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好些非常動聽的、令人肅然起敬的頭銜:監察委員、國統委員、社長、總經理等。但是,她寧願被人叫她記者。
這本新著是她的自傳。一位記者來描述她自己了。這枝特殊的筆寫過近代許多的人與事。特別是像胡適、王雲五、林語堂、吳大猷等文化學術界巨星式的人物,現在轉了一個大彎,來寫一位記者了。
從對一般大眾的影響程度來說,這位記者的重要性也許並不落在她所寫的人物後面很遠,(因為她的媒介是報紙,是通俗刊物,用的語文又是很白話很白話的,達到的人群從「讀書人」到街頭巷尾的男男女女,範圍廣大,而且寫了30個寒暑。)但是在寫她自己時,態度就比寫別人時保守謙虛得多了。
不只是沒有半點自豪,這位記者還把自己的成就,歸功給那些幫助過她的人士,特別是「老師」和長官們。 書中好些地方,她特別提到歐陽醇、張任飛、沈宗琳、于衡、王洪鈞和孟瑤等。這些人士何幸教導到這麼一位重視恩情的後輩。
這本書的讀者們,則比著作者黃肇珩女士的老師們更加幸運了,請把冊頁一一翻開展讀吧。此刻我們真是來到一個寶藏的入口處了。
這不只是一冊普通的自傳,更重要的是一本輕鬆好讀的新聞學教科書。她在描述「闖入」、「尋索」、「突破」、「掙扎」、「契機」和「挑戰」等的過程中,呈現了不少生動的故事,取代了老師說教方式,把許多新聞報導的理念、實務和倫理問題,具體地描畫了出來。你看到很多的事實,卻不見太多形容詞。
這是一本優美的新聞作品選集。被選的好作品有的出自作者自己的筆下,有的是別人的產品。這些作品恰好就是前述教材中的理念的範例。她用這方式把主體與副體非常自然的融合在一起。此外,本書文字優雅簡潔。它的整體就是一本寫作技術的範本。
本書又告訴了讀者,一個終身以新聞為志業的名記者是怎樣產生的。年輕的學子怎樣培養興趣、青綠的訪員怎樣準備採訪、研究採訪對象、怎樣贏得他們的尊敬 ,又怎樣從他們之中學習新東西以充實自己(最後,不小心變成被採訪的大學者的得力助手!)這些都是今天傳播科系學生們值得效法的課題。
當然,這仍舊是一本自傳,其中包含了專業生涯之外,一些比較屬於私人的事事物物,令人感到興趣的,她還有一個那麼完美的家庭。
上一代就是書香門第。馬家從黃家娶來一個媳婦後,屋裡的書和刊物就更加沒有地方可以放置了,作者夫婿馬驥伸教授的新聞專業更加增濃了他們府上的「同質性」,書香已經延續到第三代了。
作者和馬教授現在有一子一女,兩位都在美國名校取得博士學位。女公子中珮說,每次在學校填寫調查問卷時,母職欄為選擇題「家庭主婦、秘書或教職」,她覺得母親不屬其中任何一項,所以她告訴人說:「我有一個獨特的母親。」
獨特!對了,黃肇珩女士恰好也是一個獨特的記者。
獨特!也恰好可以用來形容這一本黃記者的新作品。◇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