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會教他:「對善待你的人要感恩,要知福惜福。」這不只是空洞的老生常談,感恩是日常人際互動裡很重要的面向,我們無法想像人與人之間不常表達感恩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常感恩較樂觀
感恩是建立文明與人性化社會的基石,透過互惠的原則凝聚人際關係。二十世紀初瑞士知名社會學家齊美爾(Georg Simmel)說,感恩是「人類的道德記憶……如果將所有的感恩行為……一夕抹除,(我們所認知的)社會將分崩離析。」我們要用感恩來維繫與別人的關聯。
反過來說,忘恩負義必然導向狹隘、侷限、「萎縮」的自我觀感。憤怒、不平、嫉妒、怨恨等情緒最是有害人際和諧。但感恩不只是避免這些問題的保護牆,更能促進友誼與禮節,因為其中蘊含兩個特質:慈善(對施惠者的祝福)與公正(讓施惠者得到應得的感謝)。感恩是體認別人的善意幫助,從而對他表達敬意。感恩的觀念甚至可以成為整個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例如有些東方人便很有感恩先祖賜福的觀念。
我們能做的當然不只是思想實驗。很多宗教作家都認為,要為自己的靈性與情感重新定位的最佳方法是知福惜福。然而,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快樂程度是與生俱來的。我們希望透過實驗嚴格檢視這兩種相反的概念,初步的研究發現經常感恩的人確實在身心與人際關係上都能得到益處。按時寫感恩日記的成人比較會經常運動,較少病痛,整體而言對生活較滿意,對未來較樂觀。
這是經過實驗的觀察結果,實驗對象分成三組,除了感恩組之外,還有一組是記錄每天遇到的麻煩,一組思考自己比別人好的地方。另外,研究實驗對象每日的情緒經驗,會發現當一個人心懷感恩、謝意與讚賞時,同時也會感到更慈悲、寬大、愉快、熱情。這些深切的情感似乎都是因培養感恩心而產生的。
常感恩益健康
感恩可以是短暫的感覺,也可以是長期的傾向。我們的突破性研究顯示,感恩傾向較強的人較常體驗正向的情緒,如愉悅、熱情、愛、快樂、樂觀等,培養感恩心讓人較不易受制於極負面的衝動,如嫉妒、不平、貪婪、怨恨。此外,我們發現擅於感恩的人較能因應日常生活的壓力,面對可能引發創傷的壓力時,能展現較強的韌性,身體較健康,生病也較容易恢復。
我們的研究結論是,感恩心會讓你感覺與別人更親近,人際關係更好,甚至能增進利他精神。不僅如此,你會對人更慈悲,更寬大,更接近上帝。總而言之,感恩心將惜福的心提升到最高點──能夠珍惜人生、人際關係以及上帝的恩惠。當你能享受並珍惜你所擁有的,當然會比較快樂。
感恩心需培養
所以我要從科學的角度主張:感恩心的確是快樂與否的關鍵。人人都想追求快樂,但多數人都以為快樂要仰賴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外在事物,相信(會議室或臥室的)成功讓人更快樂。但最近有專家研究相關的科學文獻,顯示快樂能帶來很多好處,而且是先有快樂再有那些好處。
也就是說快樂讓好事發生,讓正向的結果更可能到來。快樂的好處包括收入較高、工作表現(生產力、品質、成就提高)較佳,能獲得社會報酬(婚姻幸福持久,朋友較多,社會支持較堅固,社交互動較豐富),生活更精采、精力充沛、把握當下、身體更健康(免疫力提高,壓力降低,疼痛減輕),甚至更長壽。
深刻、持久的感恩心──能夠珍惜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快樂──是令人嚮往的人類特質。本書要探討的是:我們如何能擁有這樣的特質?如何能夠將感恩的感覺進一步轉化為個人的特質?感恩心是某些人得天獨厚的天賦嗎,因為他們天性開朗,不會直覺感受到活在世上的焦慮、痛苦與孤立?感恩心是否源自與生俱來的樂觀性格,或是我們可以自主選擇?我們可以選擇做一個感恩的人嗎?我的結論是感恩心確實可以靠後天培養,成為快樂的重要元素。
摘自《愈感恩,愈富足》 張老師文化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