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貞觀政要》書中,唐太宗與魏徵之間的政論對答記載最多,而且魏徵的幾篇奏疏亦被歷代的文史學家所稱道。因此,本文先簡單介紹一下魏徵。
魏徵(西元580-643年),字玄成,鉅鹿曲城(今河北晉州)人,自幼喪失父母,家境貧寒,喜愛讀書,涉獵甚廣,曾出家當過道士。隋朝末年,武陽(今河北大名縣東北)郡丞元寶藏舉兵歸降李密,召魏徵掌管書記一職。唐高祖武德元年(西元618年),李密失敗後,魏徵隨其入關降唐,但久未被錄用。次年,魏徵自請安撫山東,詔准後,被授秘書丞。魏徵乘驛馬馳至黎陽(今河南浚縣),勸李密的黎陽守將徐世勣歸降唐朝。不久,竇建德攻佔黎陽,魏徵被俘。竇建德失敗後,魏徵回到長安,被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召為太子洗馬(侍從官)。
玄武門事變以後,唐太宗李世民由於早就聽說魏徵的膽識和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並經常召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太宗皇帝曾撫慰魏徵說:「你所舉諫的事情前後二百多件,都很符合我的心意,要不是你有一片報國之心,怎麼能做到這樣呢。」貞觀三年,魏徵被升為秘書監。貞觀七年,魏徵代替王珪擔任侍中,後封為鄭國公。
貞觀十二年,因為皇孫誕生,太宗大宴群臣。太宗很高興的對群臣說:「貞觀以前,跟隨我平定天下,歷盡艱險的,以房玄齡的功勞最大,沒有人比得上。貞觀以後,全心全意,竭盡忠誠,輔佐朝政,使我能成就今日的功業,被天下人所稱頌的,就只有魏徵一個人了。古代的名臣,怎能超過他們呢!」於是,太宗親手解下身上的佩刀,分別賜給魏徵和房玄齡。
貞觀十七年,魏徵被任命為太子太師,仍然主持門下省事務。同年,魏徵得了急病;由於魏徵住的宅院內原來沒有正堂屋,太宗當時本打算建造一個小宮殿,於是就下令停建小宮殿,用這些建築材料為魏徵蓋正堂屋,五天就竣工了。太宗還賜給魏徵布被和素色的褥子,以順應他樸素的生活習慣。過了幾天,魏徵就去世了。太宗親自到魏徵靈堂慟哭,追封他為司空,謚號「文貞」。太宗還親自為魏徵撰寫碑文,並親筆書寫在石碑上。
貞觀十一年,特進魏徵向唐太宗上書說:
依臣看來,自古以來不論是承受天命取得天下的開國君主,還是繼承帝位恪守先帝法令的國君,他們駕馭英才,在治理國家的時候,都希望自己的美德能與天地比配,自己的賢明能與日月爭輝;他們希望自己的子孫昌盛,百代不衰;帝位能長久傳下去。然而,能夠善終的很少;而失敗、滅亡的事例卻一個又一個,這是什麼原因呢?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遵循當國君的原則。隋朝滅亡的教訓不遠,可以作為借鑒。
以前的隋朝,統一天下,兵強馬壯,三十多年來,聲勢遠播萬里,威震四方。有朝一日覆亡後,一切全為他人所有。那個隋煬帝難道不願意天下安定,國運久長,而故意要施行夏桀那樣的暴政,自取滅亡嗎?他是倚仗當時國家的富強,不考慮後患;驅使天下百姓順從他的奢欲,收羅天下的金銀財寶來供自己揮霍,徵選全國的美女,貪求遠方的奇珍異寶。宮殿花園一定要裝飾華麗,樓台亭榭一定要高大宏偉。隨意征發徭役,戰事無休無止。隋煬帝外表威嚴持重,內心卻狠毒猜忌,奸佞小人肯定能從中得到好處,而忠心正直的人卻難保性命。上下相互蒙蔽,君臣之間日漸疏遠,民不聊生,國家四分五裂。其結果是堂堂的一國之君,卻死於普通人手中,子孫後代亦被殺絕,被天下人恥笑,這難道不是令人痛心的教訓嗎!
