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散人:臉面的差距
【大紀元1月4日訊】清朝有個制度,大概在考上舉人而沒有中進士的時候,給這些舉人一個當官的機會,就是公開挑選知縣的人選。有一次,後來曾做到相當於財政部長的戶部尚書閻敬銘沒考上進士的時候也去參加,結果剛剛站在隊列裡就某親王吆喝一聲「閻敬銘出去!」給趕了出來。這倒不是他德行與學問有虧,而是該舉人父母沒有給他個好相貌,臉如棗核也就罷了,竟然眼睛也是一大一小,看上去就不是個當官的材料。
當官可能確實需要好點的相貌,不然不容易服眾。當時的標準是「國」字臉最好,「甲」子臉也可以,如棗核的「申」字自然就不入親王的法眼了。臉面這事如此重要,也倒無怪後世整容手術遍地開花。
臉面除了關係某人官運,還能重要到某人飯碗是否能保。報載,雲南環衛局上月解僱了一個員工,原因是該員工不幸面部曾被燒傷。本來經過朋友介紹得進環衛站混上一口飯吃,上月領導一見之下就把他打發走了,原因是他「有損市容」。這兩天是新的《勞動合同法》實施開始的日子,該人就此去諮詢律師,看看這種情況是否違反《勞動合同法》。
這倒真沒什麼好諮詢的,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這位關心市容的領導肯定是錯了。如果他要是沒錯,那就是我們所有長得不如劉德華或者章子怡的人錯了,我們對於市容都是一種損害。幸好這位對於美麗有著執著追求的人沒有當上更大的領導,否則當地的整容業估計是會火上一把的。
就在這條新聞的旁邊,還有一條新聞說廣州勞動保障局下發緊急通知,要求招聘單位不得擅自設立就業歧視性門檻,勞動者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視,具體措施主要是針對企業招聘文員等職位,不能再說什麼「五官端正」之類的詞兒了。
兩個新聞放在一起一看,你就知道其中的差距有多大。這個差距應該說跟兩個城市的經濟與文化環境的差距成正比,而且這個差距是有其內在聯繫的。
我們知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是古人早就說過的,長得如何與個人的能力沒有什麼因果關係,尤其在現代社會,如清朝親王一樣直接就用相貌為理由把人打發走的方式,至少也是一種應該絕跡的行為。如果這種觀念還能用「有損市容」的藉口復活,這地方至少就沒有多少現代社會的觀念與機制。而一個與現代社會在觀念與機制上不能接軌的地方,與另外一個及時意識到這方面差距的地方相比,產生某種在文化與經濟上的差距就是必然的事情。這種觀念上的東西不改變,這個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可能有人會說,廣州即使不讓這麼寫招聘廣告了,那些五官端正的人還是會得到等多的機會,這種文件有什麼意義麼?應該說這種考慮是對的,最終還是更漂亮的人有更多的機會,這個在短期之內改變不了。但我們也應該知道,原來明目張膽的歧視性語言就登在招聘廣告上,所有打工的人被侵害了自己的權利而不能自知與反抗,當有規定說這是一種歧視的時候,就等於是告訴所有人這是錯誤的行為。所有的權利都是從這麼一點一滴的地方開始進步的,至少我們先要明白,即使五官不夠端正,我們也有與他人同樣的尊嚴與權利。
偉大的反抗種族隔離的鬥士馬丁‧路德‧金說過兩段話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段就是在林肯紀念碑前說的「我有一個夢想」,另外一段大致的意思是「我不從一個人的宗教、膚色、種族判斷一個人,而只通過他個人的道德品行」。後一段話尤其讓人動容,因為這段話已經超出了種族平等的層面,而是在「人」這個概念下去尋求平等的權利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