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燒書記

文/鄭振鐸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我們的歷史上,有了好幾次大規模的「燒書」之舉。秦始皇帝統一六國後,便來了一次燒書。「史官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這是最徹底的燒書,最徹底的愚民之計,和一般殖民地政府,不設立大學而只開設些職業、工藝學校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毀於兵火之劫
此後,燒書的事,無代無之。有的燒歷史文獻,以泯篡奪之跡;有的燒佛教、道教的書,以謀宗教上的統一;有的燒淫穢的書,以維持道德的純潔。近三百年,則有清代諸帝的大舉燒書。我們讀了好幾本的所謂「全毀」、「抽毀」書目,不禁凜然生畏;至今尚覺得在異族鐵蹄下的文化生活的如何窒塞難堪!

「八‧一三」後,古書、新書之被毀於兵火之劫者多矣。就我個人而論,我寄藏於虹口開明書店裡的一百多箱古書,就在八月十四日那一天被燒,燒得片紙不存。我看見東邊的天空,有紫黑色的煙雲在突突的向上升,升得很高很高,然後隨風而四散,隨風而淡薄。

被燒的東西的焦渣,到處的飄墜。其中就有許多有字跡的焦紙片。我想,我的書能否撿得到一、二張燒焦了的呢?那時,我已經知道開明書店被燒的情形——當然,這想頭是很可笑的。就撿得到了又有什麼意義,還不是徒增忉怛與憤激麼?

按家搜查抄書
這是兵火之劫;未被劫的還安全的被保存著。所遭劫的還只是些不幸的一、二隅之地。但到了「一二‧八」敵兵佔領了舊租界後,那情形卻大是不同了。

我們聽到要按家搜查的消息,聽到為了一、二本書報而逮捕人的消息,還聽到無數的可怖的怪事,奇事,慘事。

許多人心裡都很著急起來,特別是有「書」的人家。他們怕因「書」惹禍,卻又捨不得割愛,又不敢賣出去——賣出去也沒有人敢要。有好幾個友人,天天對書發愁。

「這部書會有問題麼? 」

「這個雜誌留下來不要緊麼?」

「到底是什麼該留的。什麼不該留的? 」

「搜到了,有什麼麻煩沒有?」

個個人在互相的詢問著,打聽著。我那時正忙於燒毀往來有關的信件、有關的記載,和許多報紙、雜誌及抗日的書。

我硬了心腸在燒。自己在壁爐裡生了火,一包包、一本本,撕碎了,扔進去,眼看它們燒成了灰,一蓬蓬的黑煙從煙囪裡冒出來,燒焦了的紙片飛揚到四鄰,連天井裡也有了不少。

心頭像什麼梗塞著,說不出的難過。

躊躇選擇難割捨
連秋白送給我的簽了名的幾部俄文書,我也不能不把它們送進壁爐裡去。我覺得自己實在太殘忍了!我眼圈紅了不止一次,有淚水在落。是被煙熏的吧?

實在捨不得燒的許多書,卻也不能不燒。躊躇又躊躇,選擇又選擇。有的頭一天留下了,到了第二、三天又狠了心把它們燒了。有的,已經燒了,心裡卻還在惋惜著,覺得很懊悔,不該把它們燒去。

但有了第一次淞滬戰爭時虹口、閘北一帶的經驗,自然不能不小心。對於發了狂的獸類,有什麼理可講呢!

整整的燒了三天。我翻箱倒筐的搜查著,捧了出來,動員孩子們在撕在燒。

「爸爸,這本書很好玩,留下來給我罷。」孩子在懇求著。

我難過極了!我也何嘗不想留下來呢?但只好搖搖頭,說道:「燒了罷,下回去買好一點的畫給你。」

在這時候,就有好些住在附近的朋友們在問,什麼書該燒,什麼書不必燒。我沒法回答他們,領了他們到壁爐邊去。

「你自己看吧。我在燒著呢。但我的情形不同。你自己斟酌著辦罷。」

這一場燒書的大劫,想起來還有餘慄與餘憾!不燒,不是至今還無恙麼?

但誰能料得到呢?把它們設法寄藏到別的地方去罷。但為什麼要「移禍」呢?這是我所絕對不肯做的事。

一車車載運而去
這還是出於自動的燒。究竟自動燒書的人還不多。大量的「違礙」的書報還儲藏在許多人家裡。有許多人不肯燒,不想燒,也有人不知道燒,甚至有人壓根兒沒有想到這件事。

過了不久,敵人的文化統制的手腕加強了。他們通過了保甲的組織,挨戶按家的通知,說:凡有關抗日的書籍、雜誌、日報等等,必須在某天以前,自動燒毀或呈繳出來。否則嚴懲不貸。

