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日訊】2007年,曾在大陸商界呼風喚雨的謝國勝、溫瑞芬、周正毅等七位超級富豪,因為涉入弊案,全部落馬。在此之前,他們都曾家產億萬,傲首《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
他們曾經是商海的弄潮兒,他們也曾享受無數成功的榮耀,但他們悲劇性的命運,不能不讓人感歎。更讓人深思的是,這並不是個別案例,而是一種普遍現象。他們不是中國經濟大潮的第一批落馬者,也不會是最後一批。
早在2003年,中國民營企業家中已經有很多富豪紛紛落馬,成為囚犯。福布斯的中國富豪排行榜被人稱為「囚徒榜」。
應當承認,他們的悲劇,與他們個人的特質有關,但更與整個機制的作用密切相關。作為一個商人,沒有一定的膽識,沒有把握機會的能力,就不可能走向成功。但在中國目前的社會條件下,正當經商發達的可能太小,甚至沒有這種條件。在腐敗的洪流中,很少人能夠保持清白。所謂的膽識與機會,幾乎就等同於敢於進行權錢交易,進行非法經營。這種狀況並非個別人所能改變。因此,從某種意義上,經商者是不得不走上一條自殺式的致富模式。除非你不是富豪,成了富豪之後,就必然面臨一個什麼時候要東窗事發的可能,唯一的差別只在於遲和早、輕和重的問題。這是整個社會環境,尤其是政治環境所造成的惡果。
富豪紛紛落馬的現象,不禁讓人想起陶朱公的故事。
陶朱公本名范蠡,曾為越國大夫,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吳國,成就霸業。范蠡被封為上將軍,恩榮無比。但范蠡深知越王可共患難不可共安樂,於是激流勇退,泛舟而去。
范蠡在齊國海邊開荒種地時,不久即致產數十萬,聲名遠播。齊君要讓他出任宰相,范蠡歎息說:「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便分散家財,移居到陶。在陶地不久,范蠡又富可敵國,史稱陶朱公,後世尊之為「商聖」。
據《史記》記載,范蠡在十九年間,曾三次賺得千金財富,都把錢財分散給窮朋友和疏遠的祖戚。
看到這段歷史,我常常感慨。或許,如果現在的商人能夠像范蠡那樣,他們可以不必成為財富的囚徒。但是,現在又還有多少人能夠像范蠡那樣淡泊錢財名利?有多少人,能夠如此敬天知命,樂善好施?或者,即使有人希望這樣做,他們還有范蠡那樣可以瀟灑從容隱居、發達、施捨的社會環境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被金錢的追求死死驅趕?是誰,讓我們不再樂天知命,再無法超脫俗世的洪流?當代富豪的悲劇歷程,難道真的是我們人生所希望追求的結果?如果不是,我們的出路又在哪裏?我們能夠為改變這種結局做些什麼?@*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