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平危機(1)
科學化騙子及其豢養的吸血蟲的基本生存手段就是搶劫。為搶劫尋找合理合法性的騙子理論,被科學化騙子標榜為科學,因為這種搶劫是依據社會科學的基本原理來進行。
現代社會是交換社會,單憑個人的創造是難以生存的,絕大多數的產品是不可能靠個人力量生產出來的,因此需要協同創造。生產組織提供了協同創造的組織結構,在生產組織內從事協同創造活動的員工提供創造所必須的體力能源和智慧。組織結構、能源、智慧就構成了生產的三要素。生產的組織結構包括土地、設施、自然能源三者的有序化結構,也可稱為資本結構。科學化騙子,把人類通過提供智慧和體力獲得生存和生命的天賦行為,說成是所謂的購買勞動力,把人類的生存和生命,當成和設施同等地位的生存和生命,當成勞動力這個物品來購買,這是反人類理論,這是犯罪理論。人的生存與生命,是高於設施的生存與生命的,設施的生存與生命是為人類生存與生命服務的。這不是什麼購買勞動力,而是不同生命對於生存保障的分配,而是組織結構必須與智慧、體力能源結合,才可能實現生產,否則就不可能有生產。只有生產,才有可能為組織結構的主體——生產組織提供生存和生命,才有可能為智慧和體力的主體——公民提供生存和生命。
在人類生產活動中,公民具有雙重身份,公民以員工的身份與生產組織的組織結構協同,公民以公民的身份參與公平的生存分配。員工又分成兩類,一類是組織者,一類是普通員工。組織者也有雙重身份,組織者以公民的省份參與公平的生存分配,以組織者的身份代替組織結構參與維持生存與規模擴大生存的公平的分配,並代替組織結構掌握分配所得。
為了能夠進行協同創造,首先,公民必須與組織結構結合,使公民變成員工。這種結合分別代表了組織結構的生存和公民的生存。如果沒有生存目的,這種結合是不可能的。能夠為這種生存提供保障的就是在生產組織中協同創造出來的產品。
從生存目的來看,無論是組織結構還是員工,完成生產創造活動後必須得到生存,否則,組織結構與員工的智慧和體力根本不可能結合,也就根本不可能有生產創造活動。但是由於產品的單一性和生存的多樣性的矛盾看,完成生產創造活動後,根本不能實現生存目的,因為產品是單一的,組織結構的生存是多樣的,員工的生存也是多樣的。這就是生產悖論。
由於生產悖論的作用,現代交換社會的生產過程根本不能為人類提供生存,所提供的僅僅是生存保障,這個生存保障就是產品。只有在全社會的產品相互交換,解決了產品的單一性和生存的多樣性矛盾之後,才能實現生存目的。
為了解決生產悖論,人類發明了貨幣符號,用符號代替組織結構和員工可能得到的未來生存。貨幣符號與單一性產品都具備同樣的生存保障,所以,貨幣符號必須與單一性產品具有等量關係,單一性產品與多樣性產品具有等量關係。這就是等量原理。等量原理,就是人類生存規律在現代協同創造的交換社會中的具體表現。貨幣符號,僅僅代表人類創造,多樣化的產品,才能代表人類生存,多樣化的產品不能通過生產得到,只能通過交換得到。生產只能得到單一性的產品,而不能得到多樣化的產品。
各種犯罪分子,都是只想得到貨幣符號的交換生存屬性,也就是貨幣符號本身,而不想得到貨幣符號的創造屬性,也就是產生貨幣符號的創造過程。通俗地說,就是只想要錢,而不管錢是從哪裡來的,就是只知道錢有用,而不知道錢是從哪裡來的。這就是通過別人的創造獲得自己生存的犯罪想法,這就是犯罪心態。科學化騙子,就是通過社會科學與國家體制結合,得到貨幣符號的交換生存屬性,得到金錢,科學化騙子,就是通過社會科學與國家體制結合,把貨幣符號的創造屬性留給別人,就是讓別人只幹活,不拿錢,同時為了掩蓋自己的罪惡,屠殺僅僅得到貨幣符號的創造屬性,而貨幣符號的交換生存屬性被搶劫的人,就是屠殺只幹活,不拿錢的人。就是以國家的名義,搶劫中國公民,還要屠殺中國公民,還要強迫中國公民把殺人犯當成親爹親媽。
在交換社會中,人類的生存規律分解成了以下幾個過程:
