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起飛 人民健康亮紅燈
【大紀元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胡維真編譯報導)每天大魚大肉的飲食習慣,外加上健身中心保持身材,對北京女性來說已蔚然成風。常往健身中心跑的民眾表示,以前經濟狀況不好,食衣住行都不方便,但現在不比從前。隨著國民所得的提高,現代人的衣食住行日趨充裕,但反而大魚大肉的飲食讓國人健康也不比從前。
市區的情況又比郊區明顯。大部份住郊區的人口每日所獲的熱量遠少於市區的人口每日吸收的熱量。這已經不是中國人吃多吃少量的問題了,而是國人吃進了哪些食物才是問題癥結所在。哈佛大學人類學家華生(James Watson)對亞洲現今食物文化作研究,指出國人對乳酪及奶油的需求日益升高,這也是國人脂肪居高不下的主因。
從過去二十年來,雖然不比歐美國家的需求量大,但奶類製品已深植國人的飲食習慣中。華生也表示:「我相信速食的引進對國人的身體傷害也很大,另外冰淇淋、巧克力等精緻加工食品在中國也愈來愈常見。」
隱藏殺手
中國內陸或郊區地區的民眾面臨的問題是營養不足,但現在隨著經濟起飛,人民的慢性疾病漸漸成為隨之而來的隱憂。
2002年已有超過二千多萬的中國成人有體重過重等肥胖疾病,這是一種雙重營養不足問題。肥胖並不代表營養充份這是飲食不當的象徵,在衣食無虞的已開發中國家十分常見。
中國飢貧的景象與現在經濟起飛後的景象形成對比,只是危機仍然存在。普林斯頓大學營養學教授Yibin Kang指出:「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極有可能在二十年後發現致癌因子,到時後悔莫及。」
中國人吃肉也不比歐美人士吃的多,豬肉需求量相當,但中國人吃的雞和牛比歐美人士少的多。但這種形態已漸漸轉變,隨著中國豬肉價錢狂飆,養豬戶也愈來愈難生存。這導致中國內部家禽產業上升。華生預計中國經濟愈來愈好,牛肉也將成為主要肉類。「只要人民買的起,他們就會開始改變飲食習慣,整個飲食文化就此轉變。」
老一輩的人對以前飢貧的景象難以忘懷,但現在的後代子孫不儘浪費,飲食也愈趨精緻,越來越多中國人的健康亮起了紅燈。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