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為有需要,而變得貧窮。從出生開始,我們必須吃,必須喝水,需要別人給我們關懷,給我們愛。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Abraham.H.Maslow)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一生,隨著成長會產生不同的需求,包括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到自尊、自我實現及最高層次的靈性需求共六個層面,都需要被滿足。
渴望關注的手指
一般來說,我們會認為沒有錢吃飯、沒有衣服穿、沒房子住的人是貧窮的,也會很自然的對他們提供物質上的救助。可是卻很少人願意承認自己在愛的層面是貧窮的,或是在自尊的認同上,沒有被滿足;但這兩個層面,卻是對個人內心的安定、對未來的信心及自我期許、對生命的熱愛影響甚鉅。
每天晚飯後,我們花兩到三個小時的時間,為兒童之家的孩子一邊做護理治療、縫補衣物;一邊聽他們說說今天學校的事,誰又調皮被修理,或是陪他演練一遍講稿,準備明天要上台朗誦。有一天,我檢視著一個孩子的手指,發現傷口很淺,呈現圓點狀,中間有疑似碳粉的黑痕。連著好幾個孩子都有相同的傷痕,我沉思了一會兒,問孩子傷口是怎麼來的,他說不知道。我注視著他們,然後默默的消毒、上藥。
隔天,這幾個孩子並沒有來排隊等候換藥,我也沒有照慣例追蹤,因為我跟他們一樣清楚,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平常孩子說謊,我必會給予嚴厲的指責,但這次責備的話我卻怎麼也說不出口。之前當我擁抱院童時,很明顯的可以感受到,他們因為不習慣所導致的僵硬及不自然,可是現在,他們卻為了得到多一點的關注,而不惜選擇傷害自己,讓我非常心疼。
給心靈愛的力量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曾經為了得到父母多一點的認同或讚美,而努力的考好成績,或刻意表現得乖巧聽話。但在兒童之家這樣近五十個孩子競爭的大環境之下,通常只有最乖及最壞的孩子會得到多一點的注意。然而本質上所有的孩子對愛及歸屬感的需求,卻是同樣的強烈,年幼的孩子比較能自然地撒嬌、接受撫觸;年長的孩子則因為長期的壓抑,不但較不懂得表達,也因為長期的需求未曾滿足,而有一些偏差行為的表現。
我以沉默及嚴肅的表情,讓孩子了解,我雖然接受了他們的行為,但卻不鼓勵也無法認同。我開始花更多的時間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當有正向的行為表現時,馬上給予讚美及鼓勵;同時,雖然沒有言語上的承諾,但卻以實際的行動證明,當他有需要的時候,我會一直都在。漸漸地,孩子知道,不需要在人群中特立獨行、搗蛋使壞,只要盡好自己的本分,也可以得到相同的關注。而因為分離焦慮而導致的負面情緒及過度的依附,也在信任及安全感的增加中逐漸放鬆。
面對人性的醜陋
兒童之家的一個工作人員建議我,孩子抱怨小病痛時不要管他,可以節省我治療的時間。我告訴他:護理,不是只有照護傷口,同時也要照護他的心,這不是理論,是所有醫療者對同類最基本的尊重。也許在執行的過程會受限於現實環境的影響而打折扣,但是我只要求自己是否已盡全力。
我們看到災變帶走了他們的家園、親人,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他們也許會顯得貪婪,也許會不擇手段地想要抓住一切。常常,在這個過程中,我會直接面對人性醜陋的一面。我們該如何自處,協助他們自立並重拾對生命的熱忱及對未來的希望,是一道很困難的功課。我希望我能更勇敢,不輕言放棄。
摘自《雨季後的彩虹》 法鼓文化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