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夏丏尊散文:幽默的叫賣聲

夏丏尊
font print 人氣: 256
【字號】    
   標籤: tags:

住在都市裡,從早到晚,從晚到早,不知要聽到多少種類多少次數的叫賣聲。深巷的賣花聲是曾經入過詩的,當然富於詩趣,可惜我們現在實際上已不大聽到。寒夜的「茶葉蛋」、「細砂粽子」、「蓮心粥」等等,聲音發沙,十之七八似乎是「老槍」的喉嚨,睏在床上聽去頗有些淒清。每種叫賣聲,差不多都有著特殊的情調。

我在這許多叫賣者中,發現了兩種幽默家。

一種是賣臭豆腐干的。每日下午五六點鐘,弄堂口常有臭豆腐干擔歇著或是走著叫賣,擔子的一頭是油鍋,油鍋裡現炸著臭豆腐干,氣味臭得難聞。賣的人大叫「臭豆腐干!」「臭豆腐干!」態度自若。

我以為這很有意思。「說真方,賣假藥」,「掛羊頭,賣狗肉」,是世間一般的毛病,以香相號召的東西,實際往往是臭的。賣臭豆腐干的居然不欺騙大眾,自叫「臭豆腐干」,把「臭」作為口號標語,實際的貨色真是臭的。言行一致,名副其實,如此不欺騙別人的事情,怕世間再也找不出了吧!我想。

「臭豆腐干!」這呼聲在欺詐橫行的現世,儼然是一種憤世嫉俗的激越的諷刺!

還有一種是五雲日升樓賣報者的叫賣聲。那裡的賣報的和別處不同,沒有十多歲的孩子,都是些三四十歲的老槍癟三,身子瘦得像臘鴨,深深的亂頭髮,青屑屑的煙臉,看去活像個鬼。早晨是不看見他們的,他們賣的總是夜報。傍晚坐電車打那兒經過,就會聽到一片發沙的賣報聲。

他們所賣的似乎都是兩個銅板的東西(《新夜報》、《時報》《號外》之類) 。叫賣的方法很特別,他們不叫「剛剛出版××報」,卻把價目和重要新聞標題聯在一起,叫起來的時候,老是用「兩個銅板」打頭,下面接著「要看到」三個字,再下去是當日的重要的國家大事的題目,再下去是一個「哪」字。「兩個銅板要看到十九軍反抗中央哪!」在福建事變起來的時候,他們就這樣叫。「兩個銅板要看剿匪勝利哪!」在剿匪消息勝利的時候,他們就這樣叫。「兩個銅板要看到日本副領事在南京失蹤哪!」藏本事件開始的時候,他們就這樣叫。(註:1934年6月日本宣布駐南京副領事藏本英明失蹤,企圖挑起事端,不料,隔天藏本就露面了。原來日本要他找隱蔽處自殺,但他下不了自殺決心,陰謀因而敗露)

在他們的叫聲裡任何國家大事都只要花兩個銅板就可以看到,似乎任何國家大事都只值兩個銅板的樣子。我每次聽到,總深深地感到冷酷的滑稽情味。

「臭豆腐干!」「兩個銅板要看到××××哪!」這兩種叫賣者頗有幽默家的風格。前者似乎富於熱情,像個矯世的君子,後者似乎鄙夷一切,像個玩世的隱士。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在我過去四十餘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嘗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馬湖的時候了。十年以來,白馬湖已成了一個小村落。當我移居的時候,還是一片荒野,春暉中學的新建築巍然矗立於湖的那一面,湖的這一面的山腳下是小小的幾間新平屋,住著我和劉君心如兩家。此外兩、三里內沒有人煙。一家人於陰曆十一月下旬從熱鬧的杭州移居於這荒涼的山野,宛如投身於極帶中。
  • 莎士比亞書店
    那些年,我們沒錢買書,都是從莎士比亞書店的租書圖書館借書看的。那是希微亞.畢奇在歐德翁街(rue de l’Odéon)十二號開的一家書店兼圖書館。在一條寒風凜冽的街道上,有那麼一個溫暖、愉悅的所在,冬天還有一個大壁爐,桌上、書架上,滿坑滿谷的書,櫥窗裡則陳列新書,牆上掛著名作家的照片,有些已過世,有些還健在。照片都像是隨手拍的快照,即使是已過世的,看起來也覺得他們曾認真活過。
  • 老村長告訴我,她的婆婆是一個非常善良的長輩,在以前大家忙著在外工作時,伐伊不但是收自家的衣服,也會收全部落的衣服,並且還放到雨水滴不到的地方……
  • 讀國小時,每天穿「皮鞋」沿牛車路到學校,牛車路蜿蜒而行,走到一半,若穿過兩百多公尺的田埂,可以減少一公里左右的行程,雖然農田主人好心的將田埂做得較平常的田埂大三倍。
  • 每個星期一是成衣市場的固定批發日,來自各地的小販帶著超級大袋子,穿梭在各家商店中,比較衣服品質的好、壞,價錢也在你來我往的喊價中降至合宜價位。
  • 漫漫人生,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希望墜落時,能有人在下面接住。然而,開始學習去接住他人,才是成為一個大人的必經歷程。
  • 做為一個大人,應該以我之名,為自己做決定;承擔責任;享受生而為人的快樂;與久違的自己重逢,感謝自己受過的傷、流過的淚、堅持的夢想……
  • 我不是美食者,祇要合情趣的都吃,近在厝邊,遠處也有些常常思念的飲食料理的朋友,所以,兩肩擔一口,臺北通街走。但每次出門訪問,就多一次感慨,過去的古早味越來越少了。
  • 中華商場初建和繁盛時期,出現的各地小吃,都保持各自特殊的地方風味,其中涵隱著載不動的沉重鄉愁。這是近幾十年臺灣飲食發展,非常重要的轉折。
  • 家常、感情、文學、電影、時政,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界的兩大巨擘──夏濟安、夏志清夏氏兄弟,18年的魚雁往返,是一代知識分子珍貴的時代縮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