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31個孩子,31個機會》序

一個血淚與歡笑交織的 真實故事

文/吉米.崔利斯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當我撰寫本文時,美國西部某州的州長正在發表就職演說,指出該州有許多不適任的老師和學生。但是他說,別擔心,說他和他的內閣保證讓他們負起責任。問題是,該州擁有全美最多的老師與學生人數,閱讀測驗的分數卻是全國最低,學校和圖書館支援評等也是最低,然而他的演說裡完全沒有提到。或許他認為,提高威脅會比增加書本效果更彰。

有一回我和鄰居在晚餐後的聊天裡,談到了這位州長的演說。我的鄰居在美國東北的一所學校擔任校長第一年,她的農村與城郊學生參加新學生能力測驗,分數在全州名列前茅。所以三週前,州立教育委員會決定督察他們學校。

我的鄰居告訴我,教委會主席乘著一輛高級豪華禮車來到學校,對師生給他的熱烈歡迎無動於衷。他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自以為是拿破崙再世般地巡視他們學校中、小學各班級,完全不跟任何人目光接觸,高傲地批評孩子們的拼字和筆跡。結果,《都會報》派來的隨行攝影記者隔天的評論是:「這次參訪是我從事這份工作以來最粗魯、無禮的一次。」

也許有人會對這本書──《31個孩子,31個機會》有所質疑。如果讀者有空讀完它,或許會感到驚駭,就像現代教室的多數評論家一樣。但是首先,愛詩美夫人那間留有子彈孔的教室,跟這些評論家或教育官員自己求學時的教育環境迥然不同。校園改變、學生改變、家長改變,學校行政單位也都改變了,然而,老師和測驗分數不應該改變。

我懷疑,如果這位萬能的州長和教委會主席身歷愛詩美的處境,會怎麼處理這些挑戰:

當吐溫娜提的媽媽坦言,已經六個月沒有用皮帶抽打頑皮的吐溫娜提,但是下定決心當晚一定要痛揍她一頓;

當愛詩美必須自掏腰包購書,以便在班上設立圖書館,讓孩子們能有教科書以外的選擇,但是同時又必須提防孩子們偷書,尤其是那些連一本書都沒有的孩子們。

當舉辦校外教學時,遭到幫派威脅圍攻,而校長卻躲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袖手旁觀。

當校長告訴她,教育黑人小孩跟教育白人小孩不一樣。

當五年級班上的孩子帶了一個兩歲的弟弟來上學,家裡只剩因暴力被拘捕的父親,沒有人可以照顧這個幼兒。

《31個孩子,31個機會》這本書不是寫給單純無知、畏縮軟弱的人,或重生的理想主義者,也不是一本教學指引,而是一本充滿血淚與歡笑的真實記錄──一位芝加哥小學老師教導三十一個五年級生的感人故事。

由於這是一本個人日記,因此並沒有因為出版的緣故,而美化情緒性的內容。作者把最真實赤裸的一面呈現給讀者,有光明也有黑暗。作者坦承,在教室裡,不需幾分鐘,她可以從慈愛的母親變成吃人的怪獸。然而,即使是儼然變成怪獸,愛詩美吞噬孩子的方式仍然別具一格:機智、威脅、音樂、詩文、噘嘴、讚美,以及永遠不變的──每日例行的文學浸淫。

在這本談論教育的書中,最清新、獨特之處是,作者並不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四十年資深專業小學教育家,而是一位急進、活潑、既天真又世故、善於同理兒童、時而欠缺理性的年輕新老師,但是她從來不會落後時代潮流。

有些人主張,唯有回到過去強記死背的學習方式,才能達到今日社會冀望的測驗成績。那麼,像愛詩美這樣大膽挑戰制式課程,最後,當愛詩美的三十一個子弟兵參加「愛荷華基礎技能標準化測驗」,成績如何呢?她的電子測驗遊戲、棉花糖球城堡、泡泡節、包壽司……這些教學活動的成效又是如何呢?這就必須靠身為讀者的您自己去判斷、思考了。最後,請求上帝、所有的州長和學校董事委員會主席們,請你們也一起評判、思考吧!◇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普天下的父母都有一個願望,「孩子,你要比我更強!」 當才藝教育、學校教育都不能滿足父母的當下,理財教育興起。《理財教育越早越好》值得父母重視。
  • 對於零用錢,孩子和父母會有截然不同的回答,孩子嚷著「多多益善」,父母則認為「過猶不及」。父母常常為了究竟要給多少而苦惱,最後往往只能根據年齡、年級、孩子管理金錢的能力給零用錢。


  • 這本書的作者柯林.坎貝爾,在骨子裡其實仍是個來自維吉尼亞州北部的農場男孩。我們在一起時,總免不了會分享各自的農場故事,從施灑糞肥、開牽引機到放牧牛群,我們之間永遠有說不完的農場經。
  • 我的小兒子湯姆十三歲的時候,我們家已經漸漸改吃植物性食品。某一個星期天早上,湯姆從好友家過夜回來,他跟我們說了一個故事,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 我所知道的大部分安親班,都是讓孩子寫寫功課、再寫評量,積極一點的安親班甚至會千方百計拿到學校的試卷,讓孩子先寫,一再重複寫過這些評量試卷的孩子,回到課堂上考試,一看到一樣或類似的試題,連想都不必想,很快的就可以把答案直接填上,考出來的成績也都不差。
  • 我自己當媽媽後的現在,台灣環境變得很複雜了。雖然日子過得比較好,一切都科技了、效率了。其實,也就是更單一、更無聊了。
  • 生命是一連串失落的考驗,失業、失婚、失去親人、失去健康。看似失去外在事物,其實是失去自我身、心、靈的某一部分。在復原的路上,承認失落,尋找意義;重整新自我,重建新關係,完成悲傷的任務,將不難發現,Less is more!
  • 【編按】人在世間之所以不安,就是怕失去。對一個人而言,最難面對的失去是生命的喪失,

    自己的或親友的。在人生路上,不論是你、我、他,不論是認識的、

    不認識的,大家同船共渡。長期從事安寧療護的蘇絢慧在

    《生命河流》一書中,與大家分享如何走向這個人生豐收的時刻

  • 閱讀保羅.霍肯的新書《看不見的力量》,從最後第八章〈重建世界〉一路往回讀到名為〈來自群眾的禮物〉的序言,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方式。
  • 1960年代,拉夫拉克爵士(Sir James Lovelock)開始檢驗地球做為單一生命體的可能性,他後來命名的「蓋亞假說」(Gaia hypothesis)大大影響了生態學。這種假說宣稱地球會創造適合生命的條件,展現自我組織和自我管制的質素,類似於活的有機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