第一交換:公民與組織結構都要進行以生存為目的的交換。公民用自己的體力和智慧,與生產組織將要生產的生存保障,進行交換而變成員工,同時組織結構,也與生產組織進行以生存和規模擴大生存為目的的、得到生存保障的交換,只有在這樣的生存交換完成以後,公民才能變成員工,員工才能與組織結構結合,協同創造才能進行。但是,由於進行生存交換時,生產過程還沒有開始,產品還不存在,生存保障也不存在。因此,第一交換根本不能實際進行。實際能夠進行的,是具有交換屬性的預分配,就是公民與組織結構只好在一起協商,如何分配未來可能得到的生存保障。也就是員工得到怎樣的代表未來生存的工資,組織結構得到怎樣的利潤、機器損耗費用、原料費用。機器損耗費用、原料費用代表組織結構的維持生存,利潤代表組織結構的規模擴大生存。正是由於第一交換是以預分配的形式表現,才使得貨幣符號引入了生產過程。大家只能對符號進行分配,以便換取生存。
生產過程:第一交換完成以後,員工與組織結構結合,協同創造出作為生存保障的、具有單一性的產品。
第二交換:全社會產品相互交換,解決產品的單一性與生存的多樣性的矛盾,創造出多樣性產品。這種多樣性產品,是能夠滿足公民生存和組織結構生存的。
第三交換:為了實現人類生存,還需要一種為人類提供生存便利的商業生產組織,所有的公民和組織結構,用作為生存保障的貨幣符號與商業組織進行交換,去掉貨幣符號的生存無用性,換回多樣性產品的生存有用性,把保障變成現實,從而獲得生存實現。
產品按照這樣的方向流動,第一交換為產品的生產進行必要準備以便解決生存問題、生產過程創造出單一性產品、第二交換創造出多樣性產品、第三交換進行生存實現、產品銷毀得到生存;貨幣符號按照第三交換、第二交換、第一交換反向流動,產品與貨幣符號的等量互補反向流動,構成了人類的生存迴圈。
生存迴圈中,第一交換與第三交換具有生存互補關係。在第一交換中,貨幣符號具備生存有用性,單一性產品具備生存無用性,第一交換代表人類生存規律的創造部分;在第三交換中,貨幣符號具備生存無用性,多樣性產品具備生存有用性,第三交換代表人類生存規律的生存部分。第一交換與第三交換互補,代表了人類通過創造獲得生存的生存規律。
人類的生產過程,由於不同員工的智慧和體力存在巨大的差別,而且這種差別不可定量,是不可能有任何公平性的。由於組織結構中不同的節點具有完全不同但又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也不可能有公平性。
由於生產悖論和交換基本矛盾的雙重作用,以預分配形式表現的第一交換,不可能存在公平。在生產組織內部,不可能知道員工工資與組織結構的費用和利潤之間怎樣分配才算公平。
第三交換,表面上似乎具備公平關係,但是,由於不知道什麼價格是公平價格,即使價格出現成倍的變化,也無法判斷到底什麼價格是公平價格,所以第三交換本質上是不公平的,必然包含某些人佔有其他人創造財富的犯罪屬性,但這種犯罪屬性是不可識別的。這種不公平,是由於第一交換與第三交換具有生存互補的特點所導致的。第一交換不公平,導致第三交換整體不公平。
在整個人類生存迴圈中,唯一具備公平條件的就是第二交換。第二交換具備公平交換所必須的同時性條件和雙向性條件。第二交換,僅僅是單一性產品通過交換變成了多樣性產品。但是由於交換基本矛盾的作用,第二交換在實際過程中也不可能達到公平,只是人們在第二交換中,具備了追求公平的條件。而第一交換和第三交換,以及生產過程,完全沒有追求公平的條件。
總而言之,整個人類生存迴圈的每一個交換環節,必然包含犯罪屬性,因此,必須要求全社會公平,必須要求國家公平,以便減少這種犯罪屬性,必須要求在全社會範圍內進行公平權利的調查、評價和調整,這就是任何國家最終實現民主化的必然性。
人類生存迴圈的犯罪屬性表明,在人類生存迴圈過程中的交換環節不能存在所謂的隱私藉口,這些隱私藉口是掩蓋犯罪的,所以這種掩蓋本身也是企圖犯罪,這些交換環節,就是公平權利的傷害評價權所需要調查的關鍵物件。
人類的隱私權,只能存在於交換環節以外。特別是從第三交換以後,產品脫離生存迴圈,進入實現人類生存的銷毀階段。這種人類生存迴圈以外的隱私權,包括進入生存迴圈之前的初始化智慧隱私權,是每一個公民得到實際保障的真實生命和虛化生命的總和,是人的實際完整生命,是不能夠侵犯的。
