於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顯得自然而又瀟灑、寄興而又貼切。清麗幽婉讓人回味無窮。

Across the fields of  Heaven
Casting my gaze I wonder
Whether over the hills of Mikasa also
That is by Kasuga
The moon has risen

這是日本詩人阿倍仲麻呂以「明月」為題所寫的詩,英譯者是英國學者亞瑟威利。據亞瑟威利所說,這首詩最初是用中文寫的,後來被譯成日文,他再由日文譯成英文。直到今天為止,文獻上仍保有阿倍仲麻呂的兩首中文詩。可惜的是我們無法得知那首英譯的中文詩,原來是怎麼寫的。

李白與晁衡的異國友誼,不僅是盛唐文壇的佳話,也是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交往歷史的美好一頁。@*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床前皎潔的月光灑落,朦朧中我還以為是地上的霜,可抬頭一望,原來是明月在看著我呢,低下頭來發覺孤身一人,令人不禁遙念起遠在他方的故鄉。
  • 很高興又到了我們相聚的時間了,在這一季新的「天韻舞春風」裡,我們要和大家一起欣賞美麗的「唐詩」,以及歷史上一些有趣的名人軼事。除了可以怡情養性之外,還可跟著千變萬化的詩文,遨遊在無邊的風景當中,遠離緊張、繁忙的生活,開闢另一個寧靜悠遠的世界。
  • 本詩短短數語間,就將時、空、情感三者合而為一:既描述了好友辭別遠行的來龍去脈;又輕快的帶領讀者乘長江飛奔而去,萬里風光盡收眼底。
  • 詩仙李白,在中國是家喻户曉的人物。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生於唐武后大足元年,死於肅宗寶應元年,年六十二。李白自幼博學而才氣縱橫,杜甫稱他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而詩人賀知章讀到他的詩後,讚嘆他是天上下凡的「謫仙人」。
  •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 將竹馬寫在詩中,最早的作品可能就是李白(西元701→762年)的樂府〈長干行〉。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典故,就是出自這首詩中的名句「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 按唐玄宗追求邊功,自天寶改元以後,連年和吐蕃、突厥、回紇、奚、契丹等進行戰爭,特別是天寶八載(西元749)哥舒翰攻取吐蕃所據石堡城(今青海西寧市西南),唐兵戰死者數萬人;十載(西元751)因石堡依附吐蕃,派高仙芝率兵三萬人往討,石國又乞援於大食,仙芝軍與大食軍相遇於坦邏斯(今蘇俄奧里阿塔附近),大敗,士卒死亡殆盡。
  • 鶴長對鳧短比喻事物各有特點。典故出自《莊子‧外篇‧駢拇》:「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野鴨的腿雖短,給它接上一節就會帶來苦惱;鶴的腳雖長,截下一節就會帶來悲哀。
  • 「野鶴隨君子,寒松揖大夫。」這是李商隱在郊外散步時的真實場景。當一個人沒有機巧心術,心地純潔時,野鶴也願意與他在一起。杜牧「終年狎鷗鳥,來去且無機」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