同時,在各書店、各圖書館,搜查抗日書報,一車車的載運而去,不知運向何方,也不知它們的運命如何。

這一次燒書的規模大極了!差不多沒有一家不在忙著燒書的。他們不耐煩呈繳出去,只有燒之一途。最近若干年來的報紙、雜誌遭劫最甚。有許多人索性把報紙、雜誌全都燒毀了,免得惹起什麼麻煩。

外間謠傳說,連包東西的報紙,上面有了什麼抗日的記載,也要追究、捕捉的。因之,舊報紙連包東西的資格也被取消了。

最可憐的是,有的朋友已經到了內地去,他們的書籍還藏在家裡,或寄存在某友處。家裡的人到處打聽,問要緊不要緊,甚至去問保甲處的人。他們當然說要緊的,甚至還加上些恫嚇的話。

於是,不分青紅皂白的,他們把什麼書全都付之一炬;只要是有字的,無不投到了火爐裡去。

但願書劫不再有
記得清初三令五申的搜求「禁書」的時候,有許多藏書家的後人,為了省得惹禍,也是將全部古書整批的燒了去。

這個書劫,實在比兵、比火、比水等等大劫更大得多,更普遍而深入得多了!

這樣紛擾了近一個多月,始終不曾見敵偽方面有什麼正式的文告。又有人說,這是出於誤會,日本人方面並沒有這個意思。

於是燒書的火漸漸的又滅了,冷了,終至不再有人提起這件事。

不燒的人,忘了燒的人,特地要小心保存這類抗日文獻的人,當然也有。許多抗日文獻還保存得不少。像文匯年刊之類,我家裡便還保存著,忘記了燒。

書如何能燒得盡呢?「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以燒書為統制的手法,徒見其心勞日拙而已。

但願這種書劫,以後不再有!◇

摘自《失書記》 網路與書出版社 提供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在去年10月23日的日記「尊重」那篇,曾提到一位遭遇姑姑驟逝的阿珍。那時候,我給了阿珍一套信紙、信封,請她想念姑姑時,就寫信給她。然後我們約定好,等到她覺得自己不再難過時,我就會帶著她跟那些信,到一個很美的地方,把這些祝福燒給姑姑。
  •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偉大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滄桑、風雲變幻,造就了一批叱吒風雲、扭轉乾坤的開國帝王。他們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輝映,璀璨奪目;歲月流逝,沖刷不掉他們的英名,朝代更替,也改變不了他們的不朽業績。他們中既有深謀遠慮、雄才大略的開國皇帝,也有銳意改革、舉賢任能的開明之君。他們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為中華的文明和民族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以往改朝換代,都要大殺大搶,你們不能這樣,如有違反,格殺勿論!

    西元927年,趙匡胤出生於洛陽的夾馬營,家境貧苦。在他幼年時,父親趙弘殷曾經一度攜帶妻兒,外出逃難。

  • 這真是一部好書,活的人生管理教材!瑪莎以她自己的創業經驗及周邊合作夥伴的故事,編織成一幅幅激勵人心的動人彩繪。這本書不僅是教人成功創業的法則,也是一部教人面對人生奏出燦爛生命樂章的指引。
  • 開創一個成功的事業構想,是件令人振奮的事,也是件美妙的事。然而,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想像自己是個身穿實驗衣的科學家,把你的構想放到高倍數的顯微鏡下檢視。你得了解開發新產品或新事業的構想,必須符合一些特定直接的實質標準。
  • 生命中最深的渴求是一個秘密。一個人必須願意打開內心的鎖,顯露出隱藏的部份,這個秘密才能揭開。古老的傳統智慧把這種追求比喻成,一個人潛入深海尋找最寶貴的珍珠。這是一種富有詩意的說法,你必須離開淺海,游到遠方,潛入內心深處耐心探求,直到尋獲這顆無價的珍珠
  • 你要從何處開始解開一個奧秘?這個奧秘無處不在,卻從未形成一個完整的訊息。像福爾摩斯那樣的傑出偵探,會從一個基本的推論展開搜索:某種未知的東西希望為人所知曉。一個不希望被人明瞭的奧秘,你愈是接近它,它退得愈遠。生命的奧秘不是這樣運作的:只要你曉得該往哪裡看,它的秘密當下就會揭開。但是我們究竟該注視什麼地方呢?
  • 她有好些非常動聽的、令人肅然起敬的頭銜:監察委員、國統委員、社長、總經理等。但是,她寧願被人叫她記者。

  • 在與鄭振鐸輩分相當地位又大致接近的那批作家中,他是仍與我們關係較多的一位。

    詩歌當行時,我們看鄭譯泰戈爾《新月集》和《飛鳥集》;圖文書時興時,他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被不止一次翻印;「書話」走運時,後人所編《西諦書話》也成了範本之一。這未必是多大的緣分,卻頗為持久。現在《失書記》在台灣出版,也是一個證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