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8日訊】「我們家的女兒功課很棒,這一次考試全班第一名,體育更是厲害。我還讓他去學鋼琴、小提琴、英文和畫畫,每天時間都不夠用,光是我接送他去補習班就夠我忙碌地,老師說他是十項全能的小孩,會讀書也會運動,又會很多才藝,簡直是才藝美少女。」
「我們家的姊姊這一次考得差一點,他參加學校的科展,花了好多時間在科展上,所以這一次考試考差一點,不過還是有全班第三名,我是沒有怪他,倒是他自己很難過,哭哭啼啼說自己輸了他的第一名的同學。暑假我要讓他去美國遊學,出國遊學可以一邊學英文又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跟她爸爸想說如果經濟許可的話,高中畢業就送他外國讀書,他真的很愛讀書,而且又聰明,而且去外國讀書才有出息,畢業也比較好找工作。」
「小軒畢業得到議長獎,全家都去參加他的畢業典禮,我覺得好光榮,兒子這麼優秀得到議長獎。他不只得到議長獎,模範生獎還有演講比賽、英文朗讀比賽、查字典比賽,他參加好多比賽,得到好多獎狀,我還擔心他參加太多的比賽影響功課,老師打電話給我,說他的能力那麼優秀,應該多多參加比賽,為學校為班級爭光,聽到老師的鼓勵,我真的覺得好光榮,我的兒子真的好棒。」
一次偶然機會在餐廳吃飯,聽到隔壁不遠處幾位在媽媽聊天,幾位媽媽聊天的內容不外乎就是兒子女兒的成績能力,褒獎自己孩子的優秀,這其中可能多少蘊藏了比較和競爭的意味,或許幾位媽媽的弦外之音我並沒有意會。
從小我也是在比較中成長,我的父母親是在台灣四0年代出生,那個年代的台灣非常地窮困而且生活艱辛,唯有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以藉由教育的力量脫離貧窮,在那個年代成長的父母親觀念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我的父母親非常重視教育,在意我們的學校成績,尤其我和姊姊的年紀相差無幾,總是被拿來比較,姊姊成績好,個性內性乖巧,運動也很靈敏,相較於姊姊,我根本甚麼都不是,學校老師更是經常拿姊姊來與我比較,或是調侃姊妹能力差很多,小時候心理經常不平衡,但是卻說不出口,偶而對姊姊有一股憎恨,憎恨他太好了,別人都拿他和我作比較,所以成長的過程中,我一直處於劣勢。後來,我也漸漸習慣永遠都是比姊姊差。
讀完書出了社會工作,我的工作薪水穩定但不是很高薪的工作,至少養活自己不成問題,姊姊際遇潦倒再加上遇人不淑,生活變得一塌糊塗,整個人渾渾噩噩。母親抱怨的口吻說:「小時候讀書每一次都考第一名,大學也讀完了,沒想到會遇到負心漢就毀他一生,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書讀那麼多還選到一個爛男人,自己笨也不能怪誰。還是妳現在比較好,薪水不是很高,不像你姊姊也不去認真找工作,讀那麼多書根本就是浪費我的錢,早知道就不要給他讀那麼高,隨便嫁個人就好了。」
不管是小時候,還是長大了,我們不免一直被比較,比功課、比美醜、比高矮、比能力、比待遇、比伴侶,能夠比的無一倖免。但是每一個人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資質與生俱來就不大相同,每個人的興趣、能力天生不同,立基點不同又怎麼能比較?儘管立基點相同,人是一個極為複雜的有機體,完全無從比較。何不從欣賞的角度出發?欣賞每一個人不同的能力、長相與想法,包容多元和相賞差異,是否少了比較競爭,多了欣賞與讚美,欣賞與讚美會讓世界運轉地更和諧。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