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娛樂至死》序

聽聽波茲曼的意見

文/馮建三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電視新聞、反交流、精神分裂、歌舞雜耍……民眾對漫無條理已經見怪不怪、娛樂得麻木不仁……」。這是在說二十一世紀的台灣電視嗎?不,是二十多年前的美國。

讀及這段文字,國人可能有兩種反應。一是倍覺詫異:不是說美國電視新聞很專業嗎?怎麼會在三大電視網寡佔的年代,美國電視就已經是這副德性?二是了然於胸。原因也許又有兩種。

責怪科技的人說,「天下烏鴉一般黑,電視這種形式本質就只能這樣」,往昔的美國、今日的台灣,無足為奇。責怪商業的人說,利潤歸私的競爭動能,早晚逼使業界走向惡質,也就有此表現。二○○七年七月二十七日,美國鳳凰城兩地方電台因搶拍警察追捕逃車的新聞,直升機對撞,四人死亡,只不過是電視的荒謬面向,是新聞界的悲哀也是卑微的註腳。

本書是歷史之作,約有十種語文譯本,脫胎於一九八四年書展講演,經擴充與提煉而成。作者藉由對比印刷閱讀與電視影像,推演主要觀點:「審查令人反感,也必須反抗,但審查的影響卻微不足道;查禁不會嚴重妨害自由;電視顯然笑裡藏刀,它不妨害且還擴大自由;電視經濟製造聳動話題,我們不斷收視,然而卻沒有人禁止我們自娛」。

雖然同屬「媒介環境學」(林文剛教授認為,這個譯詞比媒介生態學,更能傳達media ecology的含意)的重要啟發與援引來源,波茲曼在很多地方與麥克魯漢不相同。假使只是說他「哀悼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電視時代蒸蒸日上」,恐怕是錯失了作者的真正意圖。

在本書最後三章,波茲曼所展現的人文與民主啟蒙認知,格外明顯。第一,作者破除了媒介環境學是科技決定論的印象。波茲曼說:「電視節目可以刺激學習興趣」,這就是說,影音圖文各有適宜的寄託形式,人們所要傳達的內容不同,便應當各自尋覓相應的媒介,藉此才能達到最佳表達效果。

然而,如果沒有注意這個最佳結合得有制度配套,那麼情況將要走樣,變成「依循媒體商人指定的方式」,致使生活其間的人走入「娛樂致死」的胡同,無法自拔。個人的遁逃空間將極其有限,群體的開創餘地也見困難。第二,既然要求有制度的配套,那麼,厭惡科技的人,不時作勢或憤怒發言,表示要將電視逐出生活之外(「消滅電視的四大論據」、「關電視機運動」等等),波茲曼也就歉難同意了。「郵差」(作者姓氏的意譯)帶來的是希望、是媒體素養教育努力邁進的方向。

媒體素養與媒體環境學所要導引的媒體批評,大概很難迴避這類問題的探討,乃至於知識澄清與擴散的行動規劃。美國「媒介環境學會」創設第四年、也是波茲曼謝世的二○○三當年,睽違美國七、八十載,有關(特別是電子)傳媒的結構改造運動再告「風起雲湧」。它的動能與成績,尚難高估,可以確知的是,這樣的運動需要波茲曼這樣的書與識見、需要媒介環境學的投入與支援。◇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我第一次遇見馬修,是在尼泊爾加德滿都市雪謙寺後方的小房間裡,他正躬著背擠在電腦前。當時馬修正指導著ㄧ群僧侶,努力的把經文打入電腦,這些傳統的經文都是用手刻在長方形的木塊上,然後再用刻好的木塊印在紙頁上;而現在這群僧侶正運用一種特殊設計的藏文字體,把經文一字一字的打入電腦中。
  • 自由的定義是做自己的主人。對許多人來說,這代表行動的自由、行為的自由、意見的自由,讓他們有機會完成自己訂定的人生目標。這種信念主要是從外在來定義自由,完全沒有顧到內心中念頭的獨裁性。這種對自由的定義在西方世界很尋常,認為自由就是為所欲為,根據衝動而行。這其實是蠻奇怪的想法,因為如此一來,我們反而成為念頭的玩物,任由干擾心的念頭來支配自己,我們像山頭上的草,風怎麼吹,草怎麼倒。
  • 我一直是喜歡閱讀和寫作的,從其中也得到了很多的啟發和樂趣,它讓我擁有一個更為豐美的心靈和相當精采的人生。而教書多年,我心中確實有很多的想法,尤其,在國文的教學上,如何提升他們的程度?
  • 一直是個好奇的人。

    有一個假日,和朋友一起逛街。看到有人在排隊,隊伍很長,直排到馬路上來。這是怎麼一回事啊?原來是個餐廳。客人太多了,等待的客人更多,不得不如此。

  • 颱風,對台灣人是耳熟能詳而且能切身感受的。

    1955年我上小學一年級,平生第一次寫作文,而第一個作文題目就是「颱風」,因為前幾日正好有颱風侵台。雖然那時字也認得不多,年紀小卻也就不知害怕,洋洋灑灑寫了一篇(而且記得沒有用注音符號)。

  • 美洲早期的移民十分善於描述颶風的影響,不過對颶風的結構卻一點概念也沒有。一直到了十九世紀初,自然科學界才開始把颶風當成一個龐大的渦流系統或旋風。

  • 閱讀《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會產生很愉悅的經驗,有一種有人正在為你加持氣場的感受,內在的能量會變得很高昂,腦子會變得很清明,尤其當書中的加油站工人蘇格拉底提出獨特的反問時,讀者會跟隨著敘述走,一起思考,也一起展開心智與心靈的神祕探索。
  • 1980年代,還在讀大學時,校園流傳著一本《新世界之旅》影印本,卻像是祕笈般在同學間傳閱,喔,對不起,那時候我們也沒有什麼智慧財產權的觀念。
  • 未來——「我希望透過這門課,能讓你開始看見自己與維繫你生命的土地之間的關係,並且找到自己,找到你的根。這裡沒有任何神祕學、魔術或宗教存在。只有對單純真相的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