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因為好奇

文/(玨木)涵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悅讀‧閱讀】

一直是個好奇的人。

有一個假日,和朋友一起逛街。看到有人在排隊,隊伍很長,直排到馬路上來。這是怎麼一回事啊?原來是個餐廳。客人太多了,等待的客人更多,不得不如此。

發現了一家不錯的餐廳

到底是怎樣的美食,需求者如此之眾?後來忍不住找了一個非假日,而且提早到,務必要好好吃它一頓不可。

其實,只是一家賣咖哩餐的,室內的陳設布置都很簡潔。餐點上來了,稱得上精緻可口,吃起來清爽而不膩。沒有雜七雜八的配料,但覺原汁原味的吸引人;就連飯後的甜點都顯得芳香柔美,像一個美麗的句點。

近些年來,社會的景氣不是那麼好,很多店都關門了,收入的減少,也讓人們更加精打細算了起來。而這家店還能門庭若市,一遇假日,排隊等候用餐的人這麼多,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它的價碼不高,菜做得好而且有特色,在加上鄰近車站,交通便捷,難怪錢潮跟著人潮湧來。

我還要了這家店的名片,打算改天也約其他的朋友一起來嚐嚐。

因為好奇,居然讓我發現了一家不錯的餐廳,感覺也挺好的。

看出平凡中隱藏的深意

因為好奇,我老是張大眼睛,四處觀望,也從而發現生活中更多的趣味和美好。

我常想:我的好奇或許來自遺傳,媽媽就是個十分好奇的人。

還記得,我們剛從南部鄉下搬到台北不久,有一天,媽媽從外頭進來,很有興味的跟我說:「妳知道嗎?台北人很奇怪呢!盆栽裡種的是塑膠花!」

唉!媽媽的好眼力,在小巷子裡遊走閒逛時,竟然眼尖地看出人家屋簷下的盆栽,不是鮮花而是塑膠花,也可稱得上是觀察入微了。

有好些年,我們常看相同的書,而後一起討論。她常有特殊的觀點,能看出我所未見的,令我嘆服不已。

她的聰慧為我所不及,也難怪我的朋友們一遇到她,就忙著跟她說話去,完全忘了旁邊還有一個我呢!而事後的評語居然是:「妳實在遠不如妳的母親呢!」

我也只得俯首稱是,不辯一辭。

有著媽媽的用心帶領,我的人生順遂多過困蹇,歡樂多於愁苦。因為,好奇的媽媽,總能為我指出平淡背後的雋永,平凡中所隱藏的深意。

也由於如此,每當有人揶揄我是個「好奇寶寶」時,我都以為那是對我的讚美呢! ◇

文/(玨木)涵


【賞析深究】

文/陳亞南

有人說:你想要了解哪位作家,就去閱讀他的作品。

作家常常有意的或是無意的寫到自己,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經歷、自己的種種……其實這也是說自己是最好的寫作素材。

介紹自己

這篇〈因為好奇〉就是作者有意寫自己的人物文章。

寫自己可以有很多角度,全方位來寫,從家庭、出生、求學、專長、嗜好、理想、奮鬥……寫起,成為一篇自傳或一本傳記,比如《居禮夫人傳》、《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傳》。也可以只擷取最能表現自己的一小部分,如個性、喜好……來介紹自己,小而美、精而誠,也是一篇不錯的人物文章。

這篇〈因為好奇〉就是採取後者的角度。

也許你想問:哪一種角度比較好?

藝術的手法是千變萬化的。壯偉的場面,不只是仰角才能體現,俯角也同樣可以體現。寫作是藝術的一環,同樣的,只要你從取材的角度多玩味,找出獨具匠心的一面,就能頓生光彩。

點出個性

我們來看看這篇介紹自己的文章〈因為好奇〉,作者(guw2mx4)涵只想和讀者分享她「好奇」個性裡的趣味事。

逛街多平常的事,好奇的她,見大排長龍不免好奇;發現新餐廳,又見食客人潮湧來而好奇;因為好奇,老是張大眼睛,四處觀望。怎麼會有這麼個「好奇」的個性?老天怎麼給的?

