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飲食文化

由歐洲人主食馬鈴薯談起

《馬鈴薯:改變歷史的貧民美饌》書評

作者試圖從一平民的食物的角度出發,從當時的官方報導、媒體評論、個人日記以及其他許多第一手資料來源,試圖從政治、社會經濟的層面,想要讓讀者了解馬鈴薯對當時人的意義。

首先說明馬鈴薯的歷史,馬鈴薯的原產地在秘魯,西班牙人入侵後,於十六世紀帶回歐洲,1650年至愛爾蘭,十八世紀初,在日耳曼與波蘭地區也開始種植,馬鈴薯本身特色是「熱量高、營養高、亦栽種、生長期短、平時逃稅、戰時保命」,它適合種植的地區,是土壤貧瘠、溫度低、乾燥、短日的環境。在維基百科提到,馬鈴薯對土壤適應力強,但氣候要求涼、冷,在濕熱地區雖可生長,但下一代品種就會退化,需要再從寒冷地區引進新種。

亞當‧史密斯(1923-1790)曾經提到,馬鈴薯的固體養分是麥田食物產量的三倍,且耕種費用比麥田少,也比麥類作物容易保存,它的營養成分多樣性,除了有維生素B、C之外,也有澱粉、蛋白質、鉀、磷、鐵、鎂、葉酸、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膳食纖維,特別的是,它的脂肪含量只佔體積的0.1%,所以歐洲人口的增加也與馬鈴薯被廣泛種植有直接的關係。(國富論;2000版;頁207)

之後作者說明馬鈴薯在英國、愛爾蘭和美國、法國的情況有所不同,英國因為土地租佃制度與階級偏見,使馬鈴薯成為窮人主食,在美國與法國則受自耕農歡迎,且農業專家也大力推廣。

在這一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平凡食物主導社會的影響力,瞭解當時的價值觀與平民所遭受的不平等對待。馬鈴薯從備受鄙夷到躍居社會大眾主食,從中也可以看出十七到十九世紀英、法、美地區的土地制度、家庭勞動、性別分工、與雇傭關係的社會型態。

我們也試著了解台灣的情形,隨著經濟的日益繁榮,人們的生活條件也普遍提高,人們在生活安定之餘,也著重提昇自己的生活品質。在另一方面,由於交通工具的進步,以及傳播媒體的發達,使得西方的食物容易進口至台灣,人們也慢慢地接受一些東方人原本不常吃的食物,如牛乳製品、香料等。此外,由於美食節目已成為電視節目的主流,除了採訪各地的美食之外,也請各家大廚到節目中展示廚藝,也使人們對西方飲食更加瞭解。

不可諱言的是美食節目往往帶有廣告的目的,使那些食物在電視中呈現色、香、味俱全,但嘗起來不見得真那麼美味,此外,美食節目也試圖結合商業,去帶動一種文化風潮,使台灣人增加對西方食物的消費,但是我們從歷史來看,東西文化的交流往往是在不經意的狀態下,使雙方互通有無、互惠對方,而不像現在西方食物因為種種人為因素,強勢進入台灣的生活形態,企圖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而這種不太正常的文化交流也帶來若干的影響,例如說,相對於以往兒童體重日漸增加,成年人受到心血管疾病困擾的比例也增加。

當台北街頭隨著時間而日漸改變,地瓜的叫賣聲早已消失在台北的大街小巷,只剩一些老爺爺、老奶奶推著手推車在台北的高樓大廈一隅,賣著烤地瓜。除了一些識貨的客人之外,大部分時間往往獨自發著呆,不知是否在感嘆現代人的喜新厭舊,而自己只能靠不斷地烤蕃薯,聯繫和回憶那段辛苦又甜美的過去。

猶記筆者在童年時,因為食量奇佳,對所有食物來者不拒,每次飯後使用過的碗盤常顆粒不剩,當日後遇到不喜歡吃飯的小孩,時常感到不解與好奇。如果有父母遇到此問題,常從好言相勸到惡言相向,最後使小孩倍感委屈而暗自垂淚,特別是父母在苦口婆心地說服小孩時,常會把食物或吃東西賦予另外的內涵,例如吃下去就是好小孩,吃完會變高等,來說服因年紀小而不瞭解營養成分概念的小孩。