有德才的人能順應時機,拯救國民於危難之時,將傾覆的國家秩序從新歸正,讓國民從新重視禮義廉恥這四條立國之本。這樣,使遠近的老百姓都安居樂業,不用一年時間就能達到。甚至是廢除各種刑罰,以德化民,也不用百年時間。如今,宮殿閣觀,樓台亭榭,都已經擁有了;奇珍異寶,也都收藏了;宮中的美女,全部都侍奉在君王身邊;天底下的人,都是君王的臣子和奴婢。如果君臣們能借鑒隋朝滅亡的原因,珍惜大唐創世之艱難,時常保持謹慎,即使是受到他人的稱讚,也不要沾沾自喜。從商紂王在鹿台自焚而死、阿房宮寬廣的宮殿群被燒燬的事件中汲取教訓;居住在宏偉的宮殿時能有危機感,而居住在簡陋的宮室裡能安之若素,那麼就能夠與天地神靈溝通,使國家達到無為而治,這是以德治國的最好方法。
如果不毀掉既成的東西,仍然保持它舊有的面貌,免除一些勞民傷財的舉措,不急的事務再三精簡。即使簡陋的房屋與華麗的宮殿並存、玉石欄杆與土台階相間也不計較,使百姓心甘情願的效力,又不讓他們過於疲勞;經常想到自己居住的安逸,他人勞作的辛苦;讓普天下的百姓以是本朝的子民為榮,蒼生景仰君主教化的美德而順應各自善良的本性,這是以德治國的中等境界。
如果國君以聖王自居卻不思為善,做事情不慎重考慮後果,忘記了創業的艱難,認為有上天的旨意可以倚仗,忽視了勤儉節約,追求舖張和奢華,所有建築都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擴建,並從新裝飾宮殿亭榭。其它的事情也依此類推,不思自製和滿足,老百姓看不到君主的美德,只聽到無休止的服勞役的消息,這樣治理國家是最不好的。就好比是背著柴草去救火,舀起開水再倒回鍋裡來制止沸騰,用暴政來代替亂世,與原來的混亂如出一轍,其後果也將不堪設想,後世子孫又將如何看待!
如果國君沒有好的德行可觀,老百姓就會怨恨;老百姓都怨恨了,那麼天神也會震怒,天神震怒了災害就會發生;災害發生了,就會引起禍亂,禍亂一旦興起,要保全身家性命和美名就很難了。開國的君主順天命而改朝換代之後,帝業將興隆七百年,並把江山長久的傳給子孫後代。帝王的基業開創艱難,可是失去卻很容易,怎麼能不認真思考啊!
評講:魏徵在這篇奏疏中談到了「知足」和「知止」的話題,也論述了一位國君如果「不知止足」將會產生的後果。而筆者認為,魏徵在文中特別提到了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的「四維」學說,是含有深意的。四維也就是禮、義、廉、恥。管仲認為四維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並說:「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也就是說一個朝代或政權,如果不講禮、義、廉、恥,那麼這個朝代或政權就要滅亡。從魏徵所舉的事例中我們也可看到,中國古代的那些暴君都是因為喪失了禮、義、廉、恥而滅亡的。
「禮」的含意是很廣的,中國古代以《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自古以來,人們把「禮」看的很重。而在《儀禮》及《禮記》中都有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對「祭祀」方面的規定。縱觀中國歷朝歷代的君主,都把「尊天地,敬神靈」擺在很重要的位置。如果一個政權膽敢把神說成是迷信,甚至要戰天鬥地,那麼這樣的政權已經是無「禮」可言了。
「義」是指正義;道德、合宜的行為或道理。孟子曾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從孟子的教誨中,我們可以明白作為一個人應「捨生取義」的道理。那麼,從大的方面來看,一個政權如果為了『維護』其統治,不惜殘害成千上萬無辜善良的老百姓,這樣的政權是不是與「義」背道而馳了呢?
「廉」是指廉潔方正,有節操、不苟取。「恥」是指做人做事要有知恥之心。這方面的例子筆者不想多舉,只想問問讀者,從古至今,最不要「廉恥」的朝代或政府是哪個?最不要「廉恥」的官員最多的政府又是哪個?
一個喪失了禮、義、廉、恥的政權是必定要滅亡的,而且必將遺臭萬年。
摘自 正見文章://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8/3/45102.html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