對!對!來自遺傳,媽媽就是個十分好奇的人。

文章取材構思到這兒、寫到這兒,當然要敘述一點家庭生活,要敘述一點兒那位好奇母親,並且歸結些結論─這種個性對人生的作用。她用旁觀寫母親的角度看好奇的妙處,並做一結論:

「她常有特殊的觀點,能看出我所未見的,令我嘆服不已。她的聰慧為我 所不及……」

「因為,好奇的媽媽,總能為我指出平淡背後的雋永,平凡中所隱藏的深意。」

「每當有人揶揄我是個『好奇寶寶』時,我都以為那是對我的讚美呢!」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從個性上認識一個人要比外貌更實在,更有趣。這樣的角度介紹自己,同樣的也更令人難忘。

最後,我們來評鑑一下這篇文章,給它一個評語:自然。

像小河潺湲,毫不勉強,絕不做作,從從容容,渾然天成,這就是自然。有一位文章評論家說得好:「像小雞一樣破殼而出,他動起筆來只有感到愉快;意思很容易互相承續著,風格一定是既自然而又流暢。」 ◇

【寫作教室】

「每當有人揶揄我是個『好奇寶寶』時,我都以為那是對我的讚美呢!」

((玨木)涵)自詡為「好奇寶寶」,我們能夠想像她每天忙碌探索的神情,和她發現新事物後的快樂,「好奇」可以說是她生命的剪影。

親愛的讀者,閣下您只有一個名字嗎?何妨試著給自己取個別名、外號,或是表露心跡,或是分享趣事,或是用來自期自勉,或者乾脆是新學期開始的另類自我介紹。

請以「叫我○○○○」為題,寫篇文章吧!

摘自《生活中找鑽石》正中書局 提供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自十七世紀起,法國人便不斷地造訪中國,無論往昔造訪的理由為何,今日大底是宗教、軍事、商業或藝術。法國對中國的這種狂熱,並未將台灣排除在外;十九世紀末法國遠征台灣未竟其功的經驗,及今日與台灣的文化經濟交流,都讓西方發現,台灣是一個中華文明未受革命摧殘的真正中國。
  • 中國所呈現的整體形象,並不協調:中共文宣影片所強調形塑的是成功、進步、穩定及和諧,但影像卻是經濟躍進、暴發戶新貴及悲慘平民交叉呈現。當影像出現貧苦的農民、百受凌辱的移民、遭排擠的勞工,以及孤獨老人與病人時,影片都以「我們正處過渡時期」一語帶過。這不正是昔日導致中國帝王遜位時所呈現之民心渙散的景象?
  • 正如威兒瑪‧瓦歷斯透過莎,較年輕的那個婆婆說的:「我的意志力比我的身體知覺還要強大。」這句話,從原始洞窟到現代職場,在所有人類群聚型態裡,都可輕易找到擁護者,也可輕易成為艱難處境時的救贖。
  • 兩個老婆婆靜靜的坐了很久。最後莎開口了:「可是你們也許會在我們最需要你們的時候,再一次拋棄我們?」達古花了一些時間想要怎麼回答,心想要是酋長在這裡回答問題就好了,因為酋長對於回答這樣的問題比他有經驗多了。
  • 人生目的何在?生命意義何在?人間真理何在?這類「大哉問」的問題,正是本書所探討的主題。

    處在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的無常世界中,人如何面對困境?如何活下去?在人生列車即將抵達終站時,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 在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1843~1916)的短篇小說《中間歲月》(The Middle Years)中,主角是面臨死亡的作家,由一位年輕醫生照料著,這位醫生心中懷著成為作家的祕密願望。作家想要以治療者與藝術家的身分為醫生指點迷津,透露關於生命與世界的唯一真理:「我們都是在黑暗中摸索——盡自己所能,付出所有。我們的懷疑就是我們的熱情,而熱情是我們的任務。」
  • 我第一次遇見馬修,是在尼泊爾加德滿都市雪謙寺後方的小房間裡,他正躬著背擠在電腦前。當時馬修正指導著ㄧ群僧侶,努力的把經文打入電腦,這些傳統的經文都是用手刻在長方形的木塊上,然後再用刻好的木塊印在紙頁上;而現在這群僧侶正運用一種特殊設計的藏文字體,把經文一字一字的打入電腦中。
  • 自由的定義是做自己的主人。對許多人來說,這代表行動的自由、行為的自由、意見的自由,讓他們有機會完成自己訂定的人生目標。這種信念主要是從外在來定義自由,完全沒有顧到內心中念頭的獨裁性。這種對自由的定義在西方世界很尋常,認為自由就是為所欲為,根據衝動而行。這其實是蠻奇怪的想法,因為如此一來,我們反而成為念頭的玩物,任由干擾心的念頭來支配自己,我們像山頭上的草,風怎麼吹,草怎麼倒。
  • 我一直是喜歡閱讀和寫作的,從其中也得到了很多的啟發和樂趣,它讓我擁有一個更為豐美的心靈和相當精采的人生。而教書多年,我心中確實有很多的想法,尤其,在國文的教學上,如何提升他們的程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