從這一個例子中也可以看出,現代社會的部分人們不因食物的營養成分,較多從食物的味道、顏色、香味,來評判食物。

從外在因素來說,經濟情況的改善,傳播媒體的資訊發達,以及商人改變食品烹調和行銷方式……等因素,促使速食文化、美食文化的大行其道。

由於現代人的生活日漸改善,家庭主婦也有能力添購一些西式的廚具以及調味料,自然而然也會嘗試一些東方人不常吃的食物,如肉排、沙拉、蛋糕等食物。在我的印象中,以前家中早期還是向瓦斯行叫瓦斯桶,是到後來才有天然氣瓦斯的配置,所以家裡會比較注意燃料的節約,對地瓜、馬鈴薯等食物採用悶煮的方式加以烹調,也盡量避免做燉菜、燉肉等,較花費時間與燃料的烹調方式。

說也奇怪,當眾家電視台不斷地開發美食節目,以及主持人用近乎傳道士的口吻來告訴觀眾,某家餐廳的食物有多特別、多美味,讓你想盡快帶上錢包去吃上一碗,就會對不起別人的感覺。但是當人們按圖索驥找到此產品,滿心歡喜的品嚐過後,往往會有一種受騙上當感覺,為甚麼會這樣,仔細想想,這些美食節目的主要目的,可能並不是要「介紹食物」,而是帶有促銷產品的作用,如果說辭沒有被誇大,大多也言過其實。

在去年底有一件震驚人們的社會案件,就是雲林肉品加工業者把死豬肉製成冷凍肉排、貢丸等冷凍產品,再銷往台灣中、北部的傳統市場、便當業者,也造成社會上人心惶惶,以及對肉品安全有所疑慮。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現在台灣的餐飲業者受到西方速食店的行銷、製造方式的影響,也開始大量使用冷凍商品,例如涮涮鍋、早餐、便當店,往往使用冷凍加工食材來使成本降低。此外,業者為了掩蓋食材的不新鮮,必須使用油炸烹調,也使消費者被迫接受大量油炸食物,如現在餐廳的主菜,十支八九多為油炸品。

從上面這些例子,我們也可以發現從八零年代到現在,人們的飲食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變,如以往人們常食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已被單一的速食食物取代;以往人們注重食物的新鮮度,也漸被一些加入大量防腐劑的加工食品,如零食、泡麵,但又方便易得的產品所取代;以往人們注重食物是否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想法,也被強調美味的考量所取代。從《馬鈴薯:改變歷史的貧民美饌》一書中,食物從被鄙視到成為大眾食物,以及現代人的飲食習慣輕易地受到商業與媒體的左右之外,人們對食物的喜好也受到某些內在因素的影響。

由於現代社會產品行銷方式進步,商店提供的宅配服務也更加便利,使人們容易品嚐各地的美食,還記得以往,人們營來送往不外乎是禮盒、酒類、或者是水果。可是現在,受到傳媒和商業行銷的影響,大多數人可能都收到過花蓮的曾記麻薯、台中大甲奶油蘇餅、澎湖的黑糖糕、九份的芋圓、新竹的黑貓包作為禮品,不外乎是因為良好的包裝,可以使送禮者覺得很體面,而接受者有新鮮感。

此外美食節目也引領人們的話題,人們的談話中,有關各地的美食、食物價格、美味程度的話題比例增加,這些內在因素也不經意地影響到人們對食物的偏好程度,雖然它是一種社會的現象和趨勢。但是從另外的角度來看,也把食物和消費者定型化,人們不能在自由地選擇食物,除非是那些經年飽嚐美食造成身體無法負荷的人之外,你如果不接受主流的飲食文化,如速食、美食文化,想回復傳統的飲食習慣,就被視為跟不上潮流,過度節省者,甚至被視為怕死的養生主義者。

但從大紀元在2007年3月31日 的報導中,引用網路調查,我們得知台灣每五人就有兩人的身體已經提早老化30歲,而24-40的人最嚴重,身體年齡比實際年齡相差20歲。有鑑於此,在歐美國家也早已有人提倡「新世紀飲食」、「慢食」、「簡單飲食」的觀念,希望解決人們飲食習慣不正常所導致的身體疾病,我們知道人們追求美食的心態就好比人在苦悶的生活用,希望由充滿喜怒哀樂的戲劇中去舒緩人們的心情,有人也藉著食物的酸甜苦辣的刺激來放鬆心情,但是如果過分的放縱食慾,導致身體無法負擔,這樣對人們反而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