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日訊】當淑貞與丈夫點罷存款,又作了心算測驗,她說:「朗哥,這些錢我想拿一百元給你作本錢,餘下的仍存著作應急用。」李朗馬上答道:「這可不行,你長年儲下來的錢很寶貴,不好動用。」「哎,眼下甚麼時候了,老爺盼你學做生意,盼了多少個年頭,不要再拖。我的錢也是你的,用起來再說。我還想回家向父親借,把不夠的也一道湊齊。」李朗一下子擁著妻子說:「既然你決意這麼做,那就將你的先用,賺了錢也先給你存回這小木盒!向岳父借,待我問過爸再說,好嗎?」
第二天,茂林聽兒子轉告媳婦這兩項決心,立刻放下手上的幾條竹篾說:「朗,這是喜事啊!淑貞識大體,你就接受她這兩點美意。我幾天內編好第二個大筐子,再給你削條能挑起二三百斤的長扁擔,讓你挑去石虎買布回來,就把這買賣幹起來!一賺到錢便先還他父女。」
父親的果斷,鼓舞起兒子的信心,媳婦也為之高興。第二天一早,她便回欖嶺娘家。父母聽罷愛女之言,雙雙表示,這是李家大計,女兒這麼關心,一定支持。父親還說:「一百二十帶了個零頭,不如給個整數二百元,他們甚麼時候鬆動了,再還不遲。」
鴻運當頭,一帆風順。李家要籌這麼個小本,原來還未知要熬幾多日子才能湊齊,新媳婦一扯頭,迎刃而解。茂林趕工,只幾天,編成後一個筐子了,看去像頭一個一模一樣,擺在一起,簡直是一對精緻的竹製工藝品。熟絡鄉親一看,無不駐足,東看西摸,提起來又碰碰地,又端一端那根靠在龍眼樹身上溜滑堅實的扁擔,無不讚茂林為兒子創業製出這百金難置的行頭。茂林笑笑地說:「這可是阿朗賣布的活舖面囉!」
這是李朗夫婦創業的頭一天,對李家來說,在家誌上是很值得銘記的一筆。天不亮,杏兒就到望南村新閘門趕早市,買了新鮮豬血和油條,回家配上薑蔥酒,熬成一鍋滾熱鮮甜的豬紅粥,另配香脆油條,讓全家美美地吃上一頓飽飽的早餐。因為今日茂林要同兒子媳婦一道,坐村渡去石虎鎮買布,一買就幾十匹。有了這種大量的「買進」,才能應諸家百姓的需求,日日的「賣出」﹐這就是做生意。一家主婦的杏兒,幾日來都為這一天終於到來而高興,一有空便生矇矓憧憬,這不僅是兒子和媳婦投身商業的首日,也是丈夫家幾代人從田間向商場邁出的第一步!為此她日前已有打算,今天一早就為他們做頓好吃的,既慰勞也鼓勵。
茂林同兒、媳上了渡船,選一角落併排坐下,邊同鄉親打招呼,邊低聲商議吃早粥時沒談完的話題。李朗說:「爸,你問今日要買哪些布?我說不大清楚,可我想,鄉下像我們這樣家道的人比較多,常買的是較便宜的布,到埠上要多買進這類布,將來容易賣出。」淑貞半說半問:「鄉下女人愛穿甚麼布,愛給孩子做甚麼衣服?我有點瞭解,等會我多挑選這類布,好嗎?」茂林聽兩人所說,心裏暗喜,接上話說:「好、好,你倆都說到點子,這就是「貨要對板」,對我們作小本生意的人,格外重要,假如進的貨多數不合顧客胃口,賣不出去,就非虧本不可。今日你們一定要按照剛才所說的去選布進貨,還要注意質量、耐穿,注意貨比三家,不要上抬價者的當!」兒、媳兩人連連點頭稱是。
渡船快到石虎,少來鎮子的村民紛紛起立,站在艙口眺望它美麗的景色。東江流到這裡,江面突然開闊了兩三倍,不知多少萬年前,這裡的江中心,一塊約兩里狹長的小陸地從西直插到鎮東面江中。小陸地的南北面便江水分流,這就自然地形成東南北三面臨水,只西面能連接陸地,一個江中半島便儼然出現。何年何代開始有人在此處定居?又何年變化為鎮?至今還未發現文字記載,但它近、現代的發展卻有跡可尋。傳說清朝末年在洋務運動中,當時已升格為本省名鎮的石虎,更成為廣(州)九 (龍)鐵路線一個重點大站,清政府便在它南、北兩面的東江支流上架起了人稱「南邊橋」、「北邊橋」的兩條鐵路橋。(未完待續)(//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