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姊姊的守護者》探討身體使用權

【大紀元2月2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訂做一個人,在虛構的小說中相當常見,但是訂做一個人的目的如果是為了另外一個人的生命延續,情何以堪?

曾經獲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版而且被翻譯成三十多國語言的《姊姊的守護者(My Sister’s Keeper )》,就是一本探討生命複製與道德的小說。該書前年年底由台灣商務出版中文版,讓讀者淚眼看完,也直扣「身體使用權」的命題。

故事中敘述姊姊凱特是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APL )患者,為了延續凱特生命,安娜出生了,當凱特需要白血球、幹細胞或是骨髓,安娜就成為最佳的「來源」。

安娜在書中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父母為了一個理由而孕育你,那麼那個理由最好一直存在。因為要是那理由不存在了,你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是安娜捐了幹細胞、捐了骨髓,姊姊還是沒辦法完全康復,最後父母親沒有徵詢她的同意,似乎又「順理成章」的要她捐出一顆腎臟給姊姊,還沒有成年的安娜終於決定控告父母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

安娜知道,她捐腎臟是姊姊生命的希望,但是她也在想:「下一次又是什麼呢?對於我的父母,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雖然安娜身體健康,但是因為要「幫助」姊姊,進出醫院的次數一點也不亞於生病的姊姊。

結局雖然是安娜勝訴,贏回使用自己身體的權利,卻因為車禍意外身亡,腎臟還是移植給姊姊,姊姊得以重生,過正常人的生活。這個結局,引發不少熱烈討論,不少人一掬同情之淚,憤慨安娜從未為自己而活。

作者茱迪皮考特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創意寫作學士,她經常處理極具道德爭議的題材,作品不乏探討安樂死及描述青少年自殺的內容,幾年前更觸及聳人聽聞的「優生絕育法」。她在2003年獲得美國新英格蘭最佳小說獎。在書中,她除以文字描繪姊妹情誼及現代優生學所面臨的道德倫理外,也觸及親權、兒童人權的題材,在醫界競相發展「優生」、「複製」科技時,確實發人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