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語言中,只有音樂是無法直接領會與轉譯的,因此,音樂的創作者有如神明,而音樂之玄奧則是人類技藝中之最。
──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
自有歷史以來,世界上聽音樂的人從未有如今日之多。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音樂人口更是大幅增加。唱片、電台乃至於電視,使音樂深入民間,其範圍之廣絕非五十年前所能想像。儘管有人杞人憂天,唱片將會搶走歌劇院與音樂廳的聽眾,但觀賞現場表演的人還是倍增了。<--ads-->
基於個人的喜好,這本書主要是談古典或所謂西方的「藝術」音樂,而非「流行」音樂。這兩種音樂居然會分道揚鑣,說來不免令人遺憾。19世紀後半葉,隨著中產階級財富的增加,以音樂作為消遣娛樂的需求也不斷提高。當時廣受人們喜愛的奧芬巴哈、約翰.史特勞斯父子、夏布里埃、蘇利文,以及其他才華橫溢的輕音樂作曲家,至今仍然令我們陶醉不已。進入20世紀,則有蓋希文、傑若米.肯恩(Jerome Kern)與厄溫.柏林(Irvin Berlin)接續了此一傳統,直到1950年代,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之間才分裂成一道幾乎難以跨越的鴻溝。
儘管音樂的擴散無遠弗屆,音樂本身仍然是一個謎。對熱愛音樂的人來說,一旦剝奪了音樂,固然是最殘酷的懲罰,另一方面,有人嗜音樂如命,卻不是因為要靠音樂維生,或是天生就賦有音樂細胞。懂得音樂作曲技巧的人,固然比門外漢更能欣賞樂曲的結構,同樣地,會玩一種樂器或善於歌唱的人,往往也因積極投入音樂活動,從而豐富了對音樂的了解。身為弦樂四重奏的一員,甚至只是大合唱團中的一個無名小卒,固然會發現這類提升生命的活動是無可取代的,但也有人既不會讀譜也從來不曾想要學一種樂器,照樣愛樂若狂,若一日沒有音樂,竟似白白過了一天。
在當今的西方文化中,有一種頗為令人疑惑的現象。許多人認為,藝術之為物,與其說是一種必需品,不如說只是一種奢侈品,並強調,藝術中唯有文字與繪畫才對人類的心靈具有影響力。不懂得欣賞音樂的人總認為,音樂倏忽即逝,提供此類樂趣誠屬多此一舉,只不過是生活的表面裝飾,是一種無害的嗜好而非必需品。正因為如此,在政治人物當今的教育政策中,音樂已經很少被置於重要的地位。
今天,隨著教育的日趨功利,一切以獲得實用的就業技術為導向,而不注重充實個人的生命體驗,在學校的課程中往往淪為「副科」,只有富有的父母才供得起,至於明顯缺乏「音樂」天分的學生,更被認為沒有必要多此一舉了。
過去認為音樂具有極大的力量,影響所及,可以左右個人或國家的命運,這種觀念如今已經消失。在一個以視覺與言說掛帥的文化當中,音樂的重要性乃益趨模糊,因此也遭到了低估。感官的愉悅固然是音樂體驗的一部分,但音樂工作者與愛好者所受的專業訓練卻不了解,音樂所帶給我們的絕不止於此。音樂能夠帶給我們什麼,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得清楚的,本書是一本探索之作,意在找出影響我們深遠的音樂到底是什麼,並說明音樂為何在我們的文化中是如此重要的一部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