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實真編譯報導)德國法學教授兼作家施靈克(Bernhard Schlink)繼其全球暢銷著作《朗讀者》(德文Der Vorleser,英文The Reader,台灣譯為《我願意為妳朗讀》)之後,再度推出以揭發二戰創痛為主題的一部小說:《歸鄉》(德文Die Heimkehr,英文Homecoming)。
《歸鄉》中的主角彼特.德包爾(Peter de Bauer)和作者施靈克有著相同的背景,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父親是瑞士人,母親是德國人,彼特自童年時即從母親口中得知父親已在戰爭中死亡。某年夏天,年輕的彼特前往經營出版業的瑞士祖父母家渡假時,偶然發現了祖父出版一套系列小說,其中一本描述一個名叫漢克(Karl Hanke)的德國軍人,淪為前蘇聯的戰俘,在逃離戰俘營後,歷盡艱辛回到德國家中,卻發現他的妻子已改嫁的故事。
彼特深為這本作者不詳的小說情節所吸引,卻發現小說最後一章的結局被撕去,在彼特心中,漢克故事的結局一直是個謎。隨著年齡增長,他發現漢克的戰後歸鄉情節,似乎是荷馬的史詩「奧德賽(The Odyssey)」的翻版,不過這個故事換了主角,結局也不如奧德賽的圓滿幸福。
經過一番調查,彼特發現漢克歸鄉故事的作者竟是他的親生父親約翰.德包爾(John de Bauer)。彼特離開德國飛往美國,找尋這位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擔任政治學教授的父親,並化名參加了他父親的講座,企圖在適當時機用支持納粹的文章來挑戰他父親。
有趣的是,德國軍人漢克的歸鄉故事,在冥冥之中似乎就是彼特.德包爾自己生活的寫照,也暗寓著他的未來。
施靈克在《歸鄉》中也引用了1960年代米爾格蘭(Stanley Milgram)著名的「服從實驗」,在實驗中受測的學生被迫遵從權威者的命令去對另一組學生施加殘酷懲罰。未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的彼特在一次類似此實驗的場合中,被迫為德國發起二戰的錯誤道歉。最終,彼特的歸鄉實際上換來的是他與父親這兩個世代揮之不去的問題:「爸爸,你們在戰爭中做了甚麼?」、「你們怎麼合理的解釋?」
施靈克的《歸鄉》就像他的前一部著作《朗讀者》一樣,字裡行間表達著作者身為法律人對正義理論的探索;文學與真相的關係;以及戰後出生的德國人面對其父執輩發起戰爭罪行的掙扎,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德國對過去這段歷史的態度,總體而言,這本深入探索戰爭創痛的小說獲得書評家相當正面的評價。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