人類生存迴圈的犯罪屬性表明,人類公平是不存在的。人類存在的,是追求公平的權利,追求公平的權利,就是避免犯罪。因此,追求公平權利就是參與政治。
與生產組織結構結合的所有員工中,有一些特殊的員工,叫做生產組織的組織者,或者叫老闆,或者叫股東等,具有員工和生產組織的雙重身份。由於第一交換不可能公平,為了保障第二交換能夠追求公平,普通員工是不能參與第二交換的,只有組織者代表生產組織進行第二交換,才有可能保證第二交換盡可能公平。否則,如果所有員工都參與第二交換,由於第一交換不可能有公平,那麼,第二交換的公平追求就無法實現。
由於第二交換的公平性,要求將所有員工劃分成組織者和普通員工兩類,由於組織者具有代表生產組織的屬性,所以,依據生存迴圈,在第二交換中優先佔有貨幣符號的組織者,在第一交換中就具有的絕對優勢,導致第一交換中的不公平主要表現在組織者分配過多,普通員工分配過少。但是由於生產悖論和交換基本矛盾的雙重作用,我們無法識別這個不公平。
由於利潤代表組織結構的規模擴大生存,而組織者是生產組織的代表,所以生產組織的利潤實際上是由組織者掌握。
當生產規模可以擴大時,組織者將利潤全部在第三交換中,換回組織結構的擴大生存,從而使得全部貨幣符號都在第三交換中變成了人類的生存實現,使全部產品進入滿足員工和組織結構的生存的產品銷毀階段,滿足了等量原理,人類生存迴圈得以繼續進行。
一旦生產組織的生產規模不能繼續擴大,利潤積累就不能進入第三交換用於滿足生產組織的擴大生存需要,就有一部分利潤從生存迴圈中游離出來,變成了不能轉換成生存實現的、專門供某些組織者滿足貪婪的心理欣賞的貨幣符號,這就是貪婪實現。依據生存迴圈中貨幣符號與產品的等量原理,與這些代表貪婪實現的貨幣符號對應,就產生了等量的剩餘產品。由於貪婪實現隨著生存迴圈的進行而不斷單向積累,所以,剩餘產品也就不斷單向積累,從而阻斷了人類的生存迴圈,導致了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引發員工失業,進一步減少參與生存迴圈的貨幣符號,加重了經濟危機。由於產品賣不出去,致使某些組織者企圖通過提高價格的方法實現利潤,導致通貨膨脹,又成倍地減少生存迴圈的有效貨幣符號,又成倍地加重了經濟危機。這種由貪婪引起的惡性循環不斷持續,最終導致全社會的生產能力徹底破壞。
經濟危機是由貪婪引起,貪婪是由第一交換中的不公平預分配引起,所以經濟危機的本質就是公平危機。公平危機是由於公平權利中缺少傷害評價權作為國家最高權力之一所導致。公平危機也是由利潤最大化這種貪婪想法導致。
當全社會公民的民主權利由於缺少了傷害評價權時,由於社會學不可定量,導致了第一交換中,不公平的貪婪實現引起了無法識別的積累。雖然這種貪婪實現無法識別,但是,由於第一交換與第三交換的互補關係,這種貪婪實現的全社會總和,卻在第三交換中,以剩餘產品的形式被分解出來,從而導致了經濟危機。由於第三交換具有表面的公平性,必然依據互補關係將第一交換中的不公平分解出來。
具有公平危機屬性的經濟危機的存在,表明現代交換社會,不是要不要公平的問題,不是願意不願意公平的問題,而是必須公平的問題。具體地說,組織者得到的創造符號,只有三種正當用途,要麼自己消費,要麼擴大生產規模,要麼分配給其他人生存,決不能留下來滿足貪婪的心理欣賞。否則,如果一定要貪婪,必將以經濟危機的形式,導致全社會走向自我毀滅,這就是貪婪演變成對人類犯罪。這是由於貨幣符號與產品,在人類生存規律的創造與生存兩個階段,有用性發生反向變換所導致的。這不是人的力量,這是上天的旨意。上天就是讓人類的不公平,讓人類的貪婪,必然與自我毀滅等效。
為了解決經濟危機,現代民主國家發明了最低工資制和福利國家制,讓不從事生產的人依據上天的旨意,也可以獲得生存。用這樣的方法,現代民主制度大大地抵消了不公平引發的社會破壞,使得現代民主國家走向空前的繁榮富裕。獨裁專制國家,無論想出怎樣的方法,無論實現怎樣的貪婪,無論怎樣搶劫,都不可能達到民主國家的富裕。這是人類生存規律決定的。這是看不見的手決定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