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巫石吉: 天才寫作的靈機一動

巫石吉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預感到創造力高漲而產生的喜悦,屠格涅夫稱之為「神的君臨」,托爾斯泰稱之為「漲潮」。

這時候會有一種欲罷不能的寫作衝動,儘管具體寫些什麼還不清楚。帕氏形容它如同初戀,心靈由於預感到即將有奇妙的約會,即將見到美麗的明眸和微笑,即將作欲言又止的交談而怦然跳動。也可以說好像踏上一趟新的旅程,為即將有意想不到的幸福邂逅,即將結識陌生可愛的人和地方而歡欣鼓舞。

靈感不是作家的專利,一般人在一生中多少都有過新鮮的感受或創作的衝動,但要把靈感變成作品絕非易事,而作家的甘苦正在其中。老年時的托爾斯泰說得很實在:「靈感就是突然顯現出你所能做到的事。靈感的光芒越是强烈,就越是要细心地工作,去實現這一得來不易的靈機一動。」

帕氏舉了許多大師的例子說明實現靈感之艱難。福樓拜寫作非常慢,為此苦惱不堪地說出:「這樣寫作品,真該打自己耳光。」陀思妥耶夫斯基發現,他寫出來的作品總是比構思時差,便嘆道:「構思和想像一部小說,遠比將它遣之筆端要好得多。」帕氏自己也承認:「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比面對素材一籌莫展更叫人難堪,更叫人苦惱的了。」一旦進入實際的寫作過程,預感中奇妙的幽靈就變成了成敗未知的苦苦追求,誘人的旅行就變成了前途未卜的艱苦跋涉。賦予飄忽不定的美感形式,用語言表述種種不可名狀的感覺,這一使命簡直令人絕望。勃洛克針對萊蒙托夫說的話適用於一切詩人:「對子虛烏有的春天的追尋,使你陷入憤激若狂的郁悶。」

浪漫詩人海涅每次到羅浮宫,都要一連好幾個小時坐在維納斯雕像前哭泣。他怎麼能不哭泣呢?美得如此令人陶醉忘我,人類的語言又如此貧乏無力,頗有無奈的欲言又止。

浪漫詩人海涅曾問:「所有偉大的天才都籠罩在這詛咒中,究竟是因為什麼?」他所問的是有關躁鬱症帶給許多天才籠罩在此陰影下,但天才必須為自己特殊的才能付出痛苦的代價,卻有幾分真實。但這痛苦來自於躁鬱症,而非來自天賦本身。

然而,為寫作受苦終究是值得的。除了藝術,没有什麼能把美感留住。除了作品,没有什麼能把靈感留住。普利什文有本事把每一片飄零的秋葉都寫成優美的散文,落葉太多了,無數落葉帶走了他來不及訴說的思想。不過,他畢竟留住了一些落葉。

正如費特的詩所說:「這片樹葉雖已枯黄凋落,但是將在詩歌中發出永恒的靈光。」

一切快樂都要求永恒,藝術家便是嘔心瀝血要使瞬息的美感之快樂常駐的人,他在創造的苦難中品味到了造物主的歡樂。

甜蜜的負荷,天才深深喜愛這甜蜜的負荷!苦澀卻令人噴飯,讓人玩味不已;深深讚嘆天才獨具慧心的靈光耀眼。

陶醉在如夢如癡的無限想像時空中,永遠,永遠…
@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影片《千年一遇》所呈現出的,按照「真、善、忍」做好人、從而歸正人心、提升道德的神奇力量,正是人們千百年來一直期待的,可以引導人類走出現實危機、走向美好未來的洪大慈悲與善意!
  • 如果把台灣的流行音樂編纂成輯,那麼美籍華人的音樂作品必定是其中一段精彩的篇章。美國流行音樂豐富多元,曲風各具特色,藉由優質的音樂人集結匯流注入台灣樂壇,交織聯結在地的文化元素,往往引領華語音樂的時代流行風潮。
  • 欣賞《錦繡天花》,舞蹈展現仙女在雲間織紡的玲瓏風采,從幕啟時天界仙境的雲霧繚繞、到結尾滿天繁花的奼紫嫣紅,伴隨著迴盪於劇場的豐盈樂音,如同灑向觀眾的慈悲甘露,帶來滿廳的溫暖與祝褔。
  • 「在郊區有一塊地,那真的很美好!」來春說。我似乎能聽出這話裡的得意。或許,在這片她小時候瘋跑瘋鬧、捉魚爬樹、恣意成長的土地上,她能迎來中年的蛻變,重覓兒時無憂光陰。
  • 槐花在美麗的月光下,像一個個小精靈,蕩蕩悠悠地在月光下飛舞著、飄落著。落在了擋風玻璃上,也飄落在真相資料上。真相資料因了這朵朵小花的點綴,而顯得更加美麗、端莊。
  • 能夠聽到葉落,那或許整個驛站沒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時接待人員應該也歇息了吧。 整個詩篇,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孤獨、失